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治疗效果分析

2017-03-20金冬林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6期
关键词:下壁经皮心肌梗死

周 君,金冬林,刘 云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 苏州 215200)

临床上将由严重且持久的心肌缺血所导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称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早期如得不到有效的急救治疗,可能出现不可逆转的心肌细胞凋亡、坏死,危及其生命安全。本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治疗方式与疗效进行探究,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接受急诊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参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40~67岁,平均年龄(58.3±4.1)岁;梗死部位:下壁11例,前壁12例,下壁与后壁10例;下壁与前壁12例;实验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0~67岁,平均年龄(58.1±4.2)岁;梗死部位:下壁11例,前壁13例,下壁与后壁10例;下壁与前壁11例。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发病时间在6 h以内,胸痛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使用硝酸甘油未见缓解;心电图有两个及以上导联ST段抬高,肢体导联超过0.1 mV,胸导联超过0.2 mV;CK、CK-MB水平在正常值的2倍以上。排除标准: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者、精神疾病者、认知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扩张血管、抗血小板、抗凝等。卧床并予以2~3 L/min的低流量吸氧,皮下注射5~10 mg吗啡,1 h可再次给药,但总剂量不超过15mg。静滴5~10 mg硝酸甘油,滴速15~20滴/min。每日予以300 mg的阿司匹林,第4 d开始减少至75~100 mg。在患者脐周注射4000 U的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2次/d,共注射5~7 d。

实验组患者采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术前口服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行右侧股动脉穿刺时置入相关导管,并注入肝素2000 U,再行选择性动脉造影,确定梗死血管后注入肝素5000~7000 U,在导管引导下,引入导丝至病变血管远端,通过球囊对病变血管进行扩张,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术后根据患者病情,口服氯吡格雷75 mg和阿司匹林100 mg,1次/d。

1.3 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死亡率。疗效判定标准[1]:(1)显效:患者心悸、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消失,未出现发绀、烦躁情况,抬高ST段的下降程度≥70%;(2)有效:患者各症状有明显改善,抬高ST段的下降程度在40%~70%之间;(3)无效:患者病情未见明显好转。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11%高于参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息息相关,患者粥样硬化斑块破裂、附着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管腔不断狭窄甚至堵塞,心肌血运系统无法正常运动,持续的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坏死[2],该病病发迅速、病死率高,部分患者并发心脏破裂、腹壁血栓形成、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治疗要求及难度均极高。

常规急诊治疗依据患者的发病情况予以吸氧、抗凝、扩张血管等对症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对梗死面积大、发病时间久的患者疗效差。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操作简单,将带有球囊扩张器的导管插入患者切口处动脉,然后对冠状动脉进行扩张,解除冠状动脉的狭窄或者梗阻问题,实现冠状动脉的血流重建,开通梗死血管同时挽救濒死心肌,有效减少梗死的面积,控制患者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对比参照组更低,P均<0.05。说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更有效,能够疏通患者梗塞、梗死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救效果好,可减少心脏不良事件,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

[1] 李晓军.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4):43.

[2] 布祖热·艾力.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15):104-105.

猜你喜欢

下壁经皮心肌梗死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及预后的价值
V1R 波增高、STV2 改变对下壁心梗的临床诊断价值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1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