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探高效课堂之预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7-03-21黄张羽
黄张羽
【摘要】课堂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的主要阵地,学生的成长依赖的是每堂课的积累,预习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的重要前提,注重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努力实现有效的数学预习,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预习 一分为二 习惯培养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049-01
我校属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地处湘黔渝三省交界附近,坐落于319国道旁。在校学生近500人,是典型的民族地区的小规模学校,在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校有意识地把新课标所提倡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引进课堂,初步尝试以为导学案为载体的“先学后教,以学论教”的教学模式,力求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达到让学生“能學、想学、坚持学”的目标,从几年的课改实践来看,教师的教育理念有所更新,教学技巧有所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所转变,但不容讳言的是教学效果任不显著,课改仍步履蹒跚。如何在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的条件下,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说说我的看法。
一、预习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的重要前提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而预习就是要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知识,发现疑问,做到心中有数,为新一轮的学习而进行准备。有无良好的预习习惯是能否顺利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前提。即有效的教学是所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追求目标。来听我课的老师都知道,铃声一响,班上的学生不是唱歌做课前准备,学生们在做什么呢? 铃声响起,数学科代表就起读导学案里预习的知识点链接,一遍或两到三遍,直到老师进到教室为止。然后,学生们拿起老师发下来的小纸条埋头就做。一分为二的预习之一:小纸条主要参考上节课预习达标的导学案,紧扣教材,本节课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的链接,及一到二个上节课典型的例题的练习,通过日日清的检测方式进行检验,让学生既充分预习了本堂课的精髓要点,又通过练习达到复习上堂课的重点的目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快速的传交给本组的组长,比一比,那组交的最快?相应的得分也会最高。接着,学生们翻开书,类比导学案,做下节课的预习。3到5分钟后,整个教室里就听到叽叽喳喳的学生们读知识点、背公式等等的声音。在这段时间里,老师将今天要上课内容的通过U 盘复制在电脑桌面上,或将本堂课重要的例题板书在黑板或白板上。接下来老师以巡查的方式在教室旁边指导,计分上课的表现。有时间的话,再统计小组成员做对题目的得分。把刚才学生交上来的小纸条改分登记在记分栏里。整堂课都以小组竞赛的方式来进行。这样能够覆盖全体学生的“做”中学,就能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既发挥了学生作用,也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老师也能省心省力。
二、注重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更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的关键
作为一所常态化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善,学校80%以上应该住校的学生因为住宿条件不足,仅有40%到50%的学生能够住进寝室,近一半的学生必须下课后匆匆往家里赶,回到家又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孩子们到底有几个人会主动的复习和预习?孩子们的教育最常出现的“5+2=0”的现象,常常让学校的实际教育效果化为泡影。初中七到八门主科的学习,已经让学生的学习应接不暇,中午或下午的课余时间,除了抓紧时间完成各科作业,80%以上的学生预习根本无丛谈起。预习必须讲究方法和策略。一分为二的预习之二,就是针对留守孩子们这种情况变化而来,可以说是无奈之举。在一分为二的预习之一完成后,引导学生以精心设计的导学案为参照,注重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定理等基本的数学知识掌握。而这些一般情况下都会依颜色印刷来区分,大多也是下节课的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下节课定的目标和任务,慢慢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第二天的上课作好充分准备。这样就达到让所有学生都能独立自学。培养良好的预习的学习习惯。在实施过程中为了本组能达到先人一步,只有每个成员都认真预习,认真听讲,形成一种氛围。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制学生由他律逐渐走向自律,这样就达到监督和合作的目标。努力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打造高效实数学课堂。把自律意识变成了自觉行动,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知识,而是培养习惯;注重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更是关键之关键
三、努力实现有效的数学预习,是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保障
霍姆林斯基说:“你对问题思考得越深,记忆就越牢固”。深思才能更好的领会所学的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老师所讲的知识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分析和理解,将问题加深和拓展当然若能将疑难杂症作好标识,第二天带着问题去听课的听课效率必然是针对性的、高效的、而轻松的。想想我们是学生时,哪些老师的课堂是最受学生们的欢迎的?当然是那些巧设铺垫、引导学生自发的去探索问题,给学生有趣的教学情绪和气氛的老师!他们才会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极大的调动起来。例如在正负数的混合运算时,很多初学者被一会儿加一会儿减弄得晕头转向,有点无丛下手的困惑,在导学案里可以用一个生活小实践作类比。打比方:把“负数看作欠钱,把正数看作还钱,不够为负,多余为正,刚好为零,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引入一个“顺口溜”帮助他们理解“有理数意加减”,点拨学生们把-3+15-6+4用语言描述为:欠3元,欠6元一共欠9元,还了19元,多10元,结果为正,等于10,同时提出问题:有没有更好的顺口溜?(最好的顺口溜可以加10分),把握住学生和情感和思维动向,驱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学习效果自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有个学生上课时马上以银行卡来举例:“给你一张卡,正数是剩钱,负数是花钱,剩钱为正,花超为负,刚好为零,是否诚信,在于自己。”说实话,我觉得学生的“顺口溜”比我的好。将数学中的死知识变成自己对数学的思想得以升华!可以说,学生融入言语将数学运用到实践和情感和熏陶感染中,不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思想,更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总之,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必须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预习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预习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只有站在主动进攻位置的人才容易打胜仗,可见。抓住了预习,就抓住了高效课堂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