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茶叶出口贸易优化路径的探析

2017-03-21周路�オオ�

中国经贸导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四川省四川茶叶

周路�オオ�

摘要:四川省是我国茶叶重要的生产省份之一,其茶叶种植面积、茶叶产值均处全国前列,然而四川省茶叶出口的数量、创汇收入却显示出较低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四川省茶叶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四川省茶叶出口的显著特点,进而分析影响茶叶出口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茶叶生产体系、质量安全标准和品牌建设三个方面阐述四川省茶叶出口贸易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四川省茶叶出口贸易质量农残优化路径

一、引言

四川省地处我国西南,气候温暖多湿,是我国茶叶重要生产地之一,也是人类饮茶、种茶、制茶的发源地,具有“蜀土茶称圣”的美誉。四川茶叶历来以数量大、品种多、质量优、声誉高而著称。2015年末全省茶园面积48155万亩,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502%;茶叶生产为总产量2597万吨,比2014年同期增长11%;全省茶叶生产总值达157亿元,比上一年的总产值增长了2077%;全省380多万茶农人均增超过400元。尽管四川省茶叶生产有较大增长,但是四川省茶葉绝大多数以半成品的方式销售到浙江、广东等省份,经过再次精加工后出口到国外,由四川省直接出口的茶叶数量相对较少。2010年四川省茶叶出口量是33662吨,仅占全国出口总量的011%。2015年四川全省出口茶叶数量为5525吨,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量325万吨的17%,茶叶出口创汇收入为2065万美元,占全国茶叶出口创汇总值138亿美元的149%。很明显四川省茶叶生产规模与茶叶出口的水平存在矛盾,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四川省茶叶持续、高效的发展。因此,探析四川省茶叶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是四川省茶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议题。

二、四川省茶叶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川茶叶历来是四川传统的重要出口商品,据史料记载茶马古道的茶叶主要来源于川蜀,从四川雅安出发,到达尼泊尔、印度等国家。近年10来四川茶叶产品的出口总量、茶产业结构及茶产品出口市场具有较为显著的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一)四川茶业产品出口贸易额呈稳定增长的态势,但是贸易规模总体较小

四川省从来就是我国茶叶产品出口的重要省份。2005年四川茶叶出口总量是30272吨,约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011%,占当年四川省茶叶生产的产量030%。同期茶叶出口创汇为1275万美元,仅占全国茶叶产品出口创汇329亿美元的387%。2010年四川省茶叶产品出口总量为33662吨,出口创汇为20867美元,虽然比2005年出口量有所增长,但是也只占当年全国茶叶产品出口总量的012%。2015年四川全省出口茶叶总量是5525吨,占同期全国茶叶出口总量325万吨的17%,同比增加了1328%。出口创汇总值是1743万美元,增长811%。概而言之,四川省茶叶产品出口呈现出由弱到强,又由盛到衰的多次演变过程,但茶叶产品的出口规模和价值都远低于浙江、广东、福建等茶叶出口大省,不足全国同期的1%。

(二)四川省茶叶产品出口以绿茶为主,其它茶叶产品的出口规模较小

四川省茶叶产品种类较多,不仅有绿茶、红茶、保健茶等产品,而且还有条形、针形等形状的茶产品及工艺茶,其中绿茶是四川省茶产业生产的主要产品,也是茶叶出口的拳头产品,特别最近几年茶叶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四川省绿茶出口量有所提高,其占四川省茶叶产品出口总量的70%以上。如2015年1—2月四川出口绿茶16562吨,占同期四川茶叶出口总量的997%。出口红茶54吨,占同期出口总量的03%。

(三)四川茶叶出口市场相对集中,新兴市场拓展速度较慢

2004年1—10月四川省向亚洲市场出口茶叶为87万美元,其占茶叶出口总值的比重高达905%,销售到日本的茶叶价值为84万美元,占同期四川向亚洲出口总值9655%。对非洲的摩洛哥出口价值为6万美元,对北美洲出口仅为2万美元,向欧盟出口茶叶创汇下降到1万美元,下降幅度为95%。很明显,2004年四川省茶叶产品主要出口到亚洲的日本市场。随着茶叶生产结构和国际茶叶市场的变化,四川省茶叶出口市场也呈现出明显变化,2015年四川省茶叶出口总量为5525吨,主要出口到俄罗斯和中国香港的两大市场,约占出口总量的60%以上。同时四川省茶叶产品也出口到乌兹别克斯坦、摩洛哥、日本、美国、加拿大、毛里塔尼亚、巴基斯坦、欧盟等10多个国家及地区。

三、四川茶叶出口贸易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四川省茶叶生产科技水平低,产品质量不能适应国外消费者新的需求

2015年末四川省茶园面为积48155万亩,50%以上由农户分散经营,种植水平、良种普及率均低于我国主要的产茶省份,是比较典型的小生产、大市场的经营态势。在茶叶生产中,茶树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步伐迟缓,无性系良种茶园、有机茶园占茶园的比率较低,茶叶生产及加工机械化程度不高,茶叶的施肥、施药是传统意义上操作流程,科学技术含量比较低,导致农药和肥料的种类及量与茶叶生产的特征不相符合,最终降低茶叶产品的质量水平。

四川省茶叶加工企业虽然对加工厂环境和加工机械设备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进,但是有些技术与配套的还不太成熟,茶叶产品的精深加工综合利用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初级产品在85%以上,精深加工产品仅为5%左右,茶叶产品的附加值开发力度不够。茶叶产业链延伸局限在一定范围,限制茶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也导致生产茶叶产品质量较低,不能满足高端茶叶市场的消费者。

(二)茶叶进口国绿色壁垒不断的提高,严重影响川茶出口数量的提升

[JP2]绿色壁垒是茶叶产品进口国家以保护人类健康、生态资源所制定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法律、法规及政策等,其主要是直接或间接限制甚至禁止茶叶产品贸易的进行。随着茶叶贸易自由化程度加深和茶叶消费者的保健意识日益增加,茶叶出口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愈加严格,检测项目多变,风险加剧,严重阻碍茶叶的出口。如欧盟2014对法规(EC)No396/2005进行了22次修订,2015年已经修订13次,对茶叶中农残限量要求超过470项,是国内20多倍。另外欧盟对其他污染物的关注及项目检测也呈增加之势,如2014年的唑虫酰胺、蒽醌,2015年提出的高[JP]氯酸盐等。日本在1992颁布法令规定茶叶中农残限量标准数为15项,到2007年日本修订了杀虫剂及兽药的残留标准,实施茶饮料原产地标识制度,用苛刻的条约严格限制中国茶叶的向日本出口。2014年日本突然增加对中国茶叶中茚虫威和氟虫腈的监控检测。在这种背景下,四川省出口到欧盟、日本等国家茶叶产品面临较大难度,出口成本加大,出口数量明显降低。2015年1-2月四川出口到欧盟茶叶为299吨,锐减73%。

(三)川茶品牌建设落后国际茶叶市场发展的需要,阻碍茶叶出口的规模增大

品牌可以综合反映企业产品质量、服务、信誉等内容,是企业产品和质量的保障,代表着企业的精神文化、形象和竞争力。四川茶叶经过十多年的品牌建设,目前已经有峨眉山的竹叶青、宜宾的川红和功夫红茶、蒙顶甘露、青城雪芽等品牌,在国内市场上具有很好的声誉,但是四川茶叶以自有品牌直接出口的数量相对较少,大量的茶叶以散装和原料卖到浙江、广州等地,然后经再加工出口到国外市场,最终导致四川茶叶在全球茶叶市场上占有率较低、竞争力不足。以现有品牌来看,四川茶叶品牌综合价值不仅远远低于国际知名立顿茶叶,同时也低于国内著名茶叶品牌。根据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统计,2015年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吴裕泰品牌综合价值为117亿元,而四川蒙顶山跃华茶叶集团有限公司的跃华品牌价值仅为266亿元。因此,四川省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品牌认知度,品牌建设是四川省茶叶出口企业的发展方向。

四、四川省茶叶出口贸易优化路径选择分析

(一)建立四川茶产业发展的有机体系,提高茶叶产品的质量

首先是加强茶叶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川西南早茶优势、川南优质红茶等有利条件,科学规划茶叶种植集中区,使茶叶生产发挥规模种植效应。按照标准茶园建设规范,建设一批机械化应用程度较高的、统防统治的茶叶生产示范区,提高生态茶园和有机茶园的比例。完善茶叶生产、采摘、加工和储运标准,保障茶叶的品质。延伸茶产业链,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精深加工,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其次,强化科技支撑体系。政府、科研院所及茶叶企业应采取有效的手段支持四川省茶树新品种引进、选育、示范和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提高茶叶生产中无性系良种的水平。积极搭建企业与研究机构技术创新平台,促进茶叶生产与科研有机融合。研究茶树生长规律和病虫害发生的特点,采取精准化施肥及用药,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等多种方法,最大限度降低农药的残留量,保证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优化茶叶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强化质量安全监控,提升茶叶出口抗风险能力

四川茶叶出口受阻主要因素是茶叶质量安全问题,而质量安全问题集中体现是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由于茶叶生产经营中严重的违法用药和农药市场无秩序性直接导致茶叶产品农药残留的种类和数量远远超出出口国家标准,特别是进口国以绿色壁垒限制茶叶进口,结果使四川省茶叶出口数量较少。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茶叶质量标准体系优化我国茶叶质量标准体系,提高茶叶农药残留检验检测的水平。另外检验检疫部门要加大农残检测技术和投资力度,加强原料管理,保证原料来源清楚、用药清楚,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政府应积极推进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和有机茶园示范区的建设,推广标准化种植模式,发挥茶园生态系统的调控作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茶叶出口。

(三)加大茶叶品牌建设,增强品牌的影响力

茶叶品牌建设包括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的两个方面,四川茶叶品牌建设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来实现。其一,政府部门通过方针政策规划四川省茶叶的品牌发展路径和战略布局,并以政府投资撬动更多的资金方式实施品牌建设,倾力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川茶共享区域品牌,将“品质川茶”打造成“品牌川茶”,提高四川茶叶产品的品牌附加值和盈利水平,从而带动整个川茶产业的品牌化转型。其二,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相关企业在打造茶叶品牌时要围绕川茶品牌定位、策划、设计、应用、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整合各种资源致力打造高标准、现代化、科学化的川茶品牌。并搭建电子商务平台,采取资源共享的方式促进四川茶叶企业抱团开拓市场,让四川茶叶品牌成为中国茶的代表品牌,提升四川茶叶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磊 中国茶叶出口中绿色壁垒法律问题研究[J] 福建茶叶,2016(03):50—51

[2]石和芹 江西茶叶品牌建设思路与对策[J] 农业考古,2016(02):110—113

[3]林捷 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的主要障碍与优化策略[J] 对外经贸实务,2015(11):55—58[ZK)]

[4]王云,李春华 四川茶叶出口思路及措施[J] 中国茶叶加工,2004(03):8—11

[5]李后强 茶叶产业:新的增长点与突破[N] 企业家日报,2014(12)

[6]石和芹 江西茶叶品牌建设思路与对策[J] 农业考古,2016(02):110—113

[7]吕连菊 日本对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J].科技管理研究,2015(04):18—21[ZK)]

(周路,四川建筑職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四川省四川茶叶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牛采茶叶》
2021年5月国际茶叶拍卖市场行情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1号)
四川九寨沟发生七级地震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乱倒茶叶导致美国独立
对四川新高考中的不等式问题的一点思考オ
便携式茶叶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