青年网络流行语流变中的价值观呈现研究*
2017-03-22林峰
林 峰
(1.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571158;2.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50)
青年网络流行语流变中的价值观呈现研究*
林 峰1,2
(1.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571158;2.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50)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网络流行语的变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历程,折射了当代青年的社会心态和精神风貌,而且它还是一种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形式,经历了从政治倾向到经济倾向再到多元倾向的发展过程,其本质上是一种“符号化”的、“去主流意识形态化”的、“消费主义化”的、体现虚假“需要”和虚假“平等”性质的意识形态形式,并且具有极强的消费文化意味。因此,必须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青年化、故事化和立体化,唯有如此才能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整合功能,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的实效性,引领网络青年流行语的正确发展方向,使广大青年能够真正理解、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网络流行语;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
流行语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或者是由青年群体所创造出来的一些新的词汇和用语。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是对人们日常生活中一定思想观念、社会心态、精神状况的反映以及对社会变迁的体现,是时代精神的“晴雨表”和折射社会文化的“符号”。流行语的一个最鲜明特征就是时代性,它的不断产生、消失印证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
意识形态源于日常生活,是一种以语言为载体的思想观念,而流行语是日常生活意识形态最鲜活的手段,它“以最真切、最感性的方式折射着日常生活背后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它一头连着日常生活,是大众日常生活的客观记录,另一头又表征着时代的价值观,映射着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1]76。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2]广大青年由于其好奇心、表现欲、叛逆性强,无疑是这些流行语的主要创造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在一定意义上流行语主要是青年流行语。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当前这些流行语大多以网络媒介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青年借用其积极表达自身的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具有极强的价值承载和时代意味,体现着青年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当前研究多是从语言学和传播机制层面展开,或者对某一具体的流行词汇进行文本解读和价值取向的分析,从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层面进行深入探讨的较少。本文以青年流行语所体现的青年亚文化景观为坐标,对其意识形态性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流行语的流变
我国青年流行语的变迁与青年亚文化的发展具有一致性,其话语方式主要经历了政治话语——经济话语——多元话语的过程。
改革开放初期,青年流行语还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和宏观叙事的特点。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召开,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我国逐步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掀起了一阵现代化建设和思想解放的浪潮。青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这在客观上激发了青年的活力和创造力。这一时期青年的思想和行为主要以适应党和国家的全面改革大局为主,其流行语尚未凸显青年的个体意识,主要以国家宣传的“争当新长征突击手”“向科学进军”“向四化进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建设社会主义多做贡献”等口号为主。
20世纪最后20年,青年流行语开始逐步向经济话语转移,是青年主体意识觉醒的朦胧期。20世纪8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加深以及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西方各类思潮得以在青年群体中广泛传播,从而引发了一场文化热潮。《河殇》的播出将这股浪潮推向了高峰,尼采、萨特、弗洛伊德等西方著名学者以及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思潮成为当时青年中广为流传的词语。同时青年流行文化开始复苏,崔健的一曲《一无所有》红遍大江南北,成为青年个性独立的标志和向往自由的象征。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头脑中开始有了市场意识,“下海”“敢闯”“市场经济”“万元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流行语深入人心。同时商业文化开始推助青年亚文化的发展,并相继出现了“文化衫热”“钱钟书热”“毛泽东热”“国学热”“王小波热”。90年代中后期,一股带有强烈商业性质的“大话热”“恶搞热”和“无厘头热”悄然兴起,青年文化开始出现物质化和世俗化的趋势。《大话西游》堪称经典恶搞作品,它的台词和“大话”式话语成为当时青年的流行语。
新世纪以来,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为青年提供了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选择,这一时期的青年主要关注自我发展和自我利益的实现。2005年的“超女热”使草根化、娱乐化的青年亚文化异军突起,节目中的“PK”“玉米”“凉粉”等成为青年中风靡的词汇。网络的发展促生了大量青年“网语”:“酱紫”“886”“血拼”“美眉”等被戏称为“火星文”,网络成为青年流行语传播的主要阵地。2010年以来,各类自媒体为青年广泛使用,这为青年自由表达思想和宣泄情感提供了更为便利的空间。当前青年更为关注社会民生问题,诸如对“绿茶婊”“干爹”“小三”“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等不道德行为的鄙视,对“范跑跑”“扶不扶”等社会公德缺失现象的蔑视,还有对“躲猫猫”“元芳你怎么看”“被××”等社会公权使用不当、个人权利受到侵害的无奈吐槽。同时,青年内部阶层开始分化,出现了“屌丝”“废柴”“蚁族”“高富帅”“白富美”“X二代”“女汉子”“土豪”等各个阶层。青年们用诸如“有钱就是任性”“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明明可以靠长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你们城里人真会玩”等话语表达对财富、友谊和幸福的认知。当然,青年网络流行语中也不乏一些正面意义词汇,如“正能量”“点赞”“给力”,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创客”“获得感”“打虎拍蝇”等。
由于青年在网络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力和空间,商业文化借助网络积极融入青年亚文化。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各类商品充斥着青年的日常生活,侵占了大量的闲暇时间,各种各样的节日变成商家促销的大好时机。“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不是一个可供人们自由选择的休闲社会、丰裕社会,而是被技术理性、市场交换所入侵,被传播媒体的符码化同质体制多重性地殖民主义化了的世界。”[1]81随着消费主义文化的渗透,当前青年亚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商业化、消费化的趋势,并出现了诸如“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等多种新兴发展模式,引发了天猫“光棍节”等各类青年亚文化的狂欢盛宴,“买买买”“剁手”“吃土”成为当前青年释放压力和发泄情绪的重要手段。青年的生活方式出现了“以消费为中介,以娱乐为目的”的转向,各种消费文化轮番登场,致使青年中拜金主义、娱乐至上的价值取向泛滥。
青年流行语的变迁印证了青年亚文化发展的整体趋势:第一,个性化。青年强调和张扬个性的欲求越来越强,时尚成为青年的风格;第二,自主化。青年的自主精神和自主意识强烈,注重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第三,多元化。青年不再拘于单一灌输说教的方式,思想观念和表达方式日益多元化;第四,世俗化。青年关注的焦点从宏大叙事转为生活本真,出现从政治化到日常化的转向,更加关注与自身生活和自身利益相关的事件。
二、作为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流行语
G·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指出: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之间的互动以各种各样的符号为中介,社会是人际符号互动的产物。青年亚文化是当代青年表达思想观念和自身利益诉求的中介,青年借助“符号”表征身份,并用以与主导文化相区分的标志就是各类青年亚文化“风格”,这种符号功能由最初的实在物品变为语言符码来实现。青年流行语实质上是一种引领社会风尚的符号,它与社会主流话语共同存在,并与社会主导文化争夺话语权。青年亚文化借助各种流行语来表达感受、诠释世界,每一种流行语都是对特定青年亚文化的展现;而青年流行语折射青年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是青年获得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的重要途径。
但是青年流行语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字面,而主要在于其隐喻和象征功能,其影响往往超出青年受众的范围,甚至为大众所接受和使用,其社会意义日益凸显。一方面,青年流行语能够使民众的话语力量得到体现,使其情感找到良好的宣泄渠道,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青年流行语的恶搞和反讽形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青年理想信念的迷失和精神信仰的缺失。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制度化的思想体系,它以特定的话语体系表达出来,从而塑造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青年流行语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并且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青年流行语作为日常消费和交往活动中的语言,通过狂欢式、颠覆式、娱乐式的修辞手法,以游戏式、夸张式、诙谐幽默的话语结构,借助后现代主义“去中心化”“多元化”“非理性化”的表现形式,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和文本进行解构。随着市场化、网络化的发展,人们的交往逐渐由“在场”式向“缺场”式的虚拟交往转变,导致青年的自主性逐渐降低,思维模式日益固化。同时,流行语的戏谑性、娱乐性和实用性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也是一种挑战:它会导致青年丧失社会责任感,缺失崇高理想,并且某些具有道德焦虑倾向的流行语的批判性和暴力性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权力合法性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否定,这都进一步弱化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青年中的影响力。
同时,青年流行语背后也映射出当前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主要表现为:一是泄愤心态,主要体现为青年对各种社会现象、尤其是对不良事件和公权力腐败的强烈不满,以及这些不满和谴责背后的嫉妒、愤怒、怨恨等消极情绪。二是戏谑心态,主要是通过隐喻、戏仿、拼贴、反讽等修辞方式对社会现实问题或热点问题的自讽与嘲讽实现的。三是逃避心态,青年认识到对自身生存状态和社会状况的无力改变,只有逃避现实来实现自我认同,通过一定的标签或者风格确认自己的归属感。四是从众心态,在价值选择和行为判断时没有主见,盲目追从他人的观点和行为。五是焦虑心态,青年群体普遍对自身的就业、财富、身份等现实问题产生的无所适从和不安。每一种流行语都体现了几种社会心态的相互交织,揭示了当代青年群体的生活困境、社会桎梏和心理诉求,并且是对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话语体系权威的解构和挑战。
三、青年流行语的价值观呈现分析
(一)符号化的价值观呈现
当前社会消费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实在物品,而更多集中在人们的精神消费和心理消费领域,也就是说,人们对商品的消费不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也不再单纯为了获取商品的使用价值,还表现为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消费寻求心理需求的满足,即获得商品的符号意义象征。“商品的消费就不再仅仅是使用价值的实现过程,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符号价值的消费,即把商品当作表达某种意义和信息的符号来消费和使用的过程。这些符号意义和信息包括社会身份、地位、权力、文化趣味、修养、个性、价值观念和信仰,等等。”[3]普通大众依据消费确定自己的社会身份和地位,获取一定意义上虚假的“自由”和“平等”,从而建构新的社会结构和阶层关系。正如波德里亚所言:“消费不只是联系人与物品的桥梁,而是一种在某种基础上建立关系的模式,消费主要是反映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消费是一种我们可以建立文化体系的系统性的模式,是一种整体性的回应。”[4]网络的发展使当前消费形式更加多元,消费手段更加便利,消费选择性更大。大众传媒的介入使消费的符号属性不断被创造和强化,人们越来越关注和强调消费品的符号意义和“能指”[5]。媒体和广告也逐渐引用青年流行语,甚至开始引导青年文化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也已经具有明显的消费社会特征,广大青年争先对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进行符号的“再利用”,对现有符号进行重新“拼贴”和“编码”,以创造新的青年亚文化风格,解构物品的原有意义,借此表达利益诉求并争取话语权利空间,从而重构了青年亚文化鲜明的符号象征,也使得青年的价值取向和消费态度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6]。
(二)去主流意识形态化
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虽表现形式各异,但都是某一青年群体在“风格”领域内对主流意识形态采取的抵抗形式。青年由于自身的特点,处于社会的边缘位置,相对主流群体而言,他们的生存空间和话语权利相对缺乏。青年力争通过“风格”标榜个性,与主流文化进行“抗衡”,从而寻求自身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就是说,青年亚文化实质是阶级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对于支配阶级和霸权的一种抵抗,与循规蹈矩、千人一面的资产阶级的生活和道德观念划清界限,是对于自己现实生活中存在问题(失业、贫富不均等)的象征性解决[7]。人们对青年亚文化各种“风格”的消费也就是对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的消费,而青年亚文化的各种“风格”恰恰是去主流意识形态化的主要表现。尤其是互联网和自媒体的迅猛发展,提供给青年亚文化更广阔的生长时空,正如卡斯特所说:“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性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8]青年恰恰是借助各种文化符号资本获取一定程度上的权力,形成自身的文化资本,通过建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商品化、消费化的新型关系,借助网络和自媒体生产各色各样的符码,传播自身的文化价值,从而表征不同的“能指”。后现代社会中,文化已经成为商品。青年亚文化的各种“风格”逐渐摆脱原初的“颠覆”特性,而更多以回避、无视和冷漠的态度,使广大青年最终沉迷于追求符号消费所带来的心理满足,淡化了责任意识,失去了崇高理想,降低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最终导致认同危机。这在客观上削弱了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对亚文化的引领作用,是一种“去意识形态化”后的意识形态。
(三)消费主义化
当前青年亚文化和商业文化紧密融合,并表现出极强的消费主义导向,加之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各类购物网站琳琅满目的商品和连绵不断的促销活动,都对青年消费欲望产生了强烈的刺激。很多商家抓住青年人的特点,借助一些已有的青年亚文化,制造出各种各样商业性质浓厚的刺激青年消费的活动,最为典型的就是每年淘宝天猫商城的双十一光棍节。据统计,2015年天猫双十一开售仅3分钟,交易额就达到3亿元,12分钟破百亿元,活动结束时总销售额近900亿元。可见,淘宝天猫的双十一已完全由“光棍的寂寥”变为“剁手的狂欢”。同时,当前青年亚文化还呈现出较强的“娱乐至上”特点。各种恶搞、无厘头电影和视频在网络上横行,青年对国家和政治的关注较少,对主流英雄人物的关注度显著降低,而对一些小人物的关注度却明显提高。比如号称2016年第一网红的“Papi酱”,公众号粉丝数超过1 000万,视频点击率据统计已近3亿次。随后,“Papi酱”得到真格基金、罗辑思维、光源资本和星图资本联合投资,成功融资1 200万,估值3亿元人民币。这个现象表明网红已与资本相结合,形成消费社会中引领青年的消费新模式——网红经济。再如聚美优品“为自己代言”的CEO陈欧,在聚美直播平台他的商品秒杀直播仅需几分钟,就可以吸引近150万的观众。这些新兴的消费形式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群体——青年,实质都是商业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结合的典型形式。消费文化造就了人们即使“吃土”,也要“剁手”的消费价值观,这是当前消费社会的最大特点。这使大众、尤其是青年沉浸在消费文化营造的逃避现实的文化模式氛围中,通过购买商品的方式来获取自我认同、实现自我价值,沉迷于脱离远大理想的欢愉享乐,也就是克鲁格所说的“我买故我在”。
(四)虚假的“需要”和虚假的“平等”
青年亚文化的产生一方面源于因社会背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青年与长辈之间产生的差异和代沟,另一方面源于青年群体力争追求自身话语权的充分表达、社会地位的确立和自我身份认同的需要。青年通过各种亚文化的“风格”来对社会主导文化进行抵抗和颠覆,力图借助青年亚文化实现与主导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地位“平等”,这与消费主义鼓吹的“消费面前人人平等”有着相似的意味。大众消费从“需求”导向转为“欲望”导向,通过不断创造“时尚”缩短商品的使用周期,从而刺激大众的消费欲望。人们购买商品不是为了使用它,而是为了占有它所象征的意义,是一种虚假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以生产,而以消费为目的。消费本来是满足人需求的手段,而现在却变成了人的本能需要,成为人生存的必备品。它把人的价值的实现归结为单一的财富占有和物化消费,实现了大众价值观的转变,使消费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中心,成为体现生活和存在的价值目标。它标榜通过消费实现社会阶层的“无差别”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但是这种“平等”是以金钱、消费品的拥有和使用为目的的,具有明显的虚假性。人们以为自己的个性在消费中得到了最大的解放和自由,实际上这是人们沉浸于自身的心理幻想中。
四、青年流行语的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青年化
青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传承力量和创新力量,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和认同程度,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凝聚和赢得青年,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青年化。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以青年乐于使用的网络、自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介为载体,以青年喜闻乐见的语言符号、话语体系、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进行具体化、感性化、形象化的传播,使青年群体能够对之深刻理解、自觉认同、真正领悟和灵活运用,激发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从而在思想上、行为上真正引领青年的成长和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积极接触青年,融入青年群体,关注青年心理发展特点和思想发展规律,加强与青年文化的平等对话、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把青年内在的、特有的批判性、创造性、创新性等思维品质吸取转化为自身的理论品质,从而增强其理论内容的时代性和创新性[9]。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故事化”
“故事是传播价值观、承载价值观、孕育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传播价值理念的重要责任,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强大的隐性力量。”[10]“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趣味性和可视性,以此提高其理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还带有一定的学术性和抽象性,必须将其蕴含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追求转化为生动、感性、形象的视频、声音、文字、音乐、绘画、舞蹈等鲜活的具体文本,通过文本叙事、口头叙事和形体叙事等多种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事化、形象化,并且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介载体,更好地感染和引导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具体来说,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源于或贴近青年日常生活的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社会故事和国家故事,使青年在故事中学习和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从而引起青年群体的情感共鸣和深刻反思,使其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立体化”新媒体时代,知识和信息的传播由单一的线性路径转变为多向的、立体化的、交互式的传播体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传播路径也要改变单一的自上而下路径,向立体化发展。一方面,学校仍然是青年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要场所,教师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仍然担任着重要角色。但是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方法,变“灌输式”为“互动式”教学,并定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化、大众化的培训。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青年群体内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性。
青年领袖是指在青年群体中处于核心和枢纽地位,掌握并支配该群体各种关系和资源,设计并促成实现该组织群体生存和发展范围的资源拥有者、决策者、带动人和监护人[11]。因此,要积极培养青年楷模和网络青年意见领袖,使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过程中发挥朋辈引领和导向示范作用,并且建立网络信息传播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青年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动态,从而不断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化的路径。
[1]吴学琴.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与新中国流行语的变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4.
[3]徐海波,王萍.论消费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3):187-188.
[4]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222.
[5]陶鹏.后现代语境下网络造句现象的解读与反思[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7.
[6]刘怀光,王倩倩.论消费主义的文化矛盾[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53.
[7]王迎新,平章起.新时期大众文化生活中的意识形态逃离[J].甘肃理论学刊,2014(3):49.
[8]纽曼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久,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4.
[9]徐成钢.传播学语境下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策略思考[J].江淮论坛,2013(5):94.
[10]詹姆斯·麦克莱伦.教育哲学[M].宋少云,陈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22.
[11]石国亮,廖艳琳.青年领袖及其理论阐释[J].中国青年研究,2010(10):30.
The Nurture of Core Value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Youth’s Cyber Catchword
LIN Feng1,2
(1.College of Marxism,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571158,China; 2.College of Marxism,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350,China;)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the change of the youth’s cyber catchwords not only mirrors the course of China’s social economy and culture,which reflects contemporary youth’s social mentality and spirit,but also is a kind of daily life form of ideology.It has developed from the tendency of political to economic and finally tended to be pluralism.Actually,it is a kind of“symbol”and“to the mainstream ideology”,“consumerism”,reflecting a false“need”and“equal”nature of the false form of ideology,furthermore,it is another form of consumer culture.Therefore,we should spare no effort on strengthening the propag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he way of young,appealing and plane propagation.That is the only way to play the cultural integration role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arx’s theory of discourse,to lead the correct development of youth’s cyber catchword so that a wider range of young people can really share and execute o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youth’s cyber catchword;ideology;core values
G641
:A
:1673-8268(2017)01-0012-05
10.3969/j.issn.1673-8268.2017.01.003
(编辑:蔡秀娟)
2016-07-11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治理迈向新境界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TJKS15-003)
:林 峰(1984-),女,黑龙江绥化人,海南师范大学讲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