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撸起袖子加油干 全力推进志鉴“两全”目标实现
——访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张志仁

2017-03-20史志学刊编辑部

史志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两全修志志书

《史志学刊》编辑部

撸起袖子加油干 全力推进志鉴“两全”目标实现
——访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张志仁

《史志学刊》编辑部

2017年新年伊始,一条喜讯使正在筹备全省修志编纂“两全”目标推进会议的同仁大为振奋,1月14日在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楼阳生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了“修志编鉴”,这在山西历史上还是首次。正是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们采访了山西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张志仁。

问:修志编鉴写入了山西省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反映了山西省委、省政府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视,这应该和地方志办公室的努力分不开,同时这也对全省地方志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西地方志工作今后的思路是什么呢?

答:今年楼阳生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部分是讲大力培育文化软实力,其中第一点是挖掘文化宝藏,分为六个方面,修志编鉴是其中之一。报告中明确提出“做好修志编鉴工作,发挥资政育人作用”。将修志编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山西当属首次,对地方志事业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就在省两会前夕,王赋副省长两次听取地方志工作汇报,此前省政协主席薛延忠,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然,也分别听了省地方志工作汇报,他们都对方志工作做了指示。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更体现了省里对地方志工作的肯定和今后依法治志的决心,对全省方志事业是一个很大推动。这一局面的形成当然与历代方志人筚路蓝缕、艰苦努力分不开。

2015年8月,国家出台了《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2016年1月,山西省也出台了本省的规划纲要,可以说党和政府对地方志的重视是空前的。贯彻《规划纲要》,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全面推进地方志从一项工作向另一项事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提出11项任务,2017年是督查落实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根据这一形势及任务确定工作目标与思路。

2017年,或者说由此开始的两三年,关于山西地方志事业的思路,我想应该是挖掘山西深厚的方志文化传统,发扬山西史志优势,树立方志文化的自信,增强方志文化自觉,落实关于方志事业的两个“纲要”,完成地方志书、综合年鉴“两全”的目标。

问:您谈山西方志工作的思路,首先提到挖掘传统,这方面过去似乎提得不多,要说山西历史悠久,这已是共识,“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就是山西在中央电视台上的旅游宣传词,但要讲山西的方志文化,社会上就知之甚少了,您能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吗?

答:山西有着悠久的、优秀的方志文化传统,过去我们宣传不够,作为方志工作者,应该有所了解,这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需要珍惜。

山西修志历史很久,早期可追溯至魏晋时期,那时没有地方志这一名称,类似的文献称为地记,有据可查的有《上党记》,这是论述山西局部区域的。第一部记载全省情况的是北魏时王遵业撰的《三晋记》,共十卷,内容涉及河北、河南,但主要地域是山西。到隋唐时期,在统一的中央政府之下,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很大发展,山西的方志编撰开始走向政府化、制度化,私人编撰向官家修纂转移,形式上由地记演变为图经,内容也比以往更丰富,有文献可考的有13种之多,虽不少未流传下来,但还是有相当多的佚文可查证。

隋唐之后的历史习惯上称为宋元,对山西来说,准确地说是宋辽金元,这时方志趋于成熟定型,可以说是有了划时代的进步。志书有据可考的达71种,其覆盖面已遍及山西的大部分,按现在的行政区划来说,太原市就有《并州图经》《晋阳图经》《晋阳志》等8种。在记载内容上更广更细,涉及建置沿革、四至八列、山川、形胜、城池、关隘、物产、风俗、户口、古迹、寺宗、官署,人物等13个大类。体例上基本定型,名称由图经演变为志。尤其是出现了山水志,亦即专志,这使山西的方志文化渐成气候。

明清是山西方志的兴盛期。在中央统治者的推动下,当时全国形成了“朝廷诏修、官员主持、文人参与”的修志模式。明初20年间,山西志书总量达101种,数量仅次于直隶的141种,居全国第二。由山西巡抚李侃主修的《山西通志》,历时5年,于成化十一年,即1475年印刻,这是山西历史上的首部省志,后世称为成化《山西通志》。整个明代,山西编纂各类志书303种,尽管大多都已亡佚,今仅存64种,但也足以体现山西方志在明代是何等辉煌。值得一提的是,山西曾于成化、嘉靖、万历年间三修通志,这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修志三次以上的仅有山西、广西、江西、宁夏四省。明代山西方志的体例进一步完善,形成了纲目体与细目平列体两种通用体例。在志书编纂的同时,对修志理论的研究也有了很大进步,关于方志的源流、性质、作用、标准、修志方法等都提出了较完备的见解,其中许多理论至今仍有指导意义。清代山西方志进入全盛时期,各级各类志书达到394种,光绪时期完成96种,位居同期全国各省首位。

辛亥革命之后民国肇建,山西进入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山西方志经历了由古代向近代的转型。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山西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有了长足进步。民国5年,中央政府通咨各省纂修志书,山西积极响应,同年也即1917年,山西省公署颁布《山西各县志书凡例》,此举在当时全国各省市中属于首创,比民国政府颁布的相关规定早12年。虽后来社会变动对方志编修有所影响,但纵观民国时期,山西方志的转型成绩还是明显的,概括地说,修志观念、志书体例、志书内容、编纂方式都有很大的突破与更新。这一时期成书的各级志书,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价值之大不言自明。

凡此种种,足以说明山西方志文化的博大精深,非常值得挖掘、继承与弘扬。

问:除了历史传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山西的方志事业一度在全国也是领先的,愿闻其详!

答:新中国成立后,虽也曾组织过全国范围的新修地方志工作,但真正形成规模,取得空前进展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而山西在推动新修地方志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1979年5月,山西临汾县委组织部干部李百玉上书中央宣传部,建议在全国开展修志工作,时任中宣部部长胡耀邦在其建议信上作了批示,表示要“大力支持”。这可以说吹响了新时期修志的号角。1980年6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山西省政协副主席、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李志敏的《地方志的编修工作亟待开展》,《红旗》杂志发表山西省图书馆古籍部副主任刘纬毅的《要重视地方志的编写》,两文同月发表,引起全国社科界的重视,对全国地方志工作起了鼓与呼的作用。

1981年,全国首届地方史志学术讨论会在太原举行,中国地方史志协会同时成立,与会代表134人,这是地方史志编撰史上的第一次盛会,对推动新时期方志编撰有重要意义。当时,山西在地方志方面还做了不少其他工作,如1980年创办《山西地方志通讯》,虽只是个内部刊物,但这是全国最早的方志杂志,影响不小。全国各地闻讯索刊者甚多,一个内部期刊一段时间要印行上万份,这在中国期刊史上也是罕见的,它就是《史志学刊》的前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山西是新方志编修的策源地之一。

问:山西在方志方面真是有着光荣传统与突出贡献,这应该是树立方志文化自信,增强方志文化自觉的基础吧?

答:我们提出要树立方志文化自信、增强方志文化自觉,固然与历史传统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现实的需要。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说明。一是树立方志文化自信,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要求。“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是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已经融入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方志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方志文化本身的价值所决定的。方志忠实记录历史,新方志更记录了党和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与传播提供文化载体,它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将方志事业发展置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一环,牢固树立方志文化自信是我们方志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使命所需。我们就是要坚定自信,增强自觉,通过编修、开发利用地方志成果,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二是树立方志文化自信,也是全面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现在,党中央把地方志事业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统筹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地方志工作。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短短一年多时间,三次点题,对地方志事业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来到首都博物馆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展览时强调,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李克强总理对地方志工作也多次做了重要的指示。2017年2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做好地方史志编纂工作”。这是又一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地方志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作用,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地方志从一项工作向一项事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国地方志事业进入高位运行态势,正在转型升级实现快速跨越式发展。地方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承中华文化,弘扬历史传统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教化育人的重要功能。地方志已经成为一个地方的精神名片。但是在现实中,地方志尚未形成普遍的社会意识、公共意识,在一些地方仍将方志视为可有可无的工作,而一些方志工作者也对方志文化价值缺乏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地方志事业的转型升级中信心不足,对实现《规划纲要》的目标有畏难情绪。这也是要求我们必须大声呼吁坚定方志文化自信的原因。没有这种自信,就没有精神没有动力,就不能保证转型升级,实现目标。

问:从国务院关于地方志的《规划纲要》出台以来,地方志转型升级的口号叫得越来越响了,但如何才是转型升级,还有不少人并不很清楚,您认为转型升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这方面山西省将如何行动?

答:关于地方志的转型升级,根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负责同志在多次会议上的讲话,我认为,宏观上讲,是从工作向事业的转型;微观上讲,是从地方志“一本书”向志、鉴、馆、网、库多业并举的转型。作为一项工作,往往表现出的是孤立性、被动性和临时性;作为一项事业,则应该有系统性、主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转型是过程,升级是目标。要通过六个方面的转变,达到地方志事业“六化”的升级目标。

一是以修一本志书向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转变,实现大局化;二是从单纯修志编鉴向多业并举转变,实现全面化;三是从依规修志向依法治志转变,实现法治化;四是从地方志机构一家从事向党政主导、社会参与转变,实现社会化;五是从单一纸媒体向数字多媒体转变,实现信息化;六是从立足当地向立足全国转变,实现全国化乃至国际化。这六个转变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但也是一个艰巨的工程。

如果从转型升级的角度来检查山西的方志工作,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要说全面的转型升级,就是第二轮修志任务,山西与一些先进省相比,差距也很大。2016年,广东省已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规划任务,安徽省市、县两级志书规划任务已完成,湖北完成90%,江苏、吉林、四川等七八个省区三级志书完成过半,而山西还有21部省志、18部县志进展缓慢,有的仍按兵未动,连原先的二轮修志工作都未完成,整个地方志工作的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在综合年鉴方面,北京、上海、江苏等六省市实现了三级全覆盖,而山西现在有的市尚未出版。就在社会重视方面,我们也是后进的,山西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纳入了地方志工作,当然十分可喜,可是在此前的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写入地方志工作的已有北京、辽宁、新疆、江西等18个省(区、市)。所以我们在地方志转型升级上,必须下大力气,迎头赶上,即使不能争取成为全国先进,也决不能拖全国全面完成“两全”目标的后腿。

问:如此看来,山西的方志事业在全国来讲,比先进省份还有许多差距。在山西,关于方志事业的两个《规划纲要》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可谓任重而道远。面对到2020年完成规划的各级任务,尤其是方志、年鉴“两个全覆盖”的目标,当下从何处着手抓起呢?

答: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提出“依法治志”的理论,真是说出了我们的心声。作为方志人,感觉腰板更挺直了。依法治志是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伴随着新方志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形成的。它是对依法修志的发展与“扬弃”,是依法修志的升级目标和创新发展。其目标是实现地方志从一项工作向一项事业转型,推动地方志活动从行政化向法治化升级。国务院已颁布了《地方志工作条例》,山西省于2011年5月通过了《山西省地方志工作条例》,这是山西方志事业走向法制化的重要一步。这两个条例都是我们依法治志的重要依据和事业发展的法律基础。“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或者实施不力,搞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那制定再多的法律也无济于事。”

在依法治志理论指导下,要保证实现规划规定的任务,省志办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推进,采取法律和行政相结合的手段,积极督促省志及市县志鉴承编单位真正落实《编修责任书》。我们近期将要开展的工作,概况起来讲是“六个一”,即一个调整、一个意见、一个通报、一个会议、一个执法调研,一个督查。展开来说就是:

一是尽快调整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及工作机构。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实完善编委会工作机构,在党委政府领导挂帅、省直相关单位负责人担任成员的基础上,首次将各市市长充实到编委会。编委会办公室设在省地方志办公室。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调整是一项重要的顶层设计,将会提升山西方志编纂的档次,更有利于全省地方志编纂的组织协调。

二是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志工作的意见》。把修志编鉴作为各级政府的一项刚性任务、法定职责,加强组织领导。

三是由省人民政府对全省修志编鉴工作“两全”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通报。针对全省志鉴工作存在差距较大、地区和部门发展不平衡、工作进展不快、经费落实不到位、队伍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和困难,通过通报,要求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县政府要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修志编鉴工作。

四是围绕“两全”目标的实现,近期将以省政府名义召开“两全”目标推进会议,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五是请省人大教科文工作委员会对全省11个市级政府开展《地方志工作条例》执行情况进行执法调研,强化承编单位的主体责任。重点对地方政府依法建立健全地方志规划、编修、管理、研究及开发利用、保障等各方面情况以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调研。把依法治志的重心落实在执行上,加强对地方志法律的精神统领。

六是由省政府督查室将地方志工作列为省政府专项督查工作。省政府分管副省长王赋十分重视地方志事业发展,今年的2月16日专程赴省志办进行调研,并作出专门批示,请省政府督查室将全省地方志工作列为专项督查内容,重点对全省21个省志承修进展滞后的单位、18个修志进展缓慢的县(个别的甚至压根就没启动)、19个尚未开展年鉴编纂工作的县进行专项督查,以促进“两全”目标的完成。

省地方志办公室将从内部管理入手,凝心聚力,提高效率,争取完成既定任务。第一,推广典型经验。目前已有晋城、运城两个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了“两全”目标。要将这两家树为标兵,鼓励其他地市向他们学习,借鉴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急起直追。第二,加强制度建设。省、市、县三级方志机构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靠制度管人,靠制度提升人。营造机构蓬勃向上、干事创业的精神风貌,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合力,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实施挂图作战。重点针对21个省志承修进展滞后的单位、18个修志进展缓慢的县、19个尚未启动年鉴编纂工作的县开展精准督导,以期“两全”目标的完成。第四,提升志书质量。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下,一定要处理好进度和质量的关系,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断强化志书质量意识,落实好提高质量的各项措施。第五,加快信息化建设。省志办的“方志山西”微信公众号已于2017年元旦正式开通,下一步,要积极推进数字方志建设工程,积极做好省情方志馆的筹备立项工作,全省各地市的方志馆建设和数字化建设也要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将有利于方志事业的宣传和推广,积蓄事业发展新能量。

“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也正是开启方志事业的春天。我们距离2020年完成“两全”目标仅有三年!时不我待!今年是最为关键的一年。全省上下必须集中优势力量,立即行动起来,扑下身子、撸起袖子,苦干实干。要适应时代要求,努力将地方志工作转变为全体方志人“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的事业,用事业来凝聚人心,把方志当作事业来干,把方志当作学问来做,把志办当作家来经营,凝神聚气,为实现“两全”目标埋头苦干,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本刊记者:高生记)

猜你喜欢

两全修志志书
送别
经我校教师为主体的修志团队六年努力“上海共青团志”项目成果顺利出版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蓝天立对全面完成志鉴编修“两全目标”作出批示
企业风险管控之重要关注点浅析
谈编译出版《西藏七大艺术集成志书》藏文版的必要性
生死两全保险的优缺点
浅谈提高第二轮志书的可读性
编印发行《山西省第二轮修志指导手册》
2013年河北区二轮修志工作扎实推进实现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