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痰咳不出,可能脾胃虚

2017-03-22彭永强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7年3期
关键词:水液有形营养物质

彭永强

在日常生活中,咳嗽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小病症,吐痰则是与咳嗽常相伴的的症状之一。同时,也有很多人咳嗽时,总感觉到嗓子里痒痒的,想要吐痰,却常常又咳不出来。这种情况往往导致人气急、心慌,身体和心理都非常难受。

脾是生痰之源

中医认为,有痰,尤其是有痰咳不出的情况,多和脾虚湿盛有关系。因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人的脾胃不好了,就容易内生痰湿。因此,有痰咳不出的根本原因还是脾胃不好。

在人体的内脏器官中,脾主要负有运化水液和营养物质的职能,是人体水液及营养代谢的中间环节。脾出现了问题,便不能正常运输营养物质养肺,水液代谢也会随之出现问题。这样一来,人的肺气久而久之就会变虚。

肺虚后一旦再受到外邪侵犯,肺通调水道的功效也会逐渐变弱,水液停聚于体内就成了“痰”。

痰有“有形”“无形”之分

中醫上将痰分为“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两种。所谓“有形之痰”,即是那些人眼能见的黏稠液体,多是表明肺部或是气管、呼吸道出了问题;“无形之痰”通常则是肉眼看不见的,容易被人忽视。“无形之痰”会随着气血的运行,在人体全身上下流窜,影响血脉经络和五脏六腑,因而对健康危害也更大。“无形之痰”一旦积聚在体内某个部位,就会引发相应的病症,中医经常根据这些病症来确定其存在。例如“无形之痰”积聚在胃部,会引起胃胀、恶心、呕吐;积聚在心脑,引发心神失常、精神错乱等。

痰盛脾虚可食疗

日常生活中,如果痰多以及出现有痰咳不出的现象,可以从日常饮食加以调节,注意保护脾胃。

平时多吃素食,少吃辛辣、油腻等对脾胃有损的食物,多吃补脾胃之物,譬如淮山药、薏米、赤小豆、豇豆、玉米等。由于食粥可以和胃、补脾、润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疗效更佳。

同时,平时应加强锻炼,注意保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等,对健脾祛痰大有益处。

猜你喜欢

水液有形营养物质
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 不断提升基层党的建设质量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背后七颠百病消
生鲜乳中营养物质的调控技术
试分析高中生物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关系
饮水
中医脾主运化水液理论与水通道蛋白的关系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