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2017-03-22刘玲

商情 2017年2期
关键词:淮河流域用水量流域

刘玲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针对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从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用水效率等角度出发,选取水资源总量和万元GDP用水量等指标,通过分析得出流域水资源利用及治理效率不高等结论。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用水效率

当前,我国正处在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供给侧改革的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着力整治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主旋律。淮河是我国七大河流之一,位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是中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整个流域面积高达27万平方公里,地跨五个大省。流域年降雨量约为920mm,年平均径流量621亿立方米,具有良好的水资源环境,但随着沿淮经济的扩张式发展,流域水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维持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目标,满足我国长久的经济社会用水需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分析是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水质污染等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将从着重分析淮河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为管理、开发利用和维持淮河水资源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意见和建议。

1文献综述

目前有关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资源污染现状、利用效率及可持续利用评价等方面。针对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张磊(2013)运用DEA模型,借助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指标评价了淮河流域蚌埠段的用水效率,并给出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公式;佟金萍等(2014)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分析了我国农业用水效率,发现广义技术进步能够提高我国农业用水效率。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主要包括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的选取,王玉红(2014)从水资源、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状况角度出发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评价得出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一直较低,2006年由不可持续转变为弱可持续。

2水资源开采利用现状

早在1980年左右,淮河流域就已经建成了山丘区和平原區水资源利用系统以及跨流域调水工程等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截止至2015年,淮河流域有大、中型水库112座,蓄水总量达78.9亿立方米;淮河片跨流域调入水量104.4亿立方米,分别从长江和黄河引水50.8亿立方米、30.1亿立方米。

据《2014年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2014年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62.1%,较2013年下降了22.67%;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采率为44.8%,与上一年水平持平。2015年淮河流域天然径流量33亿立方米,较常年偏少了60.0%;年末蓄水总量78.9亿立方米,较2014年上涨了0.3亿立方米。

近几年来,淮河流域水资源总量波动较大。2007年淮河流域水资源总量最高,达到1198.89亿立方米,较2006年上涨了45.07%,之后水资源总量出现下降,2013年水资源总量最低,仅为569亿立方米,该年淮河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减少了15.4%,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均出现减少。

相比于水资源总量起伏不定的态势,淮河流域2006年至2015年的用水量呈现出一个较为平坦的抛物线,2006年至2011年之间呈现出上升,在2011年达到最高值586亿立方米,之后出现下降但幅度较小,2015年用水总量为540.2亿立方米。通过对比每年的水资源总量和用水总量,发现流域用水量并不随着水资源总量变动而有所调整。

2015年淮河流域用水总量540.2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最多,占到总用水量的63.5%;其次为工业用水量,占比为14.6%;位居第三的是居民生活用水,用水量为54.4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最小,仅占1.6%。

3水资源利用效率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拥有发达的水路和陆路条件,再者流域具有优质的水资源和煤矿资源,淮河两岸工业发展主要以煤炭及电力工业及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和轻纺工业为主,各工业生产过程需水量都较大,用水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该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可以用来衡量工业用水效率的高低,2006年淮河流域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近10年已来最高用水量,达126.74立方米,2013年最低为27.4立方米,总体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相比较于该年全国值67立方米,流域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不是很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近10年来流域工业用水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淮河流域地理位置优越,是典型的半湿润季风区,流域降雨量和光照充足,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我国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整个流域的耕地面积约为18326万亩。淮河流域200至2015年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基本位于200-300立方米之间,近几年上下变化幅度不是很大,但波动较为明显,由此可见淮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还不够稳定。2015年淮河流域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278.5立方米,较2014年上涨了13.17%,但相较于全国2015年的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394立方米,流域农田用水效率水平不算很低。

4水资源污染情况

淮河流域人口密度大,是我国七大江河流域之首,人均用水量逐年增加,生活污水排放量较高;另外,过多的化学肥料和药水使用造成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也会有大量的工业废水排放,我国整体污水处理回用效率较低,大量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而水生态系统净化能力有限,造成流域水质恶化。

在上述各项因素共同作用下,目前淮河流域面临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资源型缺水指淮河流域降雨量主要集中在汛期,枯水期的来水量难以满足流域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工程型缺水指在汛期到来时期,大型水库和湖泊蓄水的缺乏以及较低的调蓄能力;水质型缺水指流域水域受上游来水影响,上游排污直接影响饮用水源区的水质。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015年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淮河流域全年期评价河长21020km,三类以下水质河长占比高达55.4%。淮河流域2006至2015年废污水入河量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2015年废污水入河量最高达到53.94亿吨,较2006年增加了22.59%,其中河南省废污水入河量最高占比为31.18%。

相较于废污水入河量,淮河流域劣五类水质河长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014年占比最低仅为14.8%,较2006年的最大值31.9%下降了53.61%。但2015年较2014年又出现了上升,占比达到17.6%;同年35座水库中,劣五类水质水库仅有一座,即使在汛期也仅为两座;流域内的20个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在2015年的检测中全部达标。相对来说,通过近几年的整治,淮河流域水质得到了改善。

5结论与建议

5.1主要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淮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较低,而且存在下降的趋势,流域水资源总量波动较大,经常出现连年上升或下降的情况,用水总量不随水资源总量出现调整,出现水资源总量下降而用水量却大幅上升的现象;再者淮河流域工业用水效率近十年呈現出上升的趋势,而农业用水效率却没有明显提高的趋势;淮河流域劣五类水质河长占比逐年下降,但废污水入河量却处于上升趋势。

5.2主要建议

第一,开展集雨工程,加大流域水资源供给量。淮河流域降雨量常年波动较大且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夏季降雨量约占全国降雨量的40%,具有丰裕的雨水资源。雨水回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流域的暴雨径流量,缓解洪涝灾害的压力,还能提供流域内的绿化和灌溉用水以及路面和厕所冲洗用水。

第二,增加节水灌溉面积,提高流域农业用水效率。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增加农业节水灌溉面积能够有效减少流域两岸的农业用水。一方面科研增大节水灌溉的宣传度,普及农业节水灌溉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政府补贴的方式,提高农民使用节水农业设备的积极性。

第三,提高污水回用量,减少废污水入河量。淮河流域近几年废污水入河量逐年增长,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流域的污水排放量。首先政府应该严格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监督各企业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及污水排放达标率;其次,应该加大污水处理回用资金的投入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回用量。

第四,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非常规水源利用。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现象将直接制约流域两岸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尽快优化流域内的用水结构,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其次,流域两岸应该大力开展非常规水源工程建设,提高雨水收集以及海水淡化和直接利用等非常规水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增加流域内的水资源供给量。

参考文献:

[1]张磊.安徽省淮河流域用水效率评估及控制指标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2013.

[2]王玉红.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华中师范大学,2014.

[3]佟金萍.农业用水效率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农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14 (09).

基金项目:本文属于2016年安徽财经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淮河流域蚌埠段水污染及治理状况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1610378323),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淮河流域用水量流域
区域联动护流域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Nozzle喷嘴
建构流域跨界水环境污染协作治理机制
基于SWAT模型的淮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的水文响应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
安徽省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流域保护的制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