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价值分析

2017-03-22娄君庭

关键词:贫困地区精准群众

娄君庭

(长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价值分析

娄君庭

(长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中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从理论逻辑、群众立场、精神实质和价值目标等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精准扶贫思想的价值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坚持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原则,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进而促进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

习近平;精准扶贫;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

“精准扶贫”是由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考察农村扶贫工作时首次提出的,“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抓扶贫开发,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1](P89)随后,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了精准扶贫思想。这些论述从把握精准扶贫思想的深刻内涵,识别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精准度,提升贫困群体的增收脱贫能力等方面指明了正确的扶贫路径,对于确保如期实现“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从理论逻辑看,精准扶贫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

精准扶贫思想是马克思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一)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治理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赤贫状况充满同情,通过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系统剖析了工人阶级贫困问题的产生根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贫困问题产生的总根源,剩余价值规律导致无产阶级贫困化,劳动异化致使贫困问题具有普遍性,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加剧了贫困问题的严重性。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贫困既是劳动者的贫困,也是制度性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困时,指出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必须着眼于创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即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改变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桎梏,从而解决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显然,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上层建筑,具有充分的制度保障。

(二)总结和吸取了列宁领导苏俄的贫困治理实践经验

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苏俄人民,开展了探索和解决苏俄贫困问题的实践。列宁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是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发生的,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有很大区别。基于苏俄经济文化落后的实际,列宁创造性地提出,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在于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而不是一味强调改变生产关系。他认为,要消除苏俄普遍性的贫困问题,不能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直接下命令的强攻方法,必须通过迂回曲折的方式,采取新经济政策的“各种中间的途径、方法、手段和补助的办法”,[2](P524)大力发展生产力,迂回地实现社会主义。列宁还强调,在消除贫困的过程中,既要突出重点,把大工业、农业和商业确定为苏俄消除贫困战略实施的三个重点,发挥带动作用,又要统筹协调,关注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充分尊重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国情,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深刻总结和吸取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

精准扶贫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学说与中国的贫困治理实践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

1.毛泽东的贫困治理思想

毛泽东关于新中国贫困问题的论述,在两个层面形成了理论认识。第一,旧中国的贫困主要是制度性的贫困落后,只有通过革命手段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制度,而代之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消除贫困。第二,消除贫困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任务之一,也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所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为消除中国社会普遍贫穷状态,进行了社会主义贫困治理的大规模实践,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性的土地改革、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特别是农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一实践探索体现了注重生产关系变革治理贫困的特征,社会主义中国贫困治理路径是走工业化道路,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这些探索在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上,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将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引向了深入,着重于从生产关系上解决贫困问题,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

2.邓小平的贫困治理思想

邓小平关于中国贫困问题的认识,更注重从基本国情阐释中国落后与贫穷的总根源,主张中国发展的一切措施,都必须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邓小平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与贫困是不相容的;社会主义要消除贫困,必须实现共同富裕,不能导致两极分化。在贫困治理的路径选择上,邓小平把发展作为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关键,把改革开放作为消除贫困的直接动力。在面对中国社会整体较为贫困的状态下,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只能导致共同贫穷。在解决普遍贫穷的策略上,邓小平先后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两个大局”、“先富带后富”和“共同富裕”等一系列设想和观点。1986年,他在《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中明确指出:“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3](P172)邓小平贫困治理思想,着眼于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双向视野来解决贫困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将马克思主义的贫困治理理论推向了深入和发展。

3.习近平的贫困治理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贫困治理问题,多次深入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调查扶贫工作,致力推动贫困治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在贫困治理实质上,习近平曾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上强调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考察贫困地区时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将贫困治理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贫困治理目标上,习近平于2012年12月在河北阜平考察扶贫工作时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他把完成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的任务作为新时期贫困治理的现实目标。在贫困治理举措上,习近平于2015年6月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市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扶贫。对于精准扶贫,习近平要求做到6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精准扶贫是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创新核心部分,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思想的永续发展做出的时代表达。习近平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维度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扶贫开发工作的理论探索,深层次阐明反贫困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工作目标以及动力机制等形成新时期贫困治理思想,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二、从群众立场看,精准扶贫坚持和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原则

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还是贫困地区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体力量。毛泽东在新民主革命时期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4](P1031)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执政时期反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5](P5)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河北阜平县农村扶贫工作时说:“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5](P128)精准扶贫思想要以尊重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为旨归,以表达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精准扶贫,顺应人民期盼,着眼民生福祉

在我国新时期扶贫治理语境下,人民群众主要是指贫困地区的广大贫困群体。通过精准识贫和精准帮扶,人民期盼扶贫治理发展地区经济,摆脱贫困,过上脱贫致富的生活。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P212)用朴实、真切的话语表达了我们党开展精准扶贫的目标是为了人民群众谋福祉。习近平多次贫困地区深刻认知到,完成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任务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支持,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作用。习近平说:“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脱离群众,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的生活,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的事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6](P209)贫困地区推进准扶贫开发工作,从理念上要让人民群众拥护扶贫开发工作的方针政策,从行动上要让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扶贫治理的各项工作。因此,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本意就是要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其穷则思变的斗志,使贫困地区困难群众逐步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推进精准扶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就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二)精准扶贫,尊重群众意愿,接受人民检验

习近平在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中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要求做到“六个精准”,即:识别对象精准、因村派人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其中,识别对象指的是贫困群体,措施到户指的是贫困农户,脱贫成效要由人民群众检验。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扶贫开发工作,要实行精准扶贫,到村到户脱贫到人,脱贫成效要让群众来算账,接受人民检验,精准扶贫工作还需要为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搭建一个参与扶贫成效考核环节的平台。习近平在走访考察贵州遵义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7]这一表述体现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精准脱贫工作的成效率,要由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来算账来检验的。精准扶贫是由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贫困群体多元参与的一项公共政策,其最终目的要实现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精准脱贫。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8]P(213)检验精准扶贫一切工作的成效,贫困地区经济是否真正得到了发展,贫困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因此,实行精准扶贫,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

(三)精准扶贫,汇聚群众智慧,依靠人民监督

人民群众不仅是精准扶贫开发政策的受众主体力量,也是精准扶贫实践活动的社会监督主体力量。在我国的贫困地区,广大贫困群体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开发和扶贫监督活动的主要作用,不仅体现在促使政府实行阳光扶贫,也体现在以外部监督的形式推动扶贫事业的健康发展。人民群众要从源头上保证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性和公开性,就要引导人民群众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监督等扶贫关键环节参与管控,发挥社会监督的重要作用。在贫困地区或贫困村,让人民群众以多元化的形式参与精准识别贫困农户的过程,参与监督精准识别程序,保障扶贫事业的公正性、公平性。同时,让人民群众在精准扶贫执行过程中,要运用群众观的政治智慧和坚持民主化的思维理念。贫困地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只有做到过程受人民监督、措施对人民负责、成效让人民满意等扶贫关键节点,最终才能完成科学扶贫、阳光扶贫和精准脱贫的任务,有序地、健康地推动人民群众的扶贫事业。因此,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就需要汇聚广大贫困群众的精神智慧,依靠人民群众的扶贫监督力量,始终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在精准扶贫开发过程中享有更多获得感。

三、从精神实质看,精准扶贫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关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进行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将其提高到新的理论水平。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P373)习近平在新时期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最新论断,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习近平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5](P189)邓小平、习近平等党的领袖围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向维度,结合国情、世情和民情将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地深化和发展,其出发点就是要消除贫困和摆脱贫困,落脚点就是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精准扶贫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贫困,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策安排的深化、细化和具体化。

(一)推进精准扶贫,消除贫困,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关于中国社会产生的贫困问题存在多方面的因素,但最根本的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有着紧密的联系。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面对中国社会普遍贫穷的状况时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P373)邓小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提出贫穷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生产力的角度强调社会主义要消除贫困和消灭贫穷,就必须解放生力,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9]自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以来,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人口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扶贫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要彻底消除贫困,我国要走的路依旧漫长,贫困的形成,非一日之寒;彻底消除贫困,亦非一日之功。基于此,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推行“真扶贫,扶真贫”的措施。通过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为抓手,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贫穷落后的问题,彻底消除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消除绝对贫困,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大力地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激发更广大群众的创造活力。

(二)推进精准扶贫,消除两极分化,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有效措施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述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贫困状况时写到:“ 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10] (P708)马克思揭示了资本家财富积累的规律和工人阶级贫困化的根源。自党的十一大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把发展作为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关键,把改革作为消除贫困的动力。他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国有企业体制等深层次改革,在上层领域进行了服务性改革、农村基层民主实践等一系列变革,这些改革措施对消除贫困、释放生产力、打破平均主义、提高群众劳动积极性,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解决中国社会普遍贫穷的策略上,邓小平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多次强调要认真考虑让一部分人、让一部分地区先富的政策和先富带后富及共同富裕的设想。随着改革开放政府实施了30多年扶贫开发政策,中国社会的反贫困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因地区差异、贫富差异和城乡差异等因素也带来了新的贫困问题,即多维贫困。基于这一现实情况,习近平在扶贫开发新时期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并强调:“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的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没有人掉队的小康。”[8](P60)他将扶贫治理提高关乎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高度,关乎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精准扶贫工作遵循“谁贫困就扶持谁”的原则,针对贫困群体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从而实现精准脱贫,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的全面小康。

(三)推进精准扶贫,达成共同富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选择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紧密相互联系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新时期,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重申,中国推进精准扶贫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精准扶贫工作,要实践群众路线,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帮扶困难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发展道路,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坚持发展才能摆脱贫困,以发展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扶贫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致富,进而提升贫困地区发展的质量。其二,采取精准扶贫政策倾斜,开展“一对一”的对口扶贫模式,以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方式努力实现贫困地区的共同富裕。其三,转变贫困理念,依靠扶贫政策,支持有能力的贫困群体自主创业。精准扶贫意在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就是要帮助贫困人口摸索出个性化的致富路线,为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实现路径。因此,只有让贫困群众彻底摆脱贫困,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才会更好地体现出来。

四、从价值目标看,精准扶贫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为达到共产主义最高纲领提供越来越充分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未来社会的设想中曾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1]。精准扶贫强调牢牢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思想,将其贯彻到贫困治理实践工作中所提出的重要发展途径,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中的实现。精准扶贫更强调扶贫的根源性,在重视发展贫困地区经济的同时更重视精神扶贫,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并且把贫困农村社会看成一个有机的生态共同体,注重贫困社会教育、卫生、经济和科学的全面协调发展。如何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来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

(一)从硬件扶贫方面着手,全面加快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建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坚实条件

由于我国贫困地区主要分布集中在“老少边连”地区,即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等区域,而且这些贫困地区的硬件设施条件较差,尤其是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发展基础十分薄弱。针对贫困地区硬件设施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全面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硬件扶贫的精准举措是:一要增加中央投入贫困地区的交通设施建设的投资,加大公共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建设任务,全面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技术标准。二要合理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加强贫困地区重大水利建设与管理,加大对贫困地区抗旱水源建设、中小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三是要解决农村贫困群体用电安全、饮水安全问题,加快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让互联网走进贫困地区,让贫困群体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信息动态。由此可见,只有采取精准扶贫、硬件扶贫的路径对策,全面加快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才能改善贫困地区的硬件设施条件,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二)从产业扶贫方面着手,发展产业让贫困地区贫困群体增收脱贫致富,筑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由于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水平不平衡,自然资源分布不集中,造成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整体性贫困。为了摆脱农村贫困地区的落后状况,贫困地区要坚持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通过精准扶贫产业扶贫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致富。整合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扶贫,打响产业发展的攻坚战。具体举措,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立足贫困地区现有产业基础,瞄准集中连片的贫困村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主导产业。第二,加大对产业扶贫的财政投入力度,结合科技资源优势,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加快片区经济发展建设。第三,立足区位优势,以资源承载力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龙头企业带动周边贫困地区增收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产业化的整体水平。

(三)从金融扶贫方面着手,着力解决贫困地区贫困群体遇到的资金难题,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扶贫资金是政府援助贫困地区扶贫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专项资金。从本质上讲,政府提供扶贫资金用以解决贫富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目前,在农村扶贫开发中出现资金短缺,严重制约贫困群体的产业开发。从根本上破解贫困家庭“贷款难、担保难”的资金困境,一是国家要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资金投入,提高财政扶贫贷款资金投入的比重。重点支持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支持农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他增收项目,确保提高贫困家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加大对商业银行发放信贷扶贫资金的政策支持力度,改进金融扶贫机制创新和合作模式。可以股权投资、贷款担保等方式,设立资本扶贫专项基金,大力支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的开发扶贫工作,开展金融富民扶贫工程。三是完善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办法,鼓励金融合作机构制定多样化的贷款产品适合贫困户的贷款需求。因此,通过金融扶贫的多种方式解决发展产业的资金难题,增强贫困群体持续造血的能力和自我生产经营能力,确保贫困群体增收脱贫致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四)从教育扶贫方面着手,努力提升贫困群体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技能,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教育是扶贫的根本途径,改变贫困地区发展不均衡的关键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12]按照扶贫先扶智的扶贫开发思路,要把提高贫困群体的文化素质与劳动技能作为教育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中要加大教育培训扶贫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一方面是要改建和完善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重视提高贫困区域师资力量,鼓励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机构来贫困地区投资办校。二是要针对贫困群体设立专项教育扶贫培训基金,保证普及义务教育,资助科技青年下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尤其是重点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和外出务工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扶贫,要求用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潜力,确保精准扶贫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发展并能持续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走上增收脱贫致富的道路,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1]张建明.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6:精准扶贫的战略任务与治理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7]高博,张万盈.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记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党委书记刘家奇[J].当代党员,2016(12).

[8]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9]习近平: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EB/OL].http://new.e23.cn/cotent/2015-06-19/2015061900908.html.

[1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1]麦婉华.巴特尔:自治州建设全面小康之路[J].小康,2016(29).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张宿堂,秦杰.奏响“四个全面”的时代强音——习近平总书记同出席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N].中国青年报,2015-03-15(01).

责任编辑胡号寰E-mail:huhaohuan2@126.com

ValueAnalysisofStrategicThinkingofTargetedPovertyAlleviation

LouJunting

(MarxSchoolofPhilosophy,YangtzeUniversity,Jingzhou434023)

Since the eighteen years of Party,Xi Jinping,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new era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This paper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theoretical logic,the mass standpoint,the spiritual essence and the valuable goal,the author analyzes the value of the idea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detail.Xi Jinping accurate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to enrich and develop Marx’s poor governance theory,adhere to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position of the people as the main body,reflect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socialism and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human overall development.

Xi Jinping;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Marxism;poor governance

F320

:A

:1673-1395 (2017)04-0115-06

2017-04-02

2015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5Z107)

娄君庭(1977-),男,湖北潜江人,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精准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精准的打铁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