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的知识教学转型
2017-03-21陈艳
陈艳
课程改革“再出发”的关键点之一在于转变知识观,处理好学科知识教学与素养培育之间的关系。传统课堂给人的印象就是“讲条条、背条条”,学生课堂上漠然应对,课下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学难致用,考后即忘。传统课堂“以知识为本”,老师为知识而教,老师关心的是“规定的知识是否教了”“应当教到什么程度”;学生为知识而“背”,关注的是“书上的知识是否背了”“应当背到什么程度”。
作为一名高中政治课教师,我时常在思考,课堂教学仅仅教“知识”吗?除了“讲”,还可以怎么“教”?除了“背”,还可以怎样学?
不为知识而教,不等于知识无用,知识与素养可以彼此成就
“条条”是学科知识通俗的称谓。教学以“知识为本”是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粗加工”“大规模”“高效”“乏创造”时代特征在教育上的反映。
现代教育回归“以人为本”,强調教育培育适应未来时代要求的人。列维(Frank Levy)和莫奈(Richard Murnane)分析未来信息时代“主要由常规认知工作和常规手工劳动所构成的工作,此类劳动的份额正日益下降,因为此类任务最容易通过编程让计算机去做。国家日益增长的劳动力比例则是那些强调专家思维或复杂交往的工作,此类任务计算机不能做”。因此未来信息时代培养的人,要具有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高级能力与品格,这就是“素养”。
“素养”是对农业和工业时代“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发展与超越,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复杂交往能力。通俗地说,素养就是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都忘得差不多后而剩下来的东西。
为素养而教,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界的共识。我国也把为素养而教作为课程改革深化的破题之作。2014年,教育部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不为知识而教,要为素养而教!这是一个关键性的方向问题。我们不能只重视学科知识的教学而不顾及对学生进行素养培育,素养培育是一个统率性的教育目标。但不为知识而教,不等于知识无用。我们不可能端着空架子对学生进行漫无边际的素养培育。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知识应该是一种培育素养的手段与载体。我们应该用核心素养的培育去引领学科知识教学的设计、展开和评价,以充分彰显各学科知识教学独特的育人功能,把学科“教学”真正升华为具有学科特色、体现学科本质魅力的学科“教育”。而学生素养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所以,素养和知识是可以彼此成就的。只有正确理解了知识与素养的关系,我们才不至于一直走老路或穿着新鞋走老路(比如“虚假探究”“虚假合作”之类)。
例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不是为了思想政治理论的完备而教,而是以培育思想政治素养为主旨,基于学生社会化成长的需要而教。老师要教的不仅仅是“条条”,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在学生哪怕是忘了“条条”之后,还会留下“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终身受用的公民意识和核心素养。
那么,素养导向下的知识教学,应该是怎样的呢?
除了“讲”,还可以怎么“教”?
传统课堂老师的“讲”,是为了学生掌握知识而进行,即记忆知识,运用知识解题,以求达到可背诵、会解题、能考试的目的。这是一种带有强制灌输为主的“讲”,能力目标被窄化为运用知识回答书面问题的应试技巧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则是贴标签而已。
素养导向下的教学,一切以素养培育为统领,即讲知识也是为素养培育服务的。学科知识要转化为人的素养,即需要实现“三维目标”在学生身上的统一。因此,教师心目中不能仅有“知识”,而要目中有“人”,让学生思维动起来,加入非学科、非智力的“情感要素”,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没有这样的学习经历或者过程,学生的素养就难以形成。学科知识本身无法自然发酵为“人”的素养,只有让知识“活”起来,才能为素养的培育提供丰富养料。
策略一:从结果到过程,导而不教
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结果,是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或者思考的结果。而素养,是知识、方法和态度的统一,它需要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以学为主。这个过程是在探究学习中进入学生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体验学习中进入学生情感意志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自主学习中进入学生精神世界的过程。纯粹作为结果的知识,被教师强行讲解灌输,脱离了学生的智力活动,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不但是一件毫无乐趣甚至苦不堪言的事,而且因为没有过程、没有经历,不可能内化生成进入学生骨子里的素养。
也就是说,真正的素养,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所以,老师的任务是“导而不教”,是为学创造条件,提供典型、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适时地给予点拨和指导而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多种多样教学方式归根结底实质上只有一个目的:让学生动起来!它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动起来!
这种不是把知识当“结果”而是当“过程”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去探寻、去体验、去自主领悟的时间远远大于知识点讲授所需要的时间,教师应克服急功近利的倾向,为了学生的终身素养,放慢教育。
策略二:从静态到动态,活动探寻
如果说作为结果的知识是静态的,那么探索知识的过程(即活动)就是动态的。教师只有通过构建活动型的课程,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理论的旨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意、情感参与,才能让学生在感悟中内化成自己的价值取向。
这里所说的“活动”,是一种承载内容素养目标的基本方式。社会实践是活动,课堂教学也是活动;强调知与行是活动,学而思也是活动;讲问题是活动,提问题也是活动;寻求结果是活动,享受过程也是活动。
例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构建活动型课程就是要把“高大上”的议题根据培育素养的目标要求,创造性地转化为“贴近学生、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活动,使“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内容化”。比如,在《经济与生活》的教学中,教师不是直接将“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直接硬灌给学生,而是设计了“iPone7的拍卖活动”,让学生根据不同价格下iPone7手机的需求不同去归纳和体会这一经济学道理。
策略三:从客观到主观,自主建构
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过度强调知识的“客观真理性”,使得教师教学呈现“讲授主义倾向”,学生学习是被动输入式,师生被剥夺了创造的权利和机会。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人类主观意识与客观世界互相作用的产物,而不是独立于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事物,不能够单纯通过教师的讲授而“传递”给学生。学习者是在自己原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去自主建构知识的。每个人对事物的认知会因为之前的经验和认知结构不同而有所差异,学习是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教学就是基于经验、改组经验、提升经验。
因此,教師教学要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与他人协作、交流,实现意义建构。知识因自主建构而内化成学生素养。例如,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教学中,教师创设了“过河”这一情境,并引导学生思考“不知深浅怎么过”与“不过怎么知深浅”这一两难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讨论,改组了自己的经验、提升了经验,获得了认识论知识、辩证思维及勇于实践的勇气等素养。
素养导向下的知识教学,要从结果到过程,学出素养;从静态到动态,动出素养;从客观到主观,悟出素养。
除了“背”,还可以怎样“学”?
很显然,死记硬背的被动接受式学习阻碍了素养发展。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应上文的素养教学策略,要让知识成为培育学生素养的沃土,就应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策略一:深度学习
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能深度把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其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并能将知识与技能迁移、运用在真实情境中去解决问题的学习。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素养。哲学家李泽厚说:“学科不是‘客观真理的化身,而是被不断探究、不断理解的问题。”学科即是“问题”,学习就是“研究”,在问题情境之下,学生的独立探究、自主创新、问题解决的精神和能力将得到很好培育。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需要聚焦教学重点或者教学难点,把课题变成问题,设计主问题,让之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成为教学主线索,这是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设计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是深层次课堂思维活动的引爆点,关系整个课堂的活动指向,关系学生思维品质的培育。一般来说,要培育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问题就要指向知识的易混点,有时甚至是故意设置思维陷阱;要培育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就要设计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要培育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就要设计“不合理”问题,即设计出与权威理解具有“认知冲突”或者“逻辑矛盾”的问题;要培育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就要设计连环式问题,即在逻辑线索上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除了主问题外,课堂的其他问题往往要根据课堂生成随机引导。
策略二:非认知学习
研究表明,“非认知技能”包括“人际技能”(interpersonal skills)(如复杂交往、社会技能、团队工作、文化敏感性、处理差异等)、“个人技能”(intrapersonal skills)(如自我管理、时间管理、自主性、适应性、执行力等)。“非认知学习”属于社会—情感性学习,它与各种认知性学习紧密相连,但性质不同。对许多学生而言,“非认知技能”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术性技能相比,更预示着长久发展。例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常见的辩论、讨论等活动中,学生通过师生、生生的人际互动和协作,沟通交流、人际尊重的能力和精神会得到培养。
策略三:跨学科主题学习
超越学科界限,结合个人、社会和学科的需要,生成探究主题,围绕主题进行探究学习。如高中政治课与文科综合的其他两门学科(历史、地理)一起,就“一带一路”问题引导学生做主题讨论分析,在全球化视野下,用辩证的思维和历史的思维独立思考,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对“一带一路”建设中遇到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做出理性判断和选择,用“跨界”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后课改时代,“为素养培育而教学”意味着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素养培育的关系,让知识和素养彼此成就,尤其是要让知识成为素养培育的沃土。这就必然要求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转变。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