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地位”重在实质而非头衔
2017-03-21于德清
于德清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已经15年了,然而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仍未有效破解。
“市场经济地位”的来龙去脉
所谓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源于2001年中国加入WTO时签订的《入世议定书》第15条规定:“在针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时,并不自动采用中国产品国内价格作比对价格,而是选择第三国产品价格,即替代国价格作比对价格,这种待遇保持15年。”这可以说是为中国“量身定制”的特殊条款,本来就有悖于WTO的原则和宗旨。不过,中国当时为了尽快入世而作了一定的让步。
自那以后,“第15条”一直是中国与他国发生贸易纠纷时的“阿喀琉斯之踵”。因为中国出口商品的所谓“替代国(通常是土耳其、墨西哥之类)价格”往往要远高于中国国内价格,这就经常使出口企业吃哑巴亏。WTO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2014年间以中国为对象的反倾销措施达到638项,数量高达全球的27%。欧盟目前有效的73项反倾销措施中有56项针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问题还不止于此,也许是当初双方为了更容易达成共识,“第15条”中一开始就嵌入了模糊的定义,在文字陈述上将“市场经济地位”概念和“替代国”说法分开,这就混淆了国内立法和国际条约的界限,为后来的纷争埋下了伏笔。实际上,WTO官方话语中从来就不存在所谓“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这纯粹是各国对他国的判断,没有公认的标准。
本来到了2016年末,按照中方的理解,WTO所有成员国今后都应根据“第15条”的规定调整各自的政策,即中方历来所持的“自动获得论”。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仍持“国内决定论”,认为其自身立法或政治决定是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准绳,而这又势必影响到反倾销的具体实施。据它们的标准,中国仍是一个“非市场经济国家”。
近来,中国实际上已放弃了要求西方国家自动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而只是要求它们切实履行“第15条”,认为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作为与中国发生最多贸易纠纷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欧盟最先在这个问题上对中国发难,但也最希望与中国达成折中解决方案。按照2016年5月欧洲议会通过的一项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决议,欧盟可对被发现“低于市场价格”的中国产品开征更多报复性关税。围绕这件事,欧盟内部也有不同声音。英国是中国最坚定的支持者,意大利坚决反对赋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而德国总理默克尔则表示,她“在原则上”支持给予中国这一地位。不过她同时也认为,中国为获得这一地位,仍有不少工作要做。欧盟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则倾向于有条件地认同中国方面对WTO协议的解释。
对此,美国持坚决反对态度。华盛顿曾明确警告布鲁塞尔,不要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认为这无异于“单方面解除”欧洲对中国的贸易防御。2016年7月,美国政府首次就这个问题表态时就坚称,中国尚未作出足够努力来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特别是在钢铁和铝等产能过剩的行业方面。按照美国的观点,中国的市场改革没有达到许多成员国在中国加入WTO时的预期,中国许多行业存在着无处不在的政府干预。紧跟美国的日本政府其后也给出了类似的解释。
总的来说,多年来频繁与中国发生贸易纠纷的欧盟、美国,都不希望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相反,作为一个以奉行保护主义政策闻名、自身经常因此遭到炮轰的国家,日本在反对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上表现得最为高调。但实际上,它与中国并没有太多贸易矛盾,在过去10年里,日本仅对中国出口商品提起过3次争端诉讼。因此许多人认为,日本对西方盟国亦步亦趋的初衷不是因为经贸,而是因为政治,尤其是美国已进入“特朗普时代”。
长远看,美、欧、日拒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将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而且,这种后果主要不是经济上的,而是政治上的。
关键是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
前段时间我与一位做外贸生意的上海民营老板共进晚餐时,他愤慨地说起这件事:“西方国家如此出尔反尔、背信弃义,让我们中国人今后如何能够相信它们?”由此可见,这一次西方联手撕毁与中国的WTO条约,得罪的是中国民营企业主们——众所周知,中国的出口主要是由民营企业实现的。虽然他们数量不多,但却是中国最具自由市场理念和最乐于接受西方事物的群体。当他们也变得充满反美和反西方情绪时,整个西方都应该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得不偿失。如果中美两国不能就此事达成妥协,就有可能对WTO和全球贸易体系造成系统性的重大冲击。未来一旦双方打响贸易战,无疑将对全球贸易和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构成巨大伤害。
眼下,由于各种反西方的阴谋论在国内舆论中甚嚣尘上,许多国人会不假思索地将WTO视为一个由西方国家把持和操控的傀儡和工具。然而,这样的看法未免过于简单,WTO的独立性是不容置疑的。平心而论,西方政客们也有难言的苦衷。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不景气已导致西方社会中的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情绪高涨,2016年英国退欧公投、美国大选以及不久前意大利修宪公投出现的令人大跌眼镜的结果,都是这种情绪的集体宣泄。西方主流政治目前正承受着二战以来最严峻的反全球化和反体制挑战,在西方的制度下,政治家是很难逆民意而行的。
而站在中国自身的角度看,我们仍有必要清醒地看到,在当下这样一个全球化陷于停滞甚至逆转的关键时刻,以更积极的姿态在下一阶段的经济贸易自由化中发挥引领作用,不仅是许多国家在目前这样一个“真空期”里对中国的期待,且对于中國自身也是有莫大好处的,虽然这会要求我们付出更多,看起来甚至会吃些亏。但执着于一时一事之小利,往往会让我们错失大好机会,以至于满盘皆输。
正如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所言,入世这些年来是中国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中国迅速崛起的速度不要说外国人,就连我们自己也没有预料到。原因就在于,中国加入WTO推动了国内的全面改革,这是比出口更多商品、吸引更多外资本身更重要的。
这15年来,世界贸易规则不仅提高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透明度,也推动了政府的阳光运作,加强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联系,在推动中国体制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是用对外开放来倒逼对内改革的明显成效。
事实上,现在再回头看,更大程度的开放并没有造成当年许多人担忧的灭顶之灾。在绝大多数领域,由于来自国内、国际的更为充分和自由的竞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中国企业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性大公司。相反,真正羸弱不堪的恰恰是那些至今仍然龟缩于政府行政垄断保护伞之下的产业和企业。
因此,站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如果要做一个总结的话,我们应该说:无论未来会怎样,中国经济以市场化和自由化为导向的改革必须稳步推进,这不是别人对我们的要求,而是我们自身发展进步的要求。如果市场化改革不进反退,中国将很难肩负起引领新一轮全球化的使命,不仅如此,以中国目前的体量,那样的倒退将是全世界的灾难。至于西方国家承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我始终认为,相比于中国自身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以及下一步全球化的深刻变革,这并不是一件多么重要以至于值得火冒三丈的事情。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