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枫叶之国重温白求恩精神

2017-03-21高峰

华人时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蒙特利尔白求恩温哥华

高峰

我来到加拿大,本意仅仅是旅游,而且是自费,没有任何的政治义务,首先想到的偏偏是白求恩。当一种信仰或一种精神灌注到人的灵魂深处以后,是不会轻易改变的。白求恩对于我,对于我们这代人,就是一种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温哥华是白求恩去中国抗日的出发地,1938年春天,他从这里上船,飘洋万里,借道香港投身于中国的抗日洪流,从此再也没能回到故乡。

在加拿大的9天时间里,我从温哥华向东,沿途经过白求恩工作的地方蒙特利尔,再到他上大学的城市多伦多,直至他的出生地安大略的湖滨。既定的行程安排与白求恩无关,但这条线路正是白求恩的成长之路,也是他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道路。沿着这条线路,我一次又一次走近白求恩。

走出蒙特利尔的机场,上了地接导游的中巴,很快就驶进了市中心。转过一个街巷,眼前一亮,我看到了一尊汉白玉雕像。从轮廓看,那尊雕像显然就是白求恩,他的形象特鲜明,中国人家喻户晓。导游证实了我的判断,那就是白求恩,他耸立的地方名为“白求恩广场”。我切实地意识到,我来到了白求恩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白求恩曾在这里生活、工作了8年,也是他职业生涯的最重要阶段。他先在麦吉尔大学和维多利亚医院当助手,后为圣心医院的肺部手术主刀,曾两次当选为美洲胸外科医生协会的执委。他对医学、医术精益求精,设计了多种新型医疗仪器,直到现在,外科医生还在使用他发明的“白求恩肋剪”。最有意义的是,他开办了一家免费诊所,专为贫民和失业工人服务,并亲自发起建立了加拿大第一个保障人民健康的社会化医疗团体。怀着医学应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梦想,他于1935年加入加共,第二年毅然加入志愿者队伍,赴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战斗。

白求恩从西班牙回到蒙特利尔不久,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受加拿大共产党派遣,白求恩再一次远渡重洋,奔赴反法西斯的最前线。踏上中国的土地以后,他在武汉见到的第一位中共领导人是周恩来,并由周恩来派专人护送到延安,第二天就见到了中共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他不愿留在延安,执意要去前线,因为他来中国的任务只有一个———更有效地挽救战士的生命,更及时地减轻伤员的痛苦。很快,白求恩的名字传遍了太行山区,“白求恩和我们在一起”也成了八路军战士的特殊信念。

亲临中国的抗日前线,生活很苦,工作很累,生命很危险,但白求恩非常快乐。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倾吐了自己的心声:“我的确非常疲倦,但长期以来未像现在这样愉快……因为人们需要我。”

以别人的需要为乐,而毫无利己之心,这既是一种超民族、超阶级的大爱,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信仰。2014年5月30日白求恩逝世75周年前夕,由加拿大雕塑家裴大卫设计白求恩铜像,安放在了多伦多大学医学院门前。铜像底座镌刻着这样的铭文:“我感到满足,我正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看看我的财富由什么构成:首先,我有重要的工作,完全占据每一分钟的时间……人们需要我。”

白求恩的精神追求很平凡,却又非常伟大!一个能把个人一切直至生命奉献给“人们的需要”的人,“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這就是白求恩,也是白求恩留给我们的精神。白求恩已经成为他的故乡人民的骄傲。从温哥华到蒙特利尔,从安大略到多伦多,我深切地感受到,加拿大人对白求恩的敬仰与怀念,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从白求恩的身上,我真正明白了,一个人,只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会受到人们的尊敬与爱戴。

1972年,白求恩荣获“加拿大历史名人”的称号。1973年,加拿大政府收购并修葺了安大略湖边白求恩出生的房子,作为白求恩纪念馆对外开放,1996年这里还被列为加拿大国家历史名胜。2014年,多伦多市政府将白求恩在市区内的故居列为文化遗产予以保护,并将白求恩去世的11月12日确定为该市的“白求恩日”。

离开多伦多的时候,我告诉当地导游,在中国,白求恩依然是深受全民爱戴的国际友人。在“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网络评选活动中,白求恩得票最高,他曾经感动了中国,今天仍然活在中国人民心中,而且,中国人民永远都会记住他。

(责编 孙礼勇)

猜你喜欢

蒙特利尔白求恩温哥华
多元文化中的蒙特利尔味道
封二:English Corner·英语角
语文阅读教学正方向:“教”“练”“考”统一——以《纪念白求恩》例
《刀背藏身》获蒙特利尔电影节艺术贡献奖
蒙特利尔植物园
用白求恩精神培养白求恩式的医学人才
异域见闻
白求恩纪念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