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足球人口的演化机制与促增长策略研究
——以台州市为例*

2017-03-21林辉杰

运动精品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人口足球校园

林辉杰

(台州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2015年《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提出了校园足球普及的重要任务,到 202 0年支持2万所左右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到2025年再提升至5万所。2016年,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的颁发,又再一次强调了校园足球普及的重要任务。然而,在校园足球发展中,“重提高,轻普及”现象较为严重。那么,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数量的迅猛发展如何能转化为校园足球人口的有效增长呢?这需要对校园足球人口内在演化机制予以探讨。目前相关研究中,对校园足球发展现状层面探讨广泛,以人口学为基础在校园足球人口层面的探讨较少,对校园足球人口发展机理不甚了解。本研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探讨校园足球人口的演化机制,进而提出若干促增长策略,籍此,为校园足球普及的持续深入提供学理依据以及方法支持。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期刊网、外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以“校园足球”“校园足球人口”“足球人口”“系统动力学”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并对近期相关文献进行了查阅,为本研究提供分析依据。

1.2 专家访谈法

与台州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专家、学者进行了访谈,就校园足球人口定义、主要影响因素、系统构建、发展路径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咨询。

1.3 系统动力学建模法

采用了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在充分分析校园足球人口演化系统构成要素及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该系统要素中水平变量(存量)、率变量(流量)、辅助变量(常数),构建出该系统内各要素的因果关系图及其发展流图。

2 校园足球人口的演化系统

图1 校园足球人口演化系统概况示意图

校园足球人口演化系统是一个发展系统,是由与校园足球人口发展密切相关元素及相互关系组成。总体上看,校园足球人口演化系统有校园足球总人口、流入人口、新增人口、流失人口及其人口调节因子等元素组成(如图1所示),在时间维度上涉及8—13岁(小学)、14—16岁(初学)、17—19岁(高中)、20—23岁(大学)四个时间段元素。校园足球总人口是校园足球人口的总和,是该系统中最为核心元素,扮演着目标变量、检测变量以及中枢变量的角色。显然,流入人口、新增人口的流入以及流失人口的流出对校园足球总人口变动有重要影响,前两者是正向影响,后者则是负向影响。同样,校园足球人口变动对新增人口流入和流失人口流出也有反馈,考虑到受校园足球资源制约的校园足球人口饱和状态作用,在饱和不足状态时有助于新增人口的流入,在处于接近或过度饱和状态时会导致流失人口增多,此外,当其群体聚合力不足时流失人口数量也会增加。校园足球人口变动,与政策预期相比较下,对调节因子有负向影响。

流入人口是指流通的校园足球人口,在校园足球人口群体中由低向高层次持续流入,其校园足球参与经历丰富,是该群体中较为活跃的部分,具有较强带动能力。这带动能力体现在:1,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参与校园足球活动,带动、辅导、激励身边同学与朋友参与;2,是校足球协会等组织骨干,通过这些平台,推动校园足球活动发展;3,是较大规模校园足球活动实施的得力助手,使这些活动对普及校园足球的功效能够较好发挥。可见,校园足球流入人口变动对新增人口发展有正向影响。此外,流失人口也是新增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对象。虽然他(她)们由于缺乏校园足球活动参与机会、该活动中愉快体验降低、与同伴或老师关系不融洽等原因退出了,但是在症结有所改变的条件下,其所拥有的校园足球经历仍旧能够推动他(她)们重新回归。最后,调节因子介入对校园足球总人口、流入人口、新增人口发展有正向影响,对流动人口变动有负向影响。在有关校园足球的政策、人力、场馆、技术以及资金等适度投入下,校园足球人口流入率、新增率将会明显提高,其流失率会明显下降。

3 校园足球人口的演化机制

校园足球人口演化机制是对其演化系统各元素间相互作用关系更为具体、细致的反映。这些元素间关系是较为复杂的,须抓住若干主线予以刻画。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概括了校园足球人口的演化机制,如图2所示。校园足球总人口分散于8—13岁、14—16岁、17—19岁、20—23岁四个时段中,每个时段校园人口均涉及到流入、新增与流失人口及其主要作用因素,其数量还会受到受政策期望影响的调节因素调控,其中政策期望部分源于对校园足球总人口的评估。

从图2中可见,围绕校园足球人口演化路线是:各时间段校园足球人口→校园足球总人口→政策预期→调节因子→新增人口/流失人/流入人口→各时间段校园足球人口。围绕新增人口的演化路线是:新增人口→各时间段校园足球人口→调节因子→饱和不足纳新/群体吸引纳新/流失人口转化纳新→新增人口。围绕流失人口的演化路线是:流失人口→各时间段校园足球人口→调节因子→饱和过度流失/聚合力不足流失→流失人口。围绕流入人口的演化路线是:流入人口→各时间段校园足球人口→调节因子→流入率→流入人口。

各时段校园人口增长路径有三个部分,分别是流入人口的流入、新增人口的形成、流失人口的转化。流入人口定义为从下级子系统中每年流入的校园足球人口数量,其与流入人口累积的比值称为流入率,表示这类型校园足球人口增长状况。这取决于下级系统中校园足球人口培养状况以及校园足球环境变迁的影响,例如14—16岁校园足球流入人口流入率高低,取决于小学阶段足球课程开展、足球文化建设以及足球课外活动推广等状况以及小学升初中时校园足球资源等连贯性。

图2 校园足球人口演化机制的系统动力学释义图

新增人口是由某时段校园足球人口培养体系自身培养出来的新校园足球人口,其增长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其一,在校园足球人口饱和度低的情况下易于纳入新校园足球人口,这与校园足球资源有关系,可通过投入校园足球资源来拓宽该通道。其二,通过当前校园足球人口群体吸引力来纳新,特别是群体中流入人口,吸引外部人口进入的能力较高,可加强对这类校园足球人群的组织与管理,来发挥其纳新作用。其三,将流失的校园足球人口重新转化进来,这需了解这些人群退出的原因,进而从积极改变退出症结之处来打开此纳新通道。

流失人口是指某时段校园足球人口群体中退出人口,其增长主要有两方面途径。其一,在校园足球人口接近或过度饱和下,使人均校园足球资源占有率过低,从而导致校园足球人口的流失,这里需着重把握使流失人口明显增长的校园足球人口饱和度阈值。其二,在校园足球人群集合力不足时,使校园足球人群内矛盾、摩擦增多,从而导致校园足球人口下降。

4 校园足球人口的促增长策略

4.1 台州市校园足球人口概况分析

台州自2009年开始发起校园足球建设,2010年正式被浙江省命名为校园足球定点城市,2014年被评为浙江省校园足球最佳城市,2015年提出了创建中国足球城市的宏伟目标,在推动青少年足球发展中做了大量工作。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市有45所青少年校园足球定(试)点学校,校园足球人口达到3.7万人(包括足球小记者等),处于全省前三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台州市教育与体育部门狠抓、巧抓密不可分,将市足协以及足球俱乐部相关负责人纳入该小组中,使市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在青少年校园足球赛事组织、足球文化推广、足球教练培训以及足球场地器材供给等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然而,还存在以下问题:(1)体育人口量化定义相对成熟,其要求每周锻炼3次以上,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具有中等强度负荷,借鉴此定义来统计校园足球人口时,台州校园足球人口比所报道的会低;(2)由于目前政府调控力度大,达到了此保有量,当调控力度消减了,现存校园足球人口将如何变化是一个问题;(3)场地、师资、经费、校长重视程度等仍是影响市校园足球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4.2 校园足球人口政策促增长策略

目前,直接相关的顶层校园足球政策性文件有:2009年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2009年制定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足球活动实施方案》、2015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地方也出台了相应文件。在这些文件精神引领下,培育较好的校园足球特色(示范)学校保证了每周1次足球课、组织了年级与班级足球队、在大课间或课外活动时间安排了校园足球活动,建立了全校性校园足球竞赛等,此外,在体育中考中增设了足球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市级校园足球联赛。可以说,目前校园足球政策投入较多,形成了可观的效益。但是,在市级层面上,微观层面政策还需加强,例如校园足球工作实施的督查办法、校园足球人口管理办法、校园足球工作校企协作细则、校园足球协会会员登记制度等。

4.3 校园足球人口资源促增长策略

校园足球资源包括其人力、物力、财力,是推动校园足球人口增长的积极因素,人力涉及教师、教练、管理人员等,物力涉及场地、器材、办公用品等,财力涉及足球场地修建费用、其器材购置费用、工作人员激励费、校园足球竞赛或活动组织费用等。校园足球资源缺乏是目前阻碍其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据报道,国家财政专项拨款按校均分配,每个校园足球特色(示范)学校每年仅获5000元左右经费。在此方面促进校园足球人口增长策略有:(1)加强校园足球师资的引进与培养,发展校足球社团骨干,以提高校园足球人均人力资源占有率;(2)足球运动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一个因素是,只要一个球(甚至是纸球)就能开展起来,所以需通过改造的方式因地制宜的增添校园足球教学活动场所,以提高校园足球人均物力资源占有率;(3)有限专项经费需用于校园足球人口产出率高环节中,例如用于足球社团活动经费、班级校园足球活动经费等,而非填补至校园足球运动队(少数人群)训练与参赛的费用中,从而提高校园足球人均财力资源占有率。

4.4 校园足球人口信息促增长策略

校园足球信息是校园足球信息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存储、传播、检索和利用等,是目前推动校园足球发展的新动力,也是一种高效动力。内容丰富、流动顺畅、辐射面广的校园足球信息能够提升校园足球宣传力度、文化积淀、监控时效等。例如,在当今移动互联时代,每场班级间比赛都能实现微信视频直播,每场班级间比赛情况都能制作成微信宣传片等等。在此方面促进校园足球人口增长策略有:(1)加强校园足球课程教材、教学模式、大课间活动或课外竞赛方法的建设与推广,在政策打开情况下让基层校园足球各项工作有合理、科学方法遵循,从而提升校园足球有效信息产出;(2)加强班级比赛信息移动互联传播方式的常态化建设,设定常态的人员组织架构以及工作流程,提升校园足球竞赛的吸引力;(3)加强校园足球工作数据库的建设,将各年度校园足球人口、教学、竞赛以及其它活动相关信息积累起来,以促进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设。

5 结束语

校园足球人口增长是当前发展的首要任务。按照各级教育年限,可将校园足球人口划分成8—13岁、14—16岁、17—19岁、20—23岁四个年龄段,这四个阶段中校园足球人口从低向高年级流动,每个阶段中均会有新增或流失的校园足球人口,其中新增人口来源有资源丰富而纳新、群体吸引力强而纳新、流失人口重新回归,流失人口增加途径有资源缺乏而流失、群体集合力低而流失。政策、资源、信息等调节因子能驱动校园足球人口群体发展。以台州市为例,在当前校园足球政策体系中,需加强微观层面上政策投入;加强校园足球工作人力资源开发,财力资源的效益提升;加强移动互联技术在校园足球信息制作、收集以及传播中运用。

[1]龚波,陶然成,董众鸣.当前我国校园足球若干重大问题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1):61-67.

[2]柳鸣毅,丁煌.基于路线图方法的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治理体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7,51(1):33-38.

[3]浦义俊,戴福祥.借鉴与反思:英格兰足球历史演进、改革转型及其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1):60-67.

[4]郭振,乔凤杰,李声民.日本大学足球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 2017,24(1):121-127.

[5]李水强.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瓶颈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2).

[6]邵桂华.全民健身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仿真实证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2,36(4):32-38.

猜你喜欢

人口足球校园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