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传播时代新闻话语创新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

2017-03-21彭湘蓉李明德

中州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创新模式意识形态

彭湘蓉++李明德

摘要:新闻话语权争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意识形态之争。一个社会的新闻话语传播是这个社会建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路径,也是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新闻话语通过建构社会成员的政治知识图式、内置框架引导大众舆论、沉淀为世代延续的受众心理结构三个步骤来完成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在移动传播时代,传统新闻话语叙事出现了“不适应性”,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功效和作用随之削弱,创新话语表达的内容、视角和风格,方可有效提高舆论引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完成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责任与使命。

关键词:意识形态;新闻话语;创新模式;移动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2-0162-05

新闻话语传播是一个社会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新闻话语不只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还是各社会权利团体争取‘意义解释权的意识形态战场。”①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引发了媒介传播生态和社会舆论格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新闻话语叙事的方式与内容遭遇了网络话语叙事的冲击,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功效和作用随之削弱。在信息全球化、社会思潮暗流涌动、意识形态工作遭遇空前挑战的大环境下,研究新闻话语的创新表达与有效传播,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全民动员自然成为时代发展的题中之义。

一、话语本质上是符号化于语言中的意识形态

话语是说话者或者写作者运用语言等符号表达个人思想情感或实现个人意图的口语或文本,要求说者和听者或者写作者和阅读者同处一个语境并能够彼此互动。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着直接的、无中介的关系,人们想要认识世界、人际交往、表达认知与情感,必须通过各种符号,尤其是话语符号。而话语并非是世界“镜像般的反映”,它是一种意义建构,即不同的话语代表着对世界不同的认知框架、理解方式和不同的价值观。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从语言学的范畴进行话语表层结构和语言特性分析,另一种则更多分析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建构、话语生成的社会环境和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因素。依据后者,话语本质上是符号化于语言中的意识形态,是对原初事实进行解释的工具和场所,话语意义的深处与纯粹的语言学财产毫无关系,它根植于人类劳动、社会生活与阶级斗争,并在这一实践性过程中生息繁衍②。

新闻话语是众多话语种类中的一种,是媒介组织运用语言等符号叙述与再现新闻事实的产物,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均可称为新闻话语。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和历史文化条件决定了新闻话语“说什么”“怎么说”以及“为什么说”,也即新闻话语的生成是由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所形成的物质条件决定的,并通过对各种事实的描述来反映这一

收稿日期:2017-01-0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15XKS030)。

作者简介:彭湘蓉,女,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西安710049),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西安710064)。

李明德,男,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710049)。

物质条件。媒介话语权争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意识形态之争,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新闻话语实则是代表着“价值、信仰或意见体系”的意识形态的展示,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体现。无论何种政治制度的国家,权威媒体的新闻话语都具有建构并维护着主流意识形态体系的功能,一个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与媒介传播的新闻话语有着难以割舍的互动关系。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本质上具有“喉舌”“耳目”的属性,承担着新闻传播、舆论引导和整合社会思想的职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观念和学说的理论体系,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传播活动的根本规律,确立了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价值规范。“媒体的本质就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认识不到这个基本而又残酷的现实就无法真正理解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③权威媒介组织的重要地位形成的关键,就在于它们通过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帮助政权体系实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统治,中外媒体概莫能外。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意识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它包括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和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等,是一定阶级或集团对特定社会关系反映后建立的,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本阶级或本集团的根本利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不仅是一种思想体系,更是一种信仰和价值体系,具有强大的制度维护功能,一旦主流意识形态遭遇危机,社会难免会陷入思想混乱、人心涣散的境地,“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亡”④。缺乏意识形态守护的国家和社会难以长治久安。“意识形态的制度维护功能实际上是一种政治合法性功能,意味着某种政治秩序越来越被人认可的价值,这种合法性是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思想心理基础。”⑤“政治秩序被认可”,也即政权体系所希望的政治知识、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仰等政治意识被内化于社会成员的心理结构中,并被世代延续。但这种政治自觉性并非与生俱来,需要长期教育与熏陶,新闻媒体的话语传播有效促成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新闻话语通过媒介传播,提供诠释事实的框架和模式,塑造社会共识,从而完成主流意识形态建构。有研究认为,虽然当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社会制度之间多有交流与合作,但意识形态的交锋从未停止,意识形态本身不但没有越来越“中性化”,反而更加政治化了,我们应努力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去引领和整合多元化的社会思想。⑥

二、新闻话语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三个步骤

首先,新闻话语的信息告知功能建构了社会成员的政治知识图式,这是新闻话语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第一步。在某一阶段,家庭和学校是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和知识传授的重要场所,但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和社会交往活动的日渐复杂化,这两个场所的制约力和影响力逐渐式微,人们需要一个更具开放性和号召力的教育方式,媒体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这个职责。无论是在传统的大众媒体时代,还是在基于网络技术而生的移动传播时代,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都具有强有力的文化传承和知识教育的社会功用。其中,新闻话语传播对于受众政治知识建构的作用更为明显,媒介通过报道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宣传政治主张和政治路线而传播政治知识。新闻话语接触频率高的人,政治知识获取程度就高,新闻话语接触频率低的人,政治知识获取程度就偏低,这就体现了新闻话语传播与政治知识建构之间的因果联系。当国家提出了新的执政理念、出台了新的发展政策或是新近发生了重大事件,新聞话语都是社会成员获取这些信息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渠道。符号将抽象的理念、价值和政策转化为具体的表象世界,从而被社会成员认知和了解,形成一定的知识图式。例如,近两年见诸报端的“一带一路”“两学一做”“反腐倡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掌握新闻话语权的人通常控制着意识形态的分配,新闻话语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建构社会成员合法的政治知识图式。

其次,新闻话语通过内嵌的叙事框架引导大众舆论,塑造社会共识,完成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第二步。如前所述,话语对世界并非“镜像般”的反映,它体现了一种看待世界的视角和态度,反映着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就意味着话语对社会不是被动地“反映”,而是主动地“建构”。媒介新闻话语内嵌“框架”和“视角”指引我们“看什么”和“怎么看”,继而影响我们“怎么想”和“怎么做”,在对言论和思想引导的过程中,新闻话语逐步在社会成员中建立起一套价值认同模式,塑造社会共识,完成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新闻话语的舆论引导作用具有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福祸”命运的重要地位,掌控舆论的话语权对政权体系的维护意义重大,让出舆论阵地,即意味着丢权的开始。⑦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调研了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3家中央新闻单位,提出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正面宣传,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是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这为新时期舆论引导工作指明了方向。

最后,新闻话语的价值旨归内化沉淀为受众心理的文化结构体系,世代延续,完成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第三步。媒介新闻话语持续性、长期性的传播与熏陶,使得特定的意识形态文化扎根在社会成员的心理结构之中,形成稳定的、具有传承性的理解世界的观念法则和文化结构体系,从而最终把社会成员建构成拥有某种意识形态的行为主体,并自觉从事这种意识形态所规范的社会实践。新闻话语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栖身和抗争的场所,决定了话语产物和话语形式在维系意识形态统治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⑧“意识形态统治并非只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专利,其实美国是最强调意识形态统治作用的,美国政治制度的设计就是完全根据意识形态精神完成的。”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历经数百年之久而不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權集团利用大众传媒把一整套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普及到了全社会,确保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⑩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2016年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他又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意识形态工作任重而道远,媒介平台的新闻话语传播在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移动传播时代网络新闻话语叙事的新特点

移动传播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传播生态的巨大变革,指的是传播方式突破了物理空间限制,从“固定”传播变为可“随时随地”传播。较之传统媒体时代和门户网站时代,移动传播时代话语表达更为自由便捷,信息获取更为广泛丰富,社会多元化思想生长的土壤更加“适宜”,致使权威媒体话语权进一步“去中心化”。信息获得和表达的平权化,使特定场域的官方话语、官方议题往往被口口相传的民间话语解构,民意表达空前释放,打破了主流意识形态自上而下的环境架构,民间舆论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分化着意识形态的官方话语权威。概而言之,移动传播时代网络空间新闻话语叙事的变化特点是,多元的叙事视角冲击了官方的单一视角,“喜闻乐见”的民间叙事风格冲击了官方严肃单调的叙事风格,正是这些变化使得传统新闻话语的“意义解释权”被稀释、被分化,舆论阵地逐渐被蚕食。

1.移动传播环境中新闻话语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

如前所述,话语的功能就是叙事,叙事是将“源事实”符号化的过程,话语符号化事实的过程,也是意义建构的过程。叙事视角是指叙述者观察事实的角度,也即诠释事实的切入点。从叙事视角来看,同一事件在不同的叙事视角观照下,会呈现不同的概貌和性质,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叙事视角本身就包含是非判断、明显或者隐蔽的主观倾向。有研究者指出,叙事视角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给受众提供一个有意义的有倾向的文本世界,因而视角一词本身就带有意识形态的属性。话语叙事的视角是意义建构的有效组成部分,视角差别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建构。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话语权高度集中,“把关人”理论决定着我们认知世界从何种角度进入,叙事视角是单一的,甚至是唯一的,因而新闻话语建构主流意识形态作用也是卓有成效的。但时下网络空间的话语传播蓬勃发展,多元的叙事主体必然带来变化多端的叙事视角,带来观点各异的“意义解释权”。以灾难新闻报道为例,传统的官方新闻叙事视角主要以抗震救灾为切入点,营造出的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舆论环境使受众更易对社会和执政者产生较高的认同感。而当叙事视角多元化时,也即视角从“金字塔”式变为“罗马圆形广场”式时,关于灾难事件的认知表达便会多视角、多声音,其中不乏质疑和猜忌的观点,甚至滋生流言和谣言,而流言和谣言必然会混淆视听、扰乱思想,这就是移动传播环境下新闻话语建构主流意识形态出现的新难点和新问题,这也促使我们要去积极思考如何从“不适应”转为“适应”。

2.网络中新闻话语叙事的风格发生了变化

从叙事风格上来看,移动传播时代的网络话语表达真正做到了“活泼通俗”,老百姓“喜闻乐见”,或者说“喜闻乐见”本身就是网络空间话语叙事的“原生态”风格,那些畅游在网络中的普通大众们既是话语生产者同时也是话语接受者,他们熟知网络话语表达的“内在规则”,深知“喜闻乐见”是话语能够在网络中流动传播的一个重要条件。深奥道理通俗表达,才更容易被公众接受。而传统新闻话语建构意识形态的风格是“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空洞呆板的叙述形式,表达方式缺乏亲和力”。新闻话语建构意识形态的第一步就是信息告知,如果信息不能被有效接收,又如何谈第二步的价值认同和第三步的心理沉淀。当“喜闻乐见”遇到“严肃正统”时,接纳率难免会偏向前者。所以,传统严肃单调的叙事风格被“接地气”的民间叙事风格冲击是移动传播时代新闻话语叙事的变化特点。技术发展的进程不可逆转,当舆论格局的变化引发现实危机时,我们唯有积极调适以应对外界环境变化,重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动权与控制权。

四、移动传播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的

新闻话语创新表达2016年2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创新表达也是传播力》的文章,指出在移动互联时代,新闻舆论态势则近乎游乐场,受众可以随兴趣任意选择内容和场景,要想在舆论引导中制胜,只有创新新闻作品的理念、内容、体裁和形式,提高媒体对受众的“黏度”,“非创新表达不足以争取认同,不赢得认同则不足以引领导向,凝聚共识”。这就说明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再继续使用陈旧的传播理念和表达方法将难以抓住受众的心,他们会“移情别恋”。

1.新闻话语叙事的视角创新——“多元视角”替代“单一视角”

单一视角是指叙述主体仅从某一个角度叙述事件,这便会在话语表达中留存一些未知的空白,并会引发其他人对空白的猜测,单一视角叙事因缺乏多视角的体验性感受,难以引起其他叙事主体的共鸣与认同。多元视角是指有若干个叙述主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并且这些角度在动态中组合,互相补充以达到对事件全方面的描述。网络时代新闻事件的多元视角叙事已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常态。“人人面前都有麦克风”,这个已被用得有些俗套的比喻,却生动又深刻地点明了这个时代“人人都有话语权”的真相,这就意味着新闻事件的传播与观点的表达将是“众口莫一”。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的新闻话语叙事应采用多视角,进行多方位的表达,这种多层次的叙述方式正适应了“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态势。

以“侠客岛”为例,侠客岛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微信公众号,自创办起以平民化的视角解局海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站在“老百姓”的“高度”,常常以一个“群众”的口吻解说评论国内外的风云人物和热点事件,云谲波诡的时局变幻在他们笔下变得通俗易懂又深刻犀利,因而“吸粉”无数。当然我们都很清楚“侠客岛”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它的“非官方视角”成功地完成了它的“官方身份”所承担的言论引导和思想整合的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工作。這是一个网络时代通过叙事视角的转化从而提升传播力的成功案例。

2.新闻话语叙事的风格创新——“多样丰富性”替代“单调枯燥性”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有92.5%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由此可见,移动终端上信息获取与发送已成为人们新闻消费与生产的主要方式。“90后”“千禧一代”甚至包括“85后”,这些年龄群体的社会成员媒体接触基本上是在手机上完成的,很多人了解新闻时事通过手机,社会舆论相当程度上先在手机上生成。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移动终端阅读的兴起,报刊的发行与广告、电视与广播的开机率遭遇“断崖式”下跌,传统媒体的市场占有率和传播力在日渐衰退。当网络空间成为人们“关注力”的聚集地、社会舆论的主要承载地时,使用网络上“通行”的叙事风格来进行话语表达自然成为建构主流意识形态工作中需要积极“适应”的。受众在哪里,用户在哪里,新闻话语宣传的触角就应伸向哪里。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才能充分发挥新闻作品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以人民日报社微信公号“侠客岛”为例,其推送有《别怕,山姆大叔只是傲娇了》《普通人还有机会当富二代他爹吗》《香港,我该爱你还是恨你》《TPP怎么破?中国老祖宗早有答案了》等文章,这些文章的题目活泼风趣、通俗易懂,是老百姓爱看好记的大白话。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的多风格话语叙事可形成强大的新闻传播合力,有效完成移动传播时代新闻话语建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与使命。

3.新闻话语叙事的词语创新——“新概念”替代“旧表述”

话语是由一个个词、短语、句子和段落连缀而成的,体现了说话者在具体语境中的意图表达。作为新闻话语的基本构成单位,词语的不同选择与表述对于受众理解信息具有不同的功效。语言就像河流,在漫长的人类文明中处在不断变动的状态中,词语具有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富有时代气息。网络时代词语不断翻新、变化很快,新闻话语叙事应选择体现时代特色的词语,用不落窠臼的概念和范畴进行新闻事实陈述。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谈到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时,指出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陈旧的表述很难再吸引人们的关注,不入耳焉能入心。在表述新闻舆论思想时,习近平总书记用新鲜生动的说法,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如将西方反华势力利用网络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表述成试图利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来“扳倒中国”,将对互联网依法进行整治表述成“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创新表达的魅力在于,它总用不一样的烟火,为天空装点斑斓。”只有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方能有效提高舆论引导观点和意图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众声纷纭”的网络时代,这样的词语创新表达可以成为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功效的“神助攻”。

注释

①②⑧曾庆香:《新闻叙事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第200、4、126、127页。③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00页。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0页。⑤张骥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若干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4页。⑥王永贵:《马克思主义视阈中意识形态的内涵和功能阐释》,《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⑦刘明:《大众传媒与政权更迭》,《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⑨谢岳:《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2页。⑩彭湘蓉:《大众传媒在政治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当代传播》2006年第6期。《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光明日报》2013年8月21日。《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人民日报》2016年2月20日。喻国明、马慧:《互联网时代的新权利范式:关系赋权》,《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10期。高如、李明德:《应对新兴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业的挑战——学习习近平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论述》,《毛泽东邓小平思想研究》2015年第11期。黄传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第91页。李斌:《创新表达也是传播力》,《人民日报》2016年2月24日。丁柏铨:《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思想特色浅探》,《新闻与写作》2015年第11期。

责任编辑:沐紫

News Discourse Innovation and Mainstream Ideology Construc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Era

Peng XiangrongLi Mingde

Abstract:The struggle for news discourse right has another struggle of ideology behind. The social spread of news discourse is an important path for it to construct national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maintaining mainstream ideology. By guiding public opinion through constructing political knowledge schemata and built-in structure for social members, the mental structure of audiences has been continued for generations, which completed the construction of mainstream ideology.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era, the traditional news discourse narrative showed "inadaptability", which reduced the function and effect of constructing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innovated the concept, perspective and style of discourse expression. As a result, the power for media to guide opinions and intentions will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for a stronger spread and impact, so as to practice the responsibility and duty of constructing socialist ideology.

Key words:ideology; news discourse; innovative mode; mobile spread

中州學刊2017年第2期论国家领导人形象的柔性传播2017年2月中 州 学 刊Feb.,2017

第2期(总第242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No.2

猜你喜欢

创新模式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