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烟台市开埠文化旅游的发展潜力与机遇

2017-03-21董莎莎赵祥庆�オオ�

中国经贸导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烟台市烟台旅游业

董莎莎++赵祥庆�オオ�

摘要:烟台市的发展是近现代中国开埠港口城市的一个缩影。如何将历史文化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创造出烟台旅游业新型的发展模式成为众多学者所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烟台开埠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优劣势和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依据分析,提出了针对烟台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烟台市开埠旅游潜力与机遇

烟台开埠在我国近代对外开放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烟台市对开埠文化的重视,相关企事业单位及高等院校开展了对烟台市开埠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及相关科研、教育的深入和普及,开埠文化得到了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其保护与利用问题更是成为热门话题。开埠文化为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产品设计、理念创新等方面为旅游业提供了发展的优势。

一、烟台市开埠文化旅游SWOT分析

(一)优势和劣势分析

1旅游资源存量丰富。“烟台山近代建筑群”为开埠文化的代表。目前在烟台山上保存完好的就有英、美、法、德、日、丹6个国家的27幢风格各异的欧式建筑,堪称近代建筑的艺术宝库。2006年5月“烟台山近代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烟台山近代建筑群作为一项较好的旅游产品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品牌决定了它是烟台开埠文化的代表,是烟台的形象和标志,也是城市的名片。

商业建筑群资源。烟台山周围以及东海滨区域,为外国人居住区、领事馆、别墅、洋行、商号、邮局、娱乐场所大多集中在此。东山、毓璜顶、大马路地带设置有教堂,民族工商企业不断增加,作坊、店铺、饭店、茶馆、文化娱乐场所等迅速发展,从朝阳街、大马路到北大街,以大庙为中心,形成繁华商业区。这些建筑群目前一部分已被发展为旅游景区,但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其旅游价值有待进一步深度挖掘。

近代轻工业资源。烟台开埠后,受西方经济影响,民族工业渐起,经过发展,成为中国近代轻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以纺织工业、电力工业、食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资源为旅游业提供了众多文化遗产,旧厂址和厂史可成为开埠旅游的吸引点。

2旅游市场具备良好游客基础。2010年烟台全年接待游客突破 3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00 亿元,2013年旅游接待总人数为5003万人次,海内外游客、旅游总收入分别达33187万人次、3312亿元,分别增长184%和212%。可见烟台市的旅游发展进入到持续稳定发展阶段,应着手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扩大旅游涉及领域。

虽然烟台开埠文化旅游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发展局限。

3旅游资源开拓不足。从旅游产品的角度来看,烟台开埠文化旅游产品层次与角度过于单一,基本集中在以广仁路和滨海路为中心的城市滨海观光、商务、购物旅游圈、以张裕酒文化博物馆为中心的葡萄酒文化旅游圈以及蓬莱阁等为重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度假旅游圈,旅游开发深度不足,对于老黄县历史文化、西炮台历史文化以及北极星钟表历史等能反映老烟台历程的内容并未深度重视与开发。

4旅游配套设施不足。目前,烟台现有的以开埠文化为中心的旅游景区数量较少,且公共场所旅游服务设施不够便捷、完备和人性化;旅游交通指引标志旅游指南分布范围较小,普及程度还不够;旅游热线的投诉与应急救助

等功能不够完善;数据更新不够及时,距离无障碍游览、智慧旅游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5旅游形象打造不足。烟台开埠文化旅游形象的传达力度不够,致使传播范围和深度有限,市场营销手段与方式简单,力度不足。烟台山融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于一体,可以说是最能代表烟台开埠历史的文化旅游景区,但其开发深度与广度还需进一步挖掘,宣传力度也应加强。

6铁路交通瓶颈制约。在旅游旺季,烟台铁路班次与档次都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求,铁路交通成为烟台市旅游业一大交通瓶径。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铁路资源短缺。烟台市每百平方公里拥有铁路里程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3%;每万人平均拥有铁路里程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02公里,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60%。二是运输效率低下。烟台市铁路时速仅为100公里,到济南的时间接近7个小时,到北京的时间接近15个小时。三是运能严重不足。2009年全市旅客运输量 311305万人次,其中铁路完成3395万人次,仅占1%,铁路交通已经成为目前制约烟台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二)机遇和威胁分析

1旅游产业整体发展强劲。2009 年,我国旅游业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26 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9675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1902 亿人次,收入1018369[JP]亿元人民币;旅游业总收入 129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13%。 面对发展如此强劲的旅游业,烟台作为胶东半岛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扩大旅游产品种类,将海洋旅游、文化旅游等多种有特色的旅游项目予以整合,增强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2旅游產业支柱作用得到体现。烟台文化旅游在迎接巨大机会的同时也将面临巨大的威胁。多年来,烟台对外推广的形象一直围绕“山海仙境”、“葡萄酒城”等来展开,而这种形象定位受到了周边沿海城市的激烈竞争挤压。烟台位于山东半岛的东部,距青岛180 公里,与大连隔海相望。烟台受制其中,线路编排上处于不利地位。虽然同样具有海滨优势,但是因为有周边几个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城市发展在先,其单纯“海”的形象不明显。大连、青岛、威海等先行者形象宣传和知名度屏蔽并“干扰”了旅游者对烟台的选择。

二、几点建议和对策

(一)塑造烟台开埠文化主题形象,实现形象定位差异化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要素,也是构成旅游地持续吸引力的重要源泉,一个城市旅游形象的树立必然要注重文化内涵深层次的挖掘。烟台应当塑造出体现烟台特点,特色鲜明的主题形象,类似于威海的“最适合人居” ,青岛早期的欧陆风情、现在的奥帆基地等等,实现城市形象的差异化。为丰富景区的开埠文化游,必须要进一步丰富展馆内容,增加系列项目,而这又需要增加投入,得到相关部门支持。

(二)整合开埠文化旅游资源,描绘烟台文化游大蓝图

烟台要积极探索景点景区整合、与城市捆绑式发展的路子,真正把烟台建设成为一个文化旅游城市,一个与文化旅游业有机整合的旅游城市。除此之外,还需要围绕开埠文化进行相应的城市建设。比如,自火车站、港口码头沿海边到烟台山修一条旅游通道,构筑旅游大交通;再比如,将百年老街朝阳街、海关街、阜民街等打造成旅游购物的特色街区等等。通过这些建设,将开埠文化由点及面丰富、整合起来,形成特色的文化肌理,与“海文化”组合,构建独具烟台特色的旅游形象。

(三)深挖文化旅游内涵,大力培植文化旅游名牌

尽管烟台市的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商品转化率却很低,文化旅游产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的精致程度也很低。如何把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品牌优势,是推动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此,烟台市的文化旅游业必须以打造知名品牌作为发展的当务之急。比如深挖开埠文化内涵,培育出一批能产生广泛影响的文化旅游品牌。并选择知名度高、有影响力、对烟台友好的境外文化中介机构进行合作,利用其营销网络,把烟台市的文化旅游产品尽可能多地推向国际市场,积极进行文化旅游交流和文化旅游贸易。

(四)建立行之有效的资金支持机制,推动文化旅游繁荣发展

应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对文化旅游业进行投资经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非国有经济参与文化旅游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国家认可的各种文化旅游企业和博物馆、艺术馆、艺术团体等。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各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园区,政府要给予积极支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创立“开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随着形势的发展,烟台开埠文化旅游的性质定位越来越清晰,发展的方向越来越明确。打造烟台开埠文化旅游品牌,不仅需要经济的发展,还要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增强文化吸引力,使游客通过游览烟台的碧海青山,满足其對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饮食文化、表演艺术的欣赏和探求,以此来强化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从而推动开埠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芳芳论烟台市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商业经济,2001(1):29—39

[2]曲洋烟台海洋文化旅游资源评价[J]中外企业家,2013(16):278

[3]梁兴英烟台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2(12):26—31

[4]刘玫浅论烟台的近代商业贸易[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5]高玉玲开埠后青岛城市建设与旅游业发端[J]旅游学刊,2006(2)[ZK)]

〔本文系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J14WG59)支持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董莎莎,烟台南山学院旅游管理系讲师。赵祥庆,南山旅游集团副总经理,南山旅游景区管委会主任。)

猜你喜欢

烟台市烟台旅游业
烟台市张格庄镇大樱桃生产流通现状及对策探讨
2021《镜观烟台》摄影四季大赛第一季度作品展示
2020《镜观烟台》摄影四季大赛第四季度作品展示
党旗高高飘扬
缅甸预计将于2020年第三季度重启国内旅游业
2020《镜观烟台》摄影四季大赛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三虎争粽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