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非树鸟非鸟
2017-03-21李从员
李从员
《鸟的天堂》一文,是语文S版小学第八册第七组巴金先生写的一篇写景记叙文。
课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赞美鸟的天堂,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其中,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重点写大榕树的茂盛,为下文做铺垫;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重点描写百鸟欢腾的热闹景象,这两部分有着紧密的联系。写榕树茂盛为的是突出鸟多,写鸟多又为的是说明榕树的茂盛,这种写作意图,“树非树,鸟非鸟”的表现方法,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从而可以看出巴金老先生写作的高明之处,不愧为一代写作大师。
一、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表面上写树,其实树非树
描写大榕树时,表面上主要写榕树大和茂盛的特点,按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写。远看榕树,它的占地面积大,近看榕树,写榕树的茂盛和勃勃的生机。
这一部分的描写,我们再联系下文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株大榕树非常茂盛,里面肯定藏着许多鸟,并且那鸟的数量远比第二天早晨看到的鸟的数量还要多得多。第二天,作者看见许多鸟,但在早晨,鸟儿们都出行了,或是游荡,或是寻食,或是……鸟儿的数量肯定没有傍晚时候的多,因为,傍晚时,所有的鸟儿都休息了,停落在榕树上,所以,第一次经过的时候,鸟儿会更多。为什么鸟多反而看不见呢?试想,傍晚,鸟儿们都歇息了,只不过榕树太大了,太茂盛了,作者无法看到鸟,所以后文说,“是作者的眼睛骗了‘我”。仔细推敲,确实如此。这部分写榕树,实则写百鸟的理想栖息地,正因为有了这么一棵大榕树,鸟儿们才能在里面自由安全地休息,真是树非树,写树的茂盛,实际是写树里面有很多的鸟。
二、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表面上写鸟,其实鸟非鸟
在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主要写鸟儿的热闹景象。这部分表面上没有写大榕树,實则与榕树的关系重大,这些鸟儿能够快乐地成长,其前提条件是,有了这么一棵大榕树。联系上下文,再联系生活实际,也可以看出,这么多的鸟儿,只有在榕树茂盛的情况下,鸟儿才能自由地成长,进一步突出了榕树的茂盛,所以,写鸟实则是写榕树的茂盛,真是花非花,鸟非鸟。
可以说,作者以“鸟的天堂”为题,一语双关,鸟的天堂一是指大榕树,二是指鸟儿可以生活的自由理想环境,表面上看,两个部分是孤立的,实际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达到了树和鸟的融合,二者相得益彰,突出了“鸟的天堂”的优美景色、大自然的和谐画面。所以作者最后惊呼:“‘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