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实效性的探索

2017-03-21王伟昕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科学实验

王伟昕

科学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不断地探索、求真,最后得到一个真理。所以,实验在科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中存在:学生分工不合作,实验活动闹哄哄,不少学生不参与,或者动手不动脑,探究层次浅等问题,导致实验教学往往只流于形式,实验效果低。要达到让小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实验收获大量的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的教学效果,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最重要的策略。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实验呢?

一、明确实验教学的目的,充分做好实验前的教学准备

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备课,有效的设置实验流程和实验步骤,进行合理的实验教学安排,使得实验教学活动能够在合理的计划安排下有序地进行,教师要就相关的实验原理在实验前进行充分的梳理,这样才能让学生更为清晰地明白相关实验原理,才能为学生的实验操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在设计安排实验之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目的的重要性。在实验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实验教学整体设计、实验教学过程安排、实验教学方法选择,实验结论得出和应用等环节,尽可能地为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研究性学习提供可能。只有遵循实验教学目的的实验教学,才有切实提高科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可能。

例如教学《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一课中高锰酸钾溶解实验,这个实验观察目的有三: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搅拌后高锰酸钾的状态;高锰酸钾水溶液的状态。如果教师不能对这个实验的三个目的做到心中有数的话,往往会出现忽略了前两个阶段的观察,只注意到最后结果的现象。教师只有明确实验教学的目的,才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

二、巧用趣味实验,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作为教师,应该善于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去思考,去探索,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自己。相反,如果讲解缺乏感染力,方法陈旧老化、单一,都会使学生的探究兴趣转移甚至消逝。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生活经历以及知识结构的原因,他们感知事物的方式往往是从兴趣开始,思维也是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因此,在进行科学新课之前,教师能适时适当地运用富有趣味性的趣味实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成功引导他们主动地去观察,去猜测,去思考。例如,讲《磁铁的力量》之时,我用“小猫钓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当“小鱼”被钓上来之后,学生的兴趣高涨,各种各样的猜想都有。如老师用到了胶水,用到静电,用到了磁铁等。

三、演示实验要起到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是观察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教师必须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自己提出观察实验的方法,自己动手实验,通过观察实验活动,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敢于探求新知识的精神,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有序。

例如,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点燃酒精灯后火柴签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专门的废物杯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导线两端接头不是钩、叉时要注意导线在接线柱上的绕向应同螺母旋紧的方向一致等。所以在课堂实验教学中,优化教师演示实验,有利于提升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四、以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促进

班级授课制把讲解、答疑、练习统一于课堂中,具有整体性和可控性,但其弊端也非常明显。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单方面灌输的倾向严重。个人兴趣与特长不能被彻底发觉,最终导致人才的单一化和天赋的消退,不能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最大程度的培养。社会在飞速前进与发展,要求人们在集体中必须学会分工与合作,通过及时的沟通交流学习信息,以此互帮互助,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体现在合作学习模式中也是如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特定分组让学生研究具体问题。在课前,督促学生做好预习;学习时,指导每一位小组成员都参与到任务中来;学习后,通过小组提交最终的研究学习成果,让学生真正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识。这种做法的益处在于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它对机械化课堂模式的补充、对单一教学方法的影响,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无论是完成哪一种学习任务,合作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合作中,组员相互沟通,共同取得进步。

五、重视实验结论的归纳和应用

重视对实验结论的应用,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实验的意义,所以,在实验结束之后,让学生说说实验结论的应用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例如,在《液體之间的溶解现象》实验中,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了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但能溶解在洗洁精中,让学生主动地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可以怎样洗掉餐具上的油渍。真正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学好小学科学的关键。实践证明,构建有效的科学实验课堂,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也有利于在学生心中栽下科学的种子。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科学实验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做个怪怪长实验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