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网络购物中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

2017-03-22高燕

关键词:购物规范道德

高燕

论网络购物中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

高燕

从网络经济中的道德困惑、网络信息管理及信息技术安全、网民道德自律等方面,分析了网络购物中道德失范的原因。建议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促进网络购物良性发展。

网络购物;伦理;道德

目前,网络购物已成为人们购物的常见渠道之一,我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网络购物带给人们极大便利的同时,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日益增多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困扰,原有的道德规范面临挑战。

道德失范,指在社会生活中作为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伦理原则体系,或者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个人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和引导作用[1]。目前,网络购物活动中,道德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传统道德的权威受到挑战和弱化,道德底线失守和“道德相对主义”者增多。

一、网络购物中道德失范的原因

(一)网络经济发展面临道德困惑

道德失范反映了社会精神层面的某种危机和剧烈冲突,它常常是社会急剧变革或转型时期的产物[1]。网络经济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过度追求物质利益,把经济原则作为一切社会领域的价值标准,则会打破原有的社会秩序,导致人们道德评价标准的混乱和迷失。网络购物行为不再需要买方和卖方的实际接触,购买过程、付款过程等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变得更加便捷和“自由”。然而,与社会经济领域的这种急剧变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对新的行为的道德约束方式和道德评价原则相对滞后,甚至出现对原有道德标准的困惑。网络购物中,非实物的商品浏览、虚假宣传、远程交易等让消费者、商家双方极易产生信任危机。消费者可能担心网络购买的商品假冒伪劣、以次充好、商品描述夸大其词等,而商家担心消费者提交订单后恶意取消订单、恶意评价商品等。

(二)信息监督及信息安全技术不完善

网络信息安全不仅是关系到国家主权、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时代性重大问题,而且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网络购物中的安全问题包括商品质量安全、商品交易安全、支付安全、隐私信息安全等。网络病毒、网络黑客、网络犯罪等对网络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而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相对滞后,网络诚信、网络道德缺乏相应保障。

(三)相关法律及行业规范不健全

即使具备诚信交易的心态和行为,也不能确保交易的诚信[2],还得依赖于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还不健全。首先,网络购物管理和执行方面存在交叉管理、多头管理以及管理真空问题,网络购物中的不道德行为随之增多。其次,网络购物缺少专门的法律规定及行业规范。因此,网络购物活动中不受制于法律、伦理道德而纯粹追求利益的行为日益滋长。

(四)公民的道德自律性不足

我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慎独”就是一种自律精神的体现。在网络社会中,需要这种自律的精神。网络自律是网络行为和网络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网络购物这种跨时空且具有匿名性、虚拟性的新的经济交往活动中,尤其需要网民加强道德自律意识,提升网络道德修养,自觉主动地遏制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二、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网络购物的相关法律法规

欧共体(European Communities)于1997年发布了通过EDI订立合同的研究报告,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制定了相关电子商务示范法[3]。我国商务部自2007年以来,先后制定了《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暂行)》《关于加快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电子商务规范发展的意见》和《关于促进网络购物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还制定发布了《电子商务模式规范》《网络交易服务规范》和《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规范》。立法方面目前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于2005年4月1日起施行。应进一步加强网络交易相关法制建设,进一步规范网络购物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推动网络购物活动良性发展。

(二)强化网民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

网民要通过学习明白是非,分清善恶,在内心筑起一道坚固的道德防线,自觉抵御不良诱惑。当前,网络道德的根本是自律。人们在虚拟的空间,通过字母、键盘、数字等建立起来的一种购物体系,对个人道德素养的要求更高。要践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思想,遏制网购欺骗、短信轰炸、强迫网购等不道德行为。

(三)加强网购技术监管力度

道德通过舆论力量、精神力量来规范网购中的不道德行为,法律通过强制手段告诉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给予违者相应的惩罚。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在发展中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对网络购物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管,才能保证这一新事物健康有序发展。除道德、法律层面的约束外,还应该从技术层面进行规范管理。例如,建立健全网络信用体系,落实电子商务认证制度,强化商家资质审核及责任追究机制。可在实名制基础上,将消费者的消费信用纳入个人信用评价体系。设置买卖者不同的访问和销售渠道,屏蔽未授权的或具有不良信用的网络用户。不断更新、完善防火墙、杀毒软件、信息过滤器等,将不安全的信息扼杀在摇篮里。对网络账号进行数据加密和口头设置,加强买卖双方的交易安全。目前,口令设置已经得到普遍使用。加密保障可以防止买卖双方的信息被盗,因而也有助于防止出现不道德行为。

[1]百度百科.道德失范[EB/OL].[2017-01-05].http://baike.baidu.com/link?url=9ig5Nte9Zf00fxzKS6n7R6lmFYWahDCfNNIHoO1DPFtHpMUTGDZE9phOV-KVUwllU69T-eeu3a7 IE DMjIDwwxrNgsJ5ckWpJAvAgmisZmryfMJ_TY1WwMJDc7 hwMpcF9.

[2]科斯洛夫斯基.伦理经济学原理[M].孙瑜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1.

[3]刘国防.网络购物安全问题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4).

(编辑:王苑岭)

B82-057

A

1673-1999(2017)05-0023-02

高燕(1982—),女,硕士,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应用伦理学。

2017-03-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微公益培养大学生特质性感恩研究”(13YJA710036);2014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自媒体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培养路径研究”(2014QNMK02);2012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大学生人际信任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12SKSZ01)。

猜你喜欢

购物规范道德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我们为什么选择网上购物?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圣诞购物季
快乐六一,开心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