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研究综述

2017-03-22唐龙张帅陈莎

关键词: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唐龙,张帅,陈莎

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研究综述

唐龙,张帅,陈莎

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时代新命题,更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焦点。学者们已经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手段尝试讨论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什么、是什么、如何实施等,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一方面,要从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思路与框架;另一方面要对动力机制和制度保障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提出的思路与框架得以落实。

经济发展方式;平衡;协调;可持续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这,不仅在经济层面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催人奋进的奋斗目标——收入倍增;而且也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手段上的新要求——发展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它,不仅是新一届党中央对中国发展规律、发展理念、发展难题认识的深化,更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落实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新思维和新道路。深刻领会这一提法的提出背景和内涵,积极探讨它的实现途径,不仅是进一步丰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和建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的需要,还是引领全国各地区巩固发展成效,更加务实探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振兴中华民族,追寻中国现代化之梦的现实要求。

尽管平衡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战略进入理论研究的历史久远,研究也相对成熟。但是,将之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去讨论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什么、是什么、如何实施等却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时代新命题。由于没有现存的资料参考,解决该问题的任务又非常紧迫,我们只能通过借鉴先有理论与归纳中国实践对该命题进行探索。

一、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理论探讨

从理论角度探讨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文献相对较少。对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之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探讨散见于相关文献,有一定的共识度。学者们认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主体提出的新要求[1];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和评价标准[2]。

作为一个新的时代性强的课题,学者们基本没有明确界定经济发展方式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概念。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共识程度高的观点可作如下概括: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是指经济发展方式在承认区域经济发展客观绝对性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有序、稳定和健康发展,并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3-4];经济发展方式的协调性是指经济发展方式能在时间和空间、数量和质态等方面推动经济社会系统的各要素趋于合理相关[5]、正向促进[6]和整体和谐[7];经济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是指立足于生态、经济和社会3个方面,以生态为基础,实现社会生产集约型增长[8],资源消耗低与环境污染少[9],在不损害后代利益、促进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发展[10]。

很多学者将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作为一个整体尝试去理解应包括的范围。例如,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实现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第一、二、三产业发展间,对外开放程度间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11]。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作为一种整体去思考,必须得对三者的功能有所定位,才能较系统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导改革实践。我国学者对此开展了尝试性的探索,认为提升发展的平衡性是大局,强化发展的协调性是原则,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性是要求。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要从总体思路、体制机制、重点工作、动力机制4个方面着手[12]。

学者们在研究中纷纷依据自己对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内涵和要求的理解,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例如,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以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之间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同步发展[13]。调整产业投资布局,扩大中西部对外开放程度,提高人口科学素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区域间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11]。不少学者认识到,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系统思考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还需要超越经济学视野,从更广阔的角度提出解决办法。为此,学者们分别从政策法律[14]、人口集聚[15]、科技发展[16]和土地利用[17]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对于指导实际工作有极强的借鉴意义,但总体上还是相对零乱、就事论事、条理梳理不够,各对策间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性的探讨也欠缺,对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实践指导性还不够。

确保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对策出台和持续推进,对动力机制与体制保障的研讨必不可少。有学者提出加快补齐社会经济发展短板,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厘清和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满足经济社会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需求和完善体制保障[18]。有学者通过研究区域创新能力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动力机制和作用机理,提出只有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型转变为创新驱动型,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19]。有学者认为深化改革和全面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平衡、协调和可持续的强大动力源泉和根本保障[20]。也有学者提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发展理念、商业模式等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全面创新,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新环境[21]。还有学者提出通过市场运作、简政放权、开放融合、法制保障等构筑全面改革的动力机制;通过拉动内需、统筹城乡、均衡发展、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优化结构调整动力机制以实现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社会公平、扩大就业、鼓励创业、社保普惠等建立改善民生的动力机制;以此来完善社会经济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22]。

二、各地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实践经验

近年,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实践经验研究也逐步进入学术界的研究视野,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第一,对各地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实践经验进行经验归纳、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其中,共识度最高的是保持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如,解决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性问题,应当将新的发展方式落脚在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的协同发展上。为此,一要构建完善的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研究体系,二是要实现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三是搭建高层次的人力资本平台[23]。也有少数学者关注到了考察区域间或区域内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例如,加强区域间的协调与合作是实现武汉城市圈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24];山西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落后地区数量占相当大的比重,在发展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并积极推动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25]。三是从发展的多维视角探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问题。例如,针对四川省当前仍存在的诸如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结构、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的不平衡性和不协调等问题,提出深化体制改革以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能,优化经济结构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三次产业的协调平衡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促进科技与社会的融合,坚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举措[26]。又如,加强资源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科技创新是陕西省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27]。

第二,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一种路径是试图构建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系统考察指标体系对观察地区进行评价和提出政策建议。如,广东省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需要保证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工业,不断提高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对区域承载力的贡献水平,促进绿色生产,倡导生态消费,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增大生态承载力,增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综合发展能力,提高协调水平[28]。另一种路径是基于特定角度建立指标体系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特定方面考察并提出政策建议。例如,从经济收敛性测算角度建立指标体系对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的演进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认为京津冀区域总体上呈现经济发散趋势,存在生产要素配置失衡、国有企业比重过高以及产业同构与结构梯度差异并存等问题。实现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突破路径主要在于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快市场化进程,实现合理的产业转移和错位发展[29]。

第三,基于区域行业产业发展角度对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开展实证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有学者针对具体的产业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例如,通过对国内石化产业跨区域联动的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石化产业急需完善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配套保障、政策法规和监督机制在内的一系列举措,以保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30]。又如,通过对制造企业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之间开展机理分析、价值协调评价、风险协调衡量、宏观经济影响分析,提出协调投融资关系、克服背离动因、运用杠杆手段控制风险、顺应宏观环境变化等举措,从而促进行业竞争力提升,推动社会经济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31]。也有学者关注到某些区域的特色产业板块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例如,通过分析通辽市草地地区经济环境脆弱性与贫困耦合性关系时间分异规律,发现进一步提升该地区产业结构水平、大幅度改善人口状况、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32]。

目前,针对中国全境对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政策类研究很少。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各地方发展水平差异巨大,经济发展条件、保障与环境也不一致,提出针对中国全境的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普适性对策存在一定难度。尽管如此,着力于宏观角度提出一个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基本分析框架对保证后续研究的规范性还是很有必要的。从研究和探讨的内容看,由于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核心内容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尚未形成高度共识,各地实现经济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重点任务不一致,导致所提出的政策建议总体上还比较散乱,缺乏系统的指导性。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对当前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解决问题为主要方向,既要从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思路与框架,又要从动力机制和制度保障进行探讨以确保提出的思路与框架得以落实。

三、结论与展望

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由发展中大国向发展中强国转变的必然要求,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问题。将平衡、协调和可持续作为一种发展战略与转变经济发展发式结合起来,讨论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什么、是什么、如何实施等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时代新命题。已有文献对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集中以某一领域或行业为研究对象,然后逐步延伸到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上来。所提出的对策建议多围绕所研究的相关领域,具有一定代表性,同时也具有天然的局限性。毕竟,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一个综合、系统和宏大的研究课题,绝非一两个领域、一两个行业或几片区域所能囊括的。目前,相关理论与政策类研究很少,总体上还比较散乱,缺乏系统的指导性。

第二,通过以某些具体举措为研究主线,进而逐步探索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源动力和长效机制。在调整现有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动大众创新和万众创业等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极具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为研究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相关理论做了铺垫。但是,已有研究大多集中在某一个或某几个角度,使得研究成果的普适性存在欠缺。

第三,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具体案例研究还相对欠缺。大多数已有研究围绕区域内的一些优势产业或特色行业展开,学术界对于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具体内涵还未形成统一认识,研究成果难以覆盖整体经济发展趋势。在对相关指标体系进行量化研究时,也存在一定以偏概全、以小代大的情况。鲜有学者构建出一整套具有普适性的指标体系。这些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开展深度研究。

总体来说,针对中国全境对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政策类研究很少。从研究和探讨的内容看,由于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核心内容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尚未形成高度共识,各地实现经济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重点任务不一致,导致所提出的政策建议总体上还比较散乱,缺乏系统的指导性。

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应着力于从宏观角度尝试提出一个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基本分析框架,深度开展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理论分析,并围绕理论分析框架和相关的方向性政策建议,提出一套保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以更好地评价和考核各地实际工作成效。同时,可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度剖析,进一步验证和明晰总体研究思路。

[1]李清君.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理论解析[J].奋斗,2012(12).

[2]本报评论员.以协调理念促进平衡发展[N].经济日报,2015-11-06.

[3]袁乃全.湖南省经济平衡性增长影响因素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4]宋栋.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问题[J].经济评论,1996(3).

[5]丁建臣,刘亚娴,孟大伟.我国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J].经济决策分析,2012(5).

[6]王文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1.

[7]刘亚娴.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8]杨万平,张志浩,卢晓璐.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学刊,2015(5).

[9]徐福留,赵珊珊,张颖,郝君宜,詹巍,赵臻彦.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状态与趋势定量评价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5(6).

[10]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5.

[11]肖庆业.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及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12]唐龙.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探讨[J].经济论坛,2013(4).

[13]陈震宁.践行协调发展理念构建平衡发展格局[J].群众,2016(4).

[14]吴宏伟.促进经济平衡协调可持续性发展[N].国际商报,2011-03-16.

[15]邓丽君,张平宇,李平.中国十大城市群人口与经济发展平衡性分析[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2).

[16]刘满凤.地区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基于相对效率角度[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4).

[17]密长林.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5.

[18]张立冬.补短板促平衡实现长远发展[J].群众,2016(10).

[19]齐亚伟.环境约束下要素集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视角[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2.

[20]张永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九个关系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0.

[21]徐绍史.以改革创新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重要讲话精神[J].中国经贸导刊,2016(28).

[22]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十三五”中国经济三大动力机制[J].领导决策信息,2014(18).

[23]暴琪,徐长乐.基于经济现代化视角的长三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4).

[24]付睿.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25]韩秀兰.山西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分析:基于因子分析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08(2).

[26]钟世馨.四川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3.

[27]陈斌.陕西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9.

[28]李辉.广东省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29]吴蒙.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收敛性测算与影响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15(7).

[30]罗捷茹.产业联动的跨区域协调机制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4.

[31]胡俊南.基于价值创造的我国制造企业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协调性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32]王淑强.草地生态脆弱区经济与环境协调性关系定量研究:以通辽市为例[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编辑:唐龙)

F124

A

1673-1999(2017)05-0039-04

唐龙(1974—),男,博士,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教授,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现代化;张帅(1993—),男,学士,重庆中瑞鑫安实业有限公司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经济;陈莎(1993—),女,学士,重庆乐唐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零售经营与管理。

2017-03-05

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技支撑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12XJL008);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以科技创新夯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力研究”(2011YBJJ018)。

猜你喜欢

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水泥生产中环境可持续性研究进展
博物馆扩建设计的环境协调性
Pearl Izumi发布新的“社会使命”声明以及可持续性相关的宏伟目标
这个动作坚持二十秒预示寿命长
室内可持续性景观系统的植物配置与后期养护
基于熵值法的山西省煤炭行业生产使用平衡性分析
一种基于非协调性跳频通信的高效密钥协商方法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
突发事件的平衡性报道分析——以地震类报道为例
中西医联合治疗头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