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乙肝 母婴阻断更受重视

2017-03-21李杰

大众医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乙肝疫苗乙肝病毒乙肝

专家简介

李杰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原生物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产科感染和肝病专业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委、乙型肝炎学组副组长。长期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分子病毒学、分子流行病学等领域的研究,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乙肝病毒的病原学、分子病毒学、预防及流行病学。

乙肝病毒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及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生期,大多在分娩时新生儿因接触HBsAg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而被感染。据报道,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HBsAg阳性、HBeAg阴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在围产期被感染的危险性为5%~20%,HBsAg和HBeAg均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在围产期被感染的危险性可达70%~90%。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后,90%可形成慢性感染状态,成年后易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

切断母婴传播,从被动免疫到主被动联合免疫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最有效的措施。我国在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并于2002年正式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规定所有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并按照0-1-6程序完成全程免疫,同时大力推行系列措施,提高首针接种及时率及全程免疫覆盖率。随着我国以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为主的免疫策略的持续推进,我国儿童青少年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正持续下降。

我国第一代乙肝疫苗是血源性疫苗,1986 年正式批准上市。1992 年,我国自主研发的仓鼠卵细胞(CHO)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开始批量生产。1996 年,我国从美国默克公司引进酵母重组乙肝疫苗。1998 年6 月30 日,血源性乙肝疫苗停止生产,并于2000 年停止使用。2002年,我国大陆地区将乙肝疫苗完全纳入计划免疫,对所有新生儿接种5微克酵母重组乙肝疫苗或10 微克 CHO重组乙肝疫苗,按0-1-6月程序接种。

2010年,我国将新生儿酵母重组乙肝疫苗接种剂量提高至10 微克,并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孕妇HBsAg筛查,对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采用主被动联合免疫,即10微克酵母重组乙肝疫苗联合100 单位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该策略2012年覆盖至1176个县,2016年覆盖至全国范围。

孕期抗病毒治疗,可提高母婴阻断成功率

研究发现,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即使在24小时内及时进行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仍有3%~10%的新生儿阻断失败,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

多项研究显示,孕妇血清HBV DNA高载量是影响母婴阻断的最关键因素,HBV DNA水平较高(>106~107 IU/ml)孕妇所生的新生儿更易发生母婴传播。如果这部分孕妇在妊娠后期应用抗病毒药物,可使其产前血清中HBV DNA水平降低,从而显著提高新生儿的母婴阻断成功率。

尽管多项研究显示,抗病毒药物在阻断母婴传播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和近期安全性,但尚未见远期安全性的报道。此外,最佳HBV DNA治療阈值、产后最佳停药时间等,也尚待明确。今后,应开展更为严格的大规模多中心对照试验,不断积累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以明确其有效性及长期安全性,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获得收益。

猜你喜欢

乙肝疫苗乙肝病毒乙肝
乙肝知多少?——带您走出乙肝误区!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胡蝶飞:面对乙肝病毒,乙肝感染育龄期女性该怎么做?
接种乙肝疫苗致1例阿瑟反应的报告
乙肝妈妈:我该如何孕育一个健康宝宝?
选择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已经打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我哥这10年的悲欢离合乙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