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现状分析与展望
2017-03-21,,,
,,,
1 智慧图书馆的背景
目前,很多图书馆把建设智慧图书馆写入了发展规划中。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图书馆走在了前列,上海、重庆、深圳等城市的公共图书馆也已经成为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典范,特别是2015 年4 月深圳盐田区图书馆顺利通过“图书馆智慧平台的研究与示范”项目的验收[1],更是将建设智慧图书馆的思维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我国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始于1989年,当时有学者提出以信息、知识、情报、智慧服务四化建设开发智力资源,是现代图书情报中心长期的战略任务[2];1998年,有学者提出主动服务、扩大智慧服务等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3];1999年提出了智慧型图书馆建筑方面的思考[4];2001年提出图书馆服务要正视竞争、重视成果,更需要智慧,从多方面论述了服务必须重视智慧的新理念[5];2010年有文献探讨了物联网的定义、特点,提出了智慧图书馆的概念、特征、基本要求、发展阶段,并阐述了智慧图书馆构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6]。
本文分析了国内关于智慧图书馆的热点及重点文献,对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参考。
2 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现状
2.1 智慧图书馆的发展
经中国知网、CBM数据库、万方数据库3种文献数据库的检索去重合并后筛选, 剔除无作者文献、新闻报道、期刊发文通知及与主题不相关的文献,最终得到智慧图书馆相关论文953篇。将数据输入Excel中,提取年代数据,发现文献发表的数量呈指数增长。增长方程式为y=0.2669e0.3056x。1989-2010年期间智慧图书馆领域研究发表文献数量增长趋势比较平缓,主要涉及到的文献有智慧服务及图书馆的智能建设;2010-2014年期间,智慧图书馆领域得到国内学者专家的较多关注,文献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2014-2017年期间,智慧图书馆领域的研究又有了一次新的飞跃,2017年达到峰值。按一般文献发展规律,智慧图书馆领域将进入稳定发展研究阶段。
2.2 高频关键词
高频关键词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一领域在某一时间段内的研究热点。将不同时间段内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然后把高频词汇通过数据库反查文献,以便反映智慧图书馆领域文献研究热点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对953篇论文进行分析后发现,智慧图书馆研究文献的热点总体变化不大,但在各个时间段内研究的侧重点有很大不同(表1)。
表1 不同时间段智慧图书馆领域论文高频关键词
从表1可以看出,1989-2009年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内容少,处于萌芽发展状态,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智能图书馆网络建设、RFID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在服务理念的转变中提到智慧服务。2010-2013年,智慧图书馆才正式发展,发表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智慧图书馆的软硬件的建设,基于RFID、物联网、感知、本体等技术的智慧图书馆构建,关于智慧图书馆馆馆员的以人为本的知识、智慧服务的研究。2014-2017年,智慧图书馆研究已经发展到了顶峰,说明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即将进入稳步发展期。
2014-2017年智慧图书馆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智慧图书馆的技术,即RFID、ZigBee、物联网、数据挖掘、中间件、云计算技术/平台、机器人等技术与图书馆的结合与应用研究,以及大数据应用/环境/分析、大数据知识服务、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挖掘、移动大数据的研究;二是智慧图书馆的用户服务(网络化信息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信息服务方式、移动信息服务、个性化推荐、个性化微服务)、知识服务、智慧服务(智慧服务模式、智慧服务平台及构建、智慧服务监管、智慧服务商店、智慧服务产业、智慧服务品质、智慧服务文化、个性化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服务创新、理念创新智慧图书馆馆员等的研究;三是基于Beacon、SoloMo、感知(情境感知、位置感知、信息感知、感知系统、感知图书馆)及信息技术与智慧图书馆结合和应用的研究;四是智慧图书馆研究热点的聚类分析等的趋势研究与智慧图书馆综述相关研究。
2.3 高被引文献
高被引文献一般都本领域较高质量的文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重要的研究方向和重要成果。选取被引文献频次大于60的文献12篇,其发表时间集中在2010-2013年。12篇文献总共包含参考文献57篇、总被引频次为1 636次、总下载频次为46 592次、篇均参考文献数量为4.75篇,篇均被引用频次为136.33次,篇均下载频次为3 882.67次,可以看出具有很高的引用率和利用率。12篇文献有6篇作者来自上海,说明上海的智慧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和空间建设高于其他城市。
12篇高被引论文涉及理论研究、技术研究以及新技术给图书馆员带来的服务核心观念的转变与图书馆转型发展的研究3个方面(表2)。
2.3.1 理论研究方面
学者认为,智慧图书馆应该是感知智慧化和数字图书馆服务智慧化的综合;王世伟于2011年论述了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主要特征以及智慧图书馆本质和智慧图书馆新模式的重要意义;2012年,他在《再论智慧图书馆》一文中提出,智慧图书馆是广泛互联(馆与馆、网与网、库与库、人与物之间的相联)、融合共享(三网、跨界、新旧和多样融合)的图书馆的观点,并形成了对《智慧图书馆三大特点的认识和概况》。他认为图书馆具有互联图书馆、高效图书馆、便利图书馆等三大特点。更有学者提出了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的构建等的研究内容[7]。
表2 高被引文献列表
2.3.2 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表2中序号3-8)
主要集中在物联网、SoLoMo、RFID技术与智慧图书馆的结合应用研究,以及创新的技术融合服务[8]。
2.3.3 非技术上的研究(表2中序号9-12)
主要包括新技术给图书馆馆员带来理念的转变-服务,从图书馆转型发展的角度对智慧图书馆对图书馆的服务、服务模式、服务理念进行阐述研究。如3.0视角下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9]。则从服务创新和智慧图书馆员的作用角度,指出智慧图书馆员应该具有的创新理念[10]。
3 讨论
我国智慧图书馆文献在2010年之后每年的发表数量剧增,2017年达到高峰,说明智慧图书馆即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的热点主题。
通过分析高频关键词及高被引用文献揭示的内容,发现智慧图书馆的相关研究文献增长迅速,主要集中在个性化的服务、大数据的挖掘与感知以及智能技术的实现的人工智能等方面。一是信息技术,如大数据、物联网、RFID、ZigBee、云计算技术/平台、人工智能、中间件、移动增强现实(AR)等技术已经实现;二是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如24小时图书馆——实现了智能自助借还,智能书架——图书自助存取、借阅和典藏,预约借书柜——图书自由时间取阅,图书自助分拣,机器人智能回答,以及新技术在空间建设上面的应用——实现了虚拟仿真实验室、创客空间、智慧教育空间、研讨室、大讲堂等;四是馆员的服务思维和服务模式有了新的转变,真正实现了用户需求驱动的个性化学科服务、知识服务、创新服务、大数据挖掘分析服务、智慧服务、深度情报服务等模式。
4 结语
智慧图书馆是一个智慧协同体和有机体,它有效地将资源、服务、技术、馆员和用户(五要素)集成在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为核心的智能技术的支撑下,通过智慧型馆员团队的组织,向高素质的用户提供发现式和感知化的按需服务。
在不久的将来,人脸识别技术、无人机配送图书等会应用于智慧图书馆中[11]。智慧图书馆将体现在设施环境、智能技术、资源建设、馆舍建设、馆员服务等多方面,探索中的智慧图书馆精彩纷呈、魅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