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丝绸之路”背景下的霍尔果斯口岸发展研究

2017-03-22

关键词:霍尔果斯哈萨克斯坦物流业

刘 玲

“新丝绸之路”背景下的霍尔果斯口岸发展研究

刘 玲

随着西部大开发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第二通道的重要节点之一,在这条大通道中扮演的角色具有特殊意义。对霍尔果斯口岸的现状、优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管理、双边合作和提高现代企业经营意识等策略。

霍尔果斯;口岸物流;边境贸易

霍尔果斯市是我国西北部最大的公路口岸,对新疆的外贸交易往来发挥着重要作用。霍尔果斯市是全国唯一的副省级自治州,与哈萨克斯坦隔霍尔果斯河相望,属常年开放通商口岸。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集聚化的工业园区,霍尔果斯市成为我国西部一类等级陆路口岸。20世纪末,霍尔果斯口岸发挥市场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贸易经济总量随之迅速扩大。外向型工业以及外贸旅游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与物流业相关的交通运输业、信息通讯业、仓储配送运输业以及批发零售行业也相应得到了发展,物流业由起步阶段转变为加速成长阶段。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西部最为重要的门户。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在霍尔果斯市建立经济开发区,并为其提供特殊政策及灵活的措施支持,将霍尔果斯口岸建设为我国向西部开放的窗口及新疆经济的新型增长点。随着政策的推行及改革,霍尔果斯口岸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一、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发展现状

(一)口岸进出口量持续增长

霍尔果斯口岸是我国西北地区中占地面积最广、贸易量最多的公路口岸,每年通过口岸进出口的货物总量在新疆所有口岸中排第2名。基于西方国家经济不景气和我国产品物美价廉等原因,我国外贸业不断壮大,出口量快速增加。霍尔果斯口岸在基础设施、管理规范、自然环境配套物流等方面积极推进,使企业通关更加便利,口岸优势更加突出,进而使过境货物金额也稳步增加。霍尔果斯口岸是公路口岸,相对货物量与排第1名的阿拉山口口岸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阿拉山口口岸具有铁路和管道运输的优势,运输成本更低,受天气影响小,其货物量占到整个新疆口岸的90%。但根据口岸过货量预测,到2020年,霍尔果斯口岸年过货量将达到1.9×107t,日过货量则达到 5.2×104t,发展潜力巨大[1]。

(二)口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

依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大政方针和经济贸易的发展方向,新疆自治区加快交通建设的步伐,为成为连接中东、欧洲的交通枢纽而努力。新疆优先设计建设了9条国家级铁路,其中包括3条连接新疆和东部地区的铁路干线:兰州到阿拉山口口岸的兰新铁路、哈密到策克口岸铁路、库尔勒到格尔木的铁路。4条向西开放的国际铁路通道包括:阿拉山口(新疆)—阿克斗卡(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新疆)—萨雷奥泽克(哈萨克斯坦)、新疆吐尔尕特—吉尔吉斯—乌兹别克斯坦(又称中吉乌铁路)、新疆红其拉甫—巴基斯坦国际铁路。2条环线包括:塔里木盆地环线铁路、准噶尔盆地环线铁路。精伊霍铁路建设了四年,线路里程达286 km,总投资达60亿元。兰新铁路西段由精河站引出,沿天山北麓西行,跨尼勒克河,最终到达霍尔果斯边境口岸,沿线共设17个车站,是新疆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至此,新疆铁路运输建设基本完成,运力大力提升。在公路建设方面,以霍尔果斯口岸为中心,呈放射性向我国东部地区建设多条国道和省道。目前,直达该口岸有上海到该口岸的国道和连云港到该口岸的高速公路。已完工的公路或国道是新疆自治区建设交通网的重要规划项目,目的是为优势企业和跨境企业到达霍尔果斯口岸提供方便[2]。在航空方面,利用临近的伊宁机场内陆运输优势,将东部地区货物运送到新疆西部,再由公路运输到霍尔果斯口岸。霍尔果斯已将单一公路口岸拓展为集铁路与公路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一级口岸。

(三)口岸综合物流中心建成

霍尔果斯口岸的建立,对我国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该口岸建立后,进出口货物量大幅增加。为满足需求,大型物流企业在此建立多个大规模物流中心。目前,新口岸功能设计较为齐全,除了最基本的仓储、运输功能外,还设有展会区、涉外业务交接区等。我国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根据当前社会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物流体系,建设国际物流中心,提升我国在国际物流方面的运输速度,进一步扩大运输量。同时,对物流口岸周边地区进行相应打造,为口岸发展提供尽可能的便利。整改计划用地6.67×105m2,其中仓储区占地超出 20×105m2,还将规划商务会展区、涉外业务区、购物区、休闲公园等。在国际物流中心建成后,将分设多个窗口,包括报关检验、仓储、运输、洽谈、交易及商品展示、物流信息处理及结算、货物的分装及配送、会议及会展。

(四)口岸仓储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通过招商引资和有效宣传,该口岸现已入住11家大型物流企业,其货物仓储面积超过6×105m2。根据仓库面积及业务量的大小,其中2家企业由海关直接监管,物流仓库面积接近口岸仓库总面积的1/2;5家临时监管企业的仓库总面积相对较小,仅为口岸仓库总面积的1/10;4家由海关监管点所监管企业的仓库面积大小适中,超过口岸仓库总面积的1/3。

二、霍尔果斯口岸物流业发展优势分析

(一)地理位置优越

霍尔果斯口岸建立之初定位为公路口岸,而后又决定在此地也开通铁路口岸。2016年6月7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该口岸成为中亚、中欧进出口贸易的必经之路,也极大地方便了我国西北地区的物流运输。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与国内和国际铁路接轨,国内与精伊霍铁路接轨,国外通过阿腾科里铁路与哈萨克斯坦接轨。目前,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及公路口岸运输量极大,涉猎地区广阔,二者协同为物流业效力,极大地方便了货物进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霍尔果斯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我国进一步提升对外贸易事业有里程碑式意义[3]。

(二)政府给予的政策优势

2011—2016年,中央财政每年对霍尔果斯市经济开发区建设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允许在区内开设督管部门,完善商品进出口、物流运输以及维修售后的产业链。符合要求的企业给予其额度并放宽许可标准,能够通过商品交换途径进行贸易往来。2010年10月,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开始动工,2年后经批准可暂时面向市场展开运作,且在获批当天开始运行哈霍尔果斯——阿腾科里铁路口岸的第一批列车。相关数据显示,自该口岸临时运营起至2016年4月,受其管制的列车达7 335列,商品贸易数量达2.5848×106t。其中,包含33%左右的转关商品、54%左右的过境商品以及23%左右的进出口商品。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的开通,给外贸易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发展机遇[4]。

(三)中哈长期对外贸易合作优势

哈萨克斯坦是我国重要的商品交易合作国,在进出口贸易上接触频繁,与我国运输物流合作效率不断提升。1995年,两国达成共识并围绕贸易往来签订有关协议。在此基础上,哈萨克斯坦重新调整进出口系统,完善运输体系,向两国口岸工程建设投入大量资金。为节约时间成本,霍尔果斯口岸应用商品自检技术,加大对储存空间的需求。哈萨克斯坦在国际型企业的帮助下投入人力物力,在阿拉木图、阿斯塔纳等地开设储存地点,为霍尔果斯发展壮大物流业奠定了基础。中国通过霍尔果斯口岸引入多种产品,诸如天然气、皮毛等。我国首次进口天然气也是通过该口岸进行。新疆霍尔果斯—中亚天然气管道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开始,经过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最后到达新疆霍尔果斯,通道长达1 833 km,进入我国后通过西气东输二线管道运输,为该管道周边居民使用天然气提供方便[5]。

三、霍尔果斯口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哈连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霍尔果斯口岸接壤哈萨克斯坦,为与其达成贸易往来提供了先决条件。我国通过哈萨克斯坦与欧亚进行信息工艺、商品运输、经济业务和国际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但是,哈萨克斯坦没有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为实现这一目标增加了难度。为改变这一现状,哈萨克斯坦把大量资金投入到东西方向运输系统的建设上,其中涵盖里海、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土耳其等。并且,别伊涅乌—热孜甘孜干铁路线以及开发第二条至中国方向的铁路通道(阿尔腾格里—霍尔果斯)也会斥资改造,进而发展与波斯湾和外高加索的进出口贸易[5]。

(二)物流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意识

霍尔果斯口岸物流企业发展水平较低,边境口岸物流业相对滞后。新疆从事跨境运输的物流企业大多由传统的运输公司或储运公司转型而来,企业规模较小。因此,物流企业大多没有现代物流意识,总体上看物流现代化水平较低,管理理念和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多数企业没有完善的物流系统,对物流业的认识还仅仅局限在运输、仓储、搬运等范畴,物流设备普遍存在老化、技术落后的问题,导致该地区物流运输程序间关联弱,效率低[6]。

(三)航空物流仍未介入

虽然新疆航空有开拓物流业的倾向,然而效果并不明显,霍尔果斯口岸航空物流市场仍未打开。缺少国际级的航空运输企业和有影响力的民航企业的加入,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贸易和航空运输行业的发展进程受到很大影响。

(四)政策落实较为缓慢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于2010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12月22日经国家口岸办批准对外临时开放。2016年,霍尔果斯铁路口岸正式被审批和投入正常使用。在2012—2016年长达4年的期限里,政策落实迟缓,抑制了经济发展。虽然国家推行的税收减免政策名不虚立,但企业特别是小型贸易物流企业对政策使用不够灵活和全面。

(五)贸易国边贸政策不稳定,通关成本高

中亚许多国家的成立源于苏联解体,一些思想根深蒂固,社会动荡,人才流失明显,没有规范的进出口体系,制度宽松没有制约性。中亚国际政治腐败,灰色清关现象比较严重,口岸工作人员效率低下,无形之中提高了我国企业的进出口成本。除此之外,中亚跟新疆信息平台不统一,信息不对称,对口岸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六)亚欧第二大陆桥不能实现“畅通无阻”

由于我国使用的铁轨是准轨,而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使用的铁轨是宽轨,致使阿拉山口到德鲁日巴、霍尔果斯到阿拉木图的铁路运输需要进行车轮换装,增加了运输时间,严重影响了运输效率。货物长时间滞压的安全隐患,基础建设发展缓慢,导致亚欧第二大陆桥无法实现真正的“畅通无阻”,严重影响到新疆口岸的发展。

四、霍尔果斯口岸边境物流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对口岸物流的领导

全国各地口岸办公室及委员会应对口岸物流进行严格监督,使之适应改革后的贸易物流市场。自治区国际货代协会、物流行业协会等与口岸物流相关的行业协会应积极听取国际货代企业和国际物流企业的意见,向主管部门反映企业诉求,提出建议。

(二)加大政策实施的宣传力度

对于新型政策的实施,应加大宣传力度。例如,应对企业负责人员以演讲或培训的方式进行政策运用指导,解决不熟悉、不会用的问题。

(三)加强与中亚国家贸易便利化合作

积极开展贸易双边交流,促进我国与中亚国家的交易往来,使整个地区的商品交易逐渐步入正轨。切实解决国内准轨对接国外宽轨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车轮换装时间。

(四)加强通关文件的标准化

通过现有的标准化海关文件,如货单、报关单据、装箱单等,加强各国海关的电子信息化建设,实施单一窗口和一站式服务,以达到“大通关”的目的,缩短现在的过关以及清关时间,降低过关成本。

(五)开辟航空运输新型贸易手段

着手解决航空物流空白问题,抓住机遇打造航空对外贸易平台。我国商品逐步被销往国外,保质期较短的商品、设计复杂的精密仪器、高科技产品、重要信件及通讯设备等都应实行空运。航空贸易领域不仅可以扩宽进出口贸易的商品品类,还可以带动空港经济区和当地的经济发展。

(六)加强报关货代及运输行业的管理

口岸物流单位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提高行业道德意识变得尤为重要。对企业各部门业务实施监督,充分利用进出口货物运输的机会不断完善口岸物流程序,摒弃陈旧的管理体系。国际道路运输企业需进一步转型发展,积极应对通关环境的变化,提高物流服务能力[7]。

(七)借助合作平台推进口岸物流发展

通过合作促进口岸物流的提升。以八国海关合作体系为基准,结合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体制创造合作的机会,促进各国展开交流。通过中亚货运代理联盟(CFCFA)把国际货代企业联系起来,破除交易过程中的壁垒,提供更优质的平台。

[1]石川,于庆娇,王志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正式开放[N].国际商报,2016-06-29(C03).

[2]“双西公路”霍尔果斯口岸段公路开工建设[OL/EB].(2016-03-24).www.chinahighway.com/news/2016/1006698/php.

[4]袁建民.新疆口岸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大陆桥视野,2012(10).

[5]苗苏梅.基于SWOT分析的霍尔果斯口岸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J].物流技术,2012(15).

[6]徐建飞.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物流发展研究[J].北方经贸,2011(4).

[7]张博,段鸿斌.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发展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3).

F511.3

A

1673-1999(2017)12-0068-03

刘玲(1975—),女,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新疆财经大学中亚经济研究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2017-09-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疆企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新疆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发展研究”(XJEDU050214C03)。

(编辑:唐龙)

猜你喜欢

霍尔果斯哈萨克斯坦物流业
聚合物改性沥青在哈萨克斯坦的应用研究
1月份哈萨克斯坦煤炭产量同比增长6.3%
哈萨克斯坦油粕产量预计达到62.5到68.5万吨
哈萨克斯坦压力容器法规标准简介
霍尔果斯百年口岸展新姿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边境旅游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霍尔果斯为例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发展环境与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