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点拨理解意象意蕴
2017-03-21叶志如
叶志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72-02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了解文中引用的古代诗句的含意.2.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把握诗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比较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作中的细微差别,提高诗歌赏析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养成良好的读诗习惯。教学重点:1.抓出主要信息,搞清层次关系,理解课文内容。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教学难点:从文章所阐述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教学方法:1.自读法。尽可能让学生自己仔细体会本文所辨析的“木叶”“树叶”“落木”的细微区别,教师适当点拨,由个别推及一般,使他们明白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2.探究阅读,让学生通过鉴赏实践,提高诗歌的解读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并让学生齐背贺知章的《咏柳》诗并板书: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请两名男生为大家朗诵李商隐的诗作《柳》及唐彦谦的《垂柳》诗并板书。
李商隐的《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唐彦谦的《垂柳》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种纤腰学不成。
三、导入:在我国诗歌中,“柳”是诗人喜欢吟咏的对象之一。在贺知章的《咏柳》诗中,表达的是对春光的赞美之情,充满喜悦。李商隐的《柳》表达的感情却是“已带斜阳”的自伤迟暮之情。唐彦谦的《垂柳》借柳来针砭时事。“楚王江畔无端种”表达诗人愤世嫉俗之情。同样是“柳”,诗人们赋予它不同的情感。“柳”在这里成了“意象”。说得更清楚更明白些,意象就是(板书)当诗人将一种客观的事物(如柳)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说“木叶”》。“木叶”也是古代诗人们钟爱的意象呢!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林庚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思的。
四、让学生用五分钟时间快速阅读全文。
五、理清文章脉络
1.让学生找出每段中心句或重要句子。学生一一找出。有些语段包含的语义较丰富。学生找出重要语句后,教师帮助概括。并阐明概括所用的语言规律。在概括段义过程中,学生有些字音读错,顺带讲文中的字词疏通。
2.整理脉络并让学生齐声说出。板书:
①诗中“木叶”引出话题,引题
②探寻多用“木叶”理由
③概念相同形象有别
④“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本身含有落叶因素
⑤⑥“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⑦“木叶”“树叶”一字千里小结
教师总结: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引题。第二部分为主体,说明“木叶”的形象关键在一个“木”字以及“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七自然段是小结。
文章所阐述的意象是同学们不太熟悉的“木叶”,作者却把它所蕴含的语义剖析得极为清楚,这与作者乃学者有极大关系。他知识渊博,笔力高超,在本文中采用了深入浅出的写法,让我们对作者所阐述的意象有较为深刻的印象。板书:深入浅出。
六、具体研读课文
1.思考下列问题,然后自由发言。(这五道题也是课后练习题一,可让学生看题并思考)不必板书。
①“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②“树叶”与“木叶”的潜在意味有什么异同?
③“落木”与“落叶”的意味有何不同?
④“木叶”与“落木”的意味又有何区别?
⑤“木”在形象上有哪些艺术特征?
2.让学生回答,学生积极反应,教师及时应对指导并明确答案。边讲边把答案简略化,以板书的形式出现,便于学生做笔记及记忆。
板书如下:①“木”与“树”:概念一致,意味不同。“木“:秋风叶落形成鲜明的形象。“树”:叶多有饱满的感情
②“树叶”与“木叶”“树叶”:“树”“叶”有繁密湿润之意。
“木叶”:“木”:舒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干燥“木叶”:暗示落叶的微黄、干燥、传递舒朗的清秋气息
③“落叶”与“落木”
“落叶”:春夏之交,饱含水分繁密的叶子
“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
不仅……而且……
3.加深记忆。让学生依据板书结合课文内容复述答案。
七、探究閱读
古代诗歌中,类似“木叶”的意象不胜枚举。例如:松竹梅兰草。请学生看课后练习二。研读王安石的《梅花》、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王安石的诗表现了梅花的高贵圣洁的传统文化精神。陆游的词表达的是一种无奈、凄凉的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清高品格。毛泽东的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高自赏的表露化为对梅花达观坚定和高贵纯洁的品格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八、全文总结:意象在古代诗人中被反复运用,有些意象,如松、莲、梅如今已经固定地带上了高洁的意趣。我们今天学习的“木叶”意象也带上了丰富的意蕴。
九、让学生回想有关意象的著名诗句,如马致远的《秋思》。学生齐背,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氛围作用。并让学生明白古诗文记诵对语文学科学习的重要性。
十、布置作业:收集有关意象的诗句,并理解其意蕴。
十一、板书设计:
(黑板左边)
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李商隐的《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唐彦谦的《垂柳》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种纤腰学不成。
(黑板中间)课文标题:说“木叶”(作者:林庚)
①诗中“木叶”引出话题,引题
②探寻多用“木叶”理由
③概念相同形象有别
④“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本身含有落叶因素
⑤⑥“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⑦“木叶”“树叶”一字千里小结
(黑板右边)
①“木”与“树”:概念一致,意味不同。“木“:秋风叶落形成鲜明的形象。
“树”:叶多有饱满的感情
②“树叶”与“木叶”“树叶”:“树”“叶”有繁密湿润之意。
“木叶”:“木”:舒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干燥
“木叶”:暗示落叶的微黄、干燥、传递舒朗的清秋气息
③“落叶”与“落木”
“落叶”:春夏之交,饱含水分繁密的叶子
“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
不仅……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