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汉语字间关系考察
——以“薄”与“迫”“箔”“簿”三字关系为例

2017-03-22黄雅思

关键词:义位用法意义

黄雅思

(北京语言大学 人文社科学部,北京 100083)

古代汉语字间关系考察
——以“薄”与“迫”“箔”“簿”三字关系为例

黄雅思

(北京语言大学 人文社科学部,北京 100083)

古代字书和现代字典等工具书,虽然对“薄”与几字间的联系进行了简要说明,但其论述并不充分,结论未必可信。根据古代汉语中几字的实际使用情况,探索其间关系,可以对汉语字间的联系,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

汉语中的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用法。随着语言环境的不断变化,这些意义间的关系和演化情况,便构成了这个字的历史。由于语言变化的整体性,一个字的发展并不会止步于自身,往往还与其他文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研究语言历时变化的同时,我们应该重视文字间的联系。本文谨结合历史语料、文献,对古代汉语中“薄”字与“迫”“箔”“簿”三字的关系进行探索分析,以期以此为例,加深对汉语字间关系的了解。本文研究的语料,主要来自北京大学CCL汉语语料库。

一、“薄”与“迫”的关系

徐行达在《古代汉语》中指出“薄”是“迫”的通假字,认为李密《陈情表》中“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薄”通假为“迫”,表靠近。[1](P292)据唐作藩《上古音手册》,“薄”为并母铎部入声,“迫”为帮母铎部入声,其声母相近,韵母相同,符合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不过,仅仅语音相同,并不代表两字间一定存在通假关系,要想验证“薄”是“迫”的通假字,还需要证明“薄”本身并无“迫”所表达的意义,而只能通过通假来表示。《说文解字》将“迫”释为“近也,从辵白声,博陌切”,段玉裁注明“《释言》曰:逼,迫也”,《广韵》记录“迫,逼也,近也”,可见“迫”本义为逼近、靠近义。这在先秦文献中也得到了验证,用例如:

(1)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楚辞·离骚》)

(2)迫近不敢称祢,恭也。(《春秋谷梁传·成王三年》)

(3)意欲兮沉吟,迫日兮黄昏。(《楚辞·九思》)

以上用例中“迫”都表达逼近、靠近的意义,其中,例(1)“迫”前加副词“勿”,例(2)后接形容词“近”,例(2)(3)“迫”后都接名词作宾语,可见此时“迫”作为“靠近”义动词的用法,已发展得较为全面。

《说文解字》释“薄”为“林薄”,徐锴《说文解字系传》认为“薄”指草丛,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则云:“薄,不入之丛也。按:林木相迫不可入曰薄,引申凡相迫皆曰薄,如外薄四海,日月薄蚀皆是。”按照这一解释,“薄”的本义指树丛草丛,引申出林木枝叶相间无缝可入之义;之后,其使用范围由林木扩大,凡物体互相逼近都可用“薄”来表示。《释名·释言语》云:“薄,迫也,单薄相偪迫也。”这种用法,在先秦时便已有不少,如:

(4)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楚辞·涉江》)

(5)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周易·说卦传》)

(6)薄诸河,必败之。(《左传·文公十有二年》)

(7)今会日薄矣,恐事之不集,以为诸侯笑。(《国语·吴语》)

例(4)中第一个“薄”与“林”合用表示草木丛,为名词义,第二个“薄”用于“不得”后,为动词,表“靠近”,意指芳草无法靠近。例(5)(6)(7)“薄”均为靠近、逼近义,且所涉及的对象已不限于林木草丛,既可以指自然现象“雷风”,也可以指敌方或者某一时间点,在指时间时,已表达出急迫、紧迫的意义。可见“薄”确是从草木丛一义中引申出“逼近、靠近”义,且在先秦时用法便较完备。这种用法直到清代、近现代仍继续出现,如:

(8)消停一会,日薄崦嵫。(《海上花列传》第40回)

(9)克了石首,又克嘉鱼,直薄武昌城下。(《花月痕》第46回)

(10)此时已有薄暮之际,正走之间,只见前面一片火光,旁有一人往下注视。(《三侠五义》第104回)

(11)徒碍于列强公论,不敢明肆厥毒,然恐吓薄迫,曾无已时。(《东方杂志·日俄宣战情由》)

(12)涎垂腹鸣食指动至薄暮。(《新新小说·食人会》)

例中意义用法与前文大致相同,例(11)中“薄”与“迫”同现连用,两字不再单纯表靠近、逼近义,而表示由此发展出的逼迫、胁迫义。如果“薄”确实为“迫”的通假字,那么,这里便是同时连用本字和通假字,似乎不合情理。

综合以上情况,虽然“薄”“迫”两字声母相近,韵母相同,但“薄”应是从自身林木草丛之义引申出靠近、逼近的义位,并且具有完整的用法体系,并非“迫”的通假字。

二、“薄”与“箔”的关系

王玉树《说文拈字》中提到“薄”字“今俗别作箔,非是”。《汉语大字典》“薄”字条中,列出“薄”有“帘子”和“蚕帘”的义项,且“后作箔”,将两字定位为古今字关系。《汉语大词典》中则列出“帘子”“蚕薄”“衣服、器物上的薄片装饰物”三个义项,并认为此处“薄”通“箔”,两字为通假关系。《广韵》中,两字都被归进入十九铎,为并母宕摄唐韵合口一等呼,傍各切。可见“薄”“箔”在意义、用法、读音上联系紧密,但两字间关系究竟如何,还需实例验证。

(一)蚕薄义

《说文解字》中点明“薄”字“一曰蚕薄”。《方言》云:“薄,宋、魏、陈、楚、江淮之间谓之,或谓之麯,自关而西谓之薄,南楚谓之蓬薄。”这说明“薄”最初除表林木草丛外,还可指养蚕用的竹編器具,用例如:

(13)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材官引强。(《史记·周勃世家》)

(14)蚕桑前一日,蚕官生蚕著薄上。(《宋书·礼志一》)

(15)本为薄上蚕,今作机上丝。(《太平广记·王肃》)

以上用例说明,“薄”表养蚕器具义的用法,至晚在汉代便已出现。不过,根据检索情况,这一类用例相对较少,仅有几例,且出现时间较早。

“箔”字未见于《说文解字》,直到六朝文献中才发现该字,字例中也有表养蚕器具的用法,如:

(16)有人临蚕求簇箔者,徽自弃其蚕而与之。(《世说新语·言语》)

(17)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洛阳伽蓝记》)

(18)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崦里》)

其中,例(17)和上文“薄”字的例(15)本为同一诗句,但不同的文献中分别使用了不同文字。这说明在这一义位中,两字的意义用法基本相同。相对于“薄”字,“箔”表此义的字例较多,且出现时间较晚,唐宋诗词散文中尤多,且除表养蚕器具这一名词性意义外,“箔”还发展出量词性用法,用例如:

(19)麦秋载万箱,蚕老簇千箔。(《栾城集·木叶山》)

(20)乃携锸坎地,卷蚕数箔瘗焉。(《太平广记·王公直》)

(21)养一箔蚕供钓线,种千茎竹作渔竿。(《全唐诗·戏赠渔家》)

如果说例(19)(20)中“箔”还是单纯的名词,与数词连用构成数名结构计量的话,那么,例(21)中的“箔”应已具有量词的性质,和“一”“蚕”形成数量名结构。我们在所检索的文献中,并未发现“薄”字有此用法。这说明虽然两字在意义上虽有紧密联系,但在用法上仍存在差异。

(二)帘子义

“薄”在上古时期便具有了名词性“帘”的义位。《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云:“《荀子·礼论》之‘薄器’者,以竹柳所作之器也。‘林薄’者,树多也……‘惟薄’之簾,用竹编成也;‘篱薄’同(俗作笆)。”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因“薄”具有林木草丛之义,古人便将应用竹苇等成丛植物编成的器具称为“薄器”,故由竹篾编成的帘幕和上文中的蚕薄,便也可用“薄”来代称。这种用法在先秦已出现,不过隋唐之后,相对于“薄”的其他义位,表该意义的例子所占比例大大减少,其用例如:

(22)有张毅者,高门县薄,无不走也。(《庄子·达生》)

(23)张毅好恭,门闾帷薄,聚居众,无不趋。(《吕氏春秋·孝行览》)

(24)风彯帷薄,月照房栊,居室且异,临穴方同。(《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东魏》)

(25)薄帘隔晴不需卷,恐随蝴蝶飞成尘。(《七修类稿·吾子行诗》)

例(22)的“县”作“悬”解,“县薄”便为悬挂着用来遮蔽的帘子,借指小户人家。除单独用作名词表竹帘外,“薄”更多时候如例(23)(24)(25)中,与其他名词连用表帘幕义。

六朝时“箔”表帘幕义的用例已有出现,但数量少,语料库中仅检索出1例:

(26)忽至户前,隔箔攘拳大骂。(《奏弹刘整》)

直到隋唐五代,“箔”的这一用法才被人们广泛接受,用例如:

(27)凤脑花蘩,香满帷箔之内。(《创建斛律王庙记》)

(28)困沈名于抱关,志充诎于悬箔。(《思慎赋》)

(29)窈窕玉堂褰翠幕,参差绣户悬珠箔。(《东飞伯劳歌》)

(30)树影参差斜入檐,风动玲珑水晶箔。(《题马侍中燧木香亭》)

(31)掩朱扉,钩翠箔,满院莺声春寂寞。(《木兰花》)

除例(27)(28)中和“薄”相同的“帷箔”“悬箔”用法外,例(29)(30)(31)中的“箔”还可与材质、颜色词连用。这说明“箔”不仅表竹薄,其范围也扩大到其他材质、颜色的帘幕,而这种用法,库中“薄”字并未检索到用例。这说明“箔”在“薄”的意义范围上扩大化了,且衍伸出新的搭配用法。

(三)薄片义

“薄”字这一意义,可能来自其表厚度薄一义。古人将薄片状的金银或纸张称作“薄”,用例如:

(32)绿图幡薄,从此生矣。(《吕氏春秋·恃君览》)

(33)为年岁多日,金薄雕落。(《敕还少林寺神王师子记》)

(34)又作银灯、金薄裹箭脚,亦便速坏去。(《南史·列传第三十四》)

(35)乃采画为之,加饰金银薄,世亦谓为天衣。(《南齐书·志第九》)

例(32)中“薄”与“幡”同义,表符箓义,例(33)(34)(35)中都指用于装饰的薄片金属。通过检索相关用例,我们发现,相对于“薄”的轻薄、少、浅类意,“薄”的这一意义和它的其他名词义位一样,应用频率相对较小,

和“箔”的前两条义位一样,“箔”表薄片的意义同样在六朝出现,唐宋以后才广泛使用,用例如:

(36)翦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荆楚岁时记·八》)

(37)人有患,以金箔贴像所患处,即得阴愈。(《洛阳伽蓝记》)

(38)用金为箔,以饰土木,一坏不可复收,甚无谓也。(《续资治通鉴·宋纪八十七》)

(39)然后到观音殿内上了香烛。发了钱箔。(《幻中游》第13回)

其用法主要与例中相同,与金银等表材质的名词连用,表薄片状装饰物。在这一意义上,“箔”与“薄”的用法差异较小,搭配、意义基本一致。

综合以上情况,“薄”“箔”二字各意义用法间存在紧密联系,由于两字出现时间存在先后,且“薄”字早于“箔”,故《汉语大词典》中“薄”通“箔”的说法并不可取,应作古今字解较为合理。虽然“薄”在上古时期发展出蚕薄、帘幕、金银薄片的义位,但随着该字其他义位的广泛使用,这些义位在“薄”字的意义体系中地位下降,因而中古时期出现的“箔”字便分担了这些意义用法,并得到广泛使用,两字间便如此建立起了联系。

三、“薄”与“簿”字关系

《说文解字群经正字》中解“薄”字:“此字经典尚多不误……然俗本往往有作簿者,说文无其字,俗儒不知转以簿为正字,《释训·释文》云:薄本今作簿,可见一斑,不可不援说文以定之。”《汉语大字典》认为,该字有“蚕帘”“物体厚度小”“迫近、接触”义,在表达这些意义时,“簿”“同‘薄’”,两字为异体字;此外,字典还引《正字通》中“簿,簾簿。亦作箔”为证,认为“簿”还可“同‘箔’”,指帘子。不过,根据实例情况来看,几字间的关系,恐怕并不限于此。

(一)书册、官职义

“簿”常用义应为文书、典籍义,其用例如:

(40)神仙从者,自有列行,皆持簿书,不动自齐。(《太平经·庚部之十》)

(41)所造文簿,二年一送。(《令二年一造文簿敕》)

(42)凤姐即命彩明钉造簿册。(《红楼梦》第14回)

根据这一意义,古时主管文书事务的官员被称为“主簿”,先代的官职门阀称为“簿伐”或“簿阀”,例如:

(43)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孔雀东南飞》)

(44)主簿读教,户吏引延受赐。(《风俗通义·过誉》)

(45)魏晋以来,官宦簿伐,姻通内外,举而论之,无所遗失。(《梁书·列传第二十》)

(46)迪素无簿阀,又失众心,倚敷族望,深求交结。(《南史·列传第五十七》)

通过检索文献,我们发现,“薄”字也具有相同的用法,用例如:

(47)覆定之后,明立薄书。(《全唐文·均平户籍敕》)

(48)常数固定,只缘薄书不明,所以有弊。(《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十一》)

(49)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世说新语·德行》)

(50)博士既无品秩,请主薄及尉通为终献。(《旧唐书·礼仪四》)

(51)丞皆选孝廉郎年少薄伐者,迁补府长史、都官令、侯、司马。(《续汉·百官志二》补注)

(52)案品状则实才未必当,任薄伐则德行未为叙。(《三国志·傅嘏传》)

在这些例句中,“薄”字均承担了“簿”的意义,其用法也基本相似。需要注意的是,“簿”字本身有两种读音,《广韵》中,一个归进上十姥,为并母遇摄模韵开口一等呼,裴古切;另一个归进入十九铎,为并母宕摄唐韵合口一等呼,傍各切。据《康熙字典》,《集韵》《韵会》中点明“薄”为“伴姥切,并音部,籍也”。这说明在这一意义中,“簿”与“部”同为上十姥的读音,与仅有入十九铎读音的“薄”字双声但并不同音,不过两字由于都为从溥声的形声字,形体相近,因而误用,而在这些义位中,“薄”读音应变为与“簿”相同。不过,也有特殊情况,“薄伐”一词除与“簿伐”同义的用法外,还有自己的意义,即表示征讨和敲击,用例如:

(53)习云:薄伐猃狁,至于太原。(《世说新语·排调》)

(54)帿西土之有众,资方叔以薄伐。(《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传》)

(55)干戈击轧声,金鼓薄伐声。(《老残游记》第十回)

例中的“薄”表逼近、靠近义,与“伐”连用表征伐或撞击,与“簿”字不同义,读音也维持“薄”的本音。这是属于“薄”字本身的用法,与“簿”字无关,在分析两字时需要小心处理。

(二)蚕帘义

《正字通·竹部》:“簿,蚕簿,通作薄。”在实际使用中,“簿”确有用作蚕帘义的情形,例如:

(56)赫礼数于彤壶,布徵音于紫县,率先于金簿之蚕。(《南郊赋》)

(57)谓八月、九月葭成苇,可以为曲簿充岁事也。(《毛诗正义·蒹葭》)

(58)然则曲簿也,以簿为鱼笱。(《毛诗正义·鱼丽》)

(59)雨堕无所为,当编蒋织簿。(《僮约》)

例(58)为《毛诗正义》作《鱼丽》注疏释“罶”字之句,同篇注疏中另引郭璞注《释训》:“凡以薄取鱼者,名为罶也。”这说明此处“簿”“薄”为同一事物,都为养蚕用器具,也可设置为渔具“罶”,证明“簿”“薄”两词都具有此用法。

(三)厚度小义

《汉语大字典》中认为“簿”同“薄”,有物体厚度小之义,以下例为证:

(60)所患靡监之事,岂谓钱之锲簿,铢两轻重哉?(《上书谏铸钱事》)

除此句外,我们在《全后汉文》中还检索出下句:

(61)所患靡监之事,岂谓钱货之锲薄,铢两之轻重哉!(《改铸大钱议》)

虽不是出自同一篇章,但两例句基本相同,只是例(60)用“簿”,例(61)用“薄”。这说明此处“簿”与“薄”确实相同。文中“锲薄”指将钱刻薄,用其碎屑另铸钱币。此用法在其他文献中也存在,如:

(62)愿陛下宽锲薄之禁,后冶铸之议。(《资治通鉴·汉纪四十六》)

此处“薄”指钱币厚度小,“簿”也同此义。除“锲簿”外,“簿”还可直接与“厚”相对使用表厚度小之义,用例如:

(63)武杀厚簿不均,被人笑话。(《喻世明言·膝大尹鬼断家私》)

(64)厚簿凭官府判断,到无怨心。(《喻世明言·膝大尹鬼断家私》)

这进一步说明“簿”有表厚度小的用法,但这并非“簿”自身的意义,而是代替“薄”字,其读音应也与“薄”同。

(四)逼近、靠近义

据《康熙字典》,《集韵》中说“簿”“伯各切,音博,迫也”,认为它有表逼近、靠近的用法。在文库中,我们确实能够找到实例,如:

(65)然而徵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徵之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荀子·正名》)

(66)剑戟相接,去就相簿,则匈奴之足不能给也。(《后汉书·南匈奴列传第七十九》)

(67)何殊九芝盖。簿暮洞庭归。(《梁诗·咏春诗》)

这些用例中,“簿”与“薄”用法基本相同,例(65)中“簿”指五官接触物体,例(66)指兵器靠近、撞击,例(67)指接近黄昏,都表靠近义。不过,这也不是来自“簿”字本身意义。在其他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与例(66)相同的用句,如:

(68)剑戟相接,去就相薄,则匈奴之足弗能给也。(《汉书·爰盎朝错传第十九》)

(69)剑戟相接,去就相薄,则匈奴之足弗能给也。(《资治通鉴·汉纪七》)

例(68)有颜师古注:“薄,迫也。”《后汉书》校勘记中,也对例(66)句进行了说明:“二九六一页一四行‘去就相簿’,汲本﹑殿本‘簿’作‘薄’。按:薄簿通。”不同版本中用字不同,这说明“簿”这一用法来源于“薄”,是由于两字形体、读音相近,传抄过程中“簿”误作“薄”用,乃至于意义相通。

(五)帘子义

《汉语大字典》认为,“簿”可同“箔”表帘幕义。检索文库,我们可以找到相关用例,如:

(70)坐污秽男女无别者,不谓污秽,曰“帷簿不修”。(《新书·阶级》)

(71)帷簿犹空,繁华未实。(《大唐故处士张君墓志铭》)

(72)士瑶素帷簿不修,又私蓄天文禁书、兵器。(《续资治通鉴·宋纪一》)

例中“帷簿”指门窗上的帷幕和帘子,也借指门内、家庭,“簿”可作帘幕用。不过,《新书》为西汉所作,当时“簿”字已有此用法,而“箔”的帘幕义直到六朝才见于文献,隋唐才广泛使用,如果说“簿”与“箔”同,两字使用时间似乎存在差异。根据上文中“薄”与“箔”二字的关系,“簿”此处应是代替“薄”表示帘子的意义,不是与“箔”同,只不过由于后来“薄”字更常用于表厚度小、浅薄这类意义,名词性意义主要由“箔”字承担,所以看起来“簿”是从“箔”字获得此义。实际上,“簿”与“薄”字的联系在“箔”被广泛使用之前,“薄”字才是这一用法的来源。

(六)薄片义

除开上述字典中所记义项外,我们还发现,“簿”和“薄”可表薄片形物体,用例如:

(73)玄景为金簿袈裟,独坐暗室。(《朝野佥载》)

(74)以金簿或银簿,依银匠所用纸糊笼罩,置金银簿在内。(《南村辍耕录·枪金银法》)

(75)箱凿镂金簿帖,两箱外织成衣,两箱里金涂镂回钉,玳瑁帖。(《车旗议》)

例中“簿”字主要表金银等金属制成的薄片装饰物。这和“薄”字用法大致相同,也进一步证明两字间联系的紧密性。

总之,“薄”与“迫”字都有逼近、靠近义,这是两字在发展过程中分别具有了相同的用法,但并非通假。“薄”“箔”有相同的名词性义位,可表蚕薄、帘子、薄片等物体。由于两字出现时间存在先后差异,且“箔”字出现后逐渐承担了名词性意义,而相对来说,“薄”字则更常用于其他形容词、动词性意义,用法上出现分工,故两字应为古今字关系。“薄”“簿”两字原本在意义上没有直接联系,但由于两字形体相近,读音相似,在文献中长期混用而使得两字相通,可以互相承担部分意义用法。按照两字的使用情况,可将其归入广义的异体字范畴。

[1]余行达.古代汉语[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2016-12-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202);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16YCX072)

黄雅思(1992-),女,湖北宜昌人,硕士研究生。

H131

A

1673-1395 (2017)01-0092-05

猜你喜欢

义位用法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汉语义位历时衍生次序判定方法综观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有意义的一天
汉语义位“宽”“窄”历史演变比较研究
生之意义
“作”与“做”的用法
浅析英汉词语搭配研究现状
特殊用法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