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与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

2017-03-20

大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一带一带一路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即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我国构建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和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该战略实施需要沿线地区高校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作为重要支撑,这就要求沿线地区高校注重教学发展和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力求用卓越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资源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好地促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建设。

一、“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现状

(一)“一带一路”战略

丝绸之路曾是一条文明大动脉,穿越古今中外,最早出现于德国学者李希霍芬的著作《中国》一书当中,它不仅仅是一条东西贸易之路,更是千百年来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交融互动之路,它沟通了东西方世界,推动了中外经济交流与文化融合。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出访哈萨克斯坦时,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倡导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推动亚欧各国的经济联系和互相合作,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繁荣与人文交流,造福丝绸之路沿线的各国人民。同年10月,习近平出访印度尼西亚并发表题为《携手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重要演讲,阐明中国愿与东盟在各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继承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财富,强化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动各国共同发展、区域共同繁荣。这两大倡议并称为“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构建了全方位的开发新格局。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于2015年3月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文件,经国务院授权圈定了新疆、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上海、福建、浙江、广东、海南及重庆18个省(市、自治区)为战略发展区、其中包含2个核心(新疆、福建)、7个高地(西宁、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和合肥),大部分位于中西部地区。[1]“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辐射太平洋与印度洋,立体交叉,多元互通,共建“一带一路”战略要注重推动沿线各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实现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二)“一带一路”地区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现状

“一带一路”战略圈定范围涉及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大部分位于中西部地区,占据了大半个中国。该战略地区中部分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入选了“十二五”国家级教师教学示范中心名单,具体情况如下:

表1-1 “一带一路”战略地区入选“十二五”国家级教师教学示范发展中心名单

由表1-1可以看出,共有13个位于“一带一路”战略地区的高校教师发展中心进入“十二五”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名单,占所有示范中心数量的一半不到。从教师发展中心的具体排名可以发现各个层次的排名均有,排名总体上较为平均。从教师发展中心分布的地区可以看出大多数的中心位于东部地区,其中分布最多的是上海、福建、浙江、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共有6个教师发展中心入选,且名次较为靠前。其次是东北地区,共有4个教师发展中心入选,均分布在东北三省。而广大的内陆中西部省份入选的教师发展中心数量很少,仅陕西省的西安交通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的教师发展中心入选,此外,内陆地区还有重庆大学的教师发展中心入选。从教师发展中心成立时间来看,同我国大多数教师发展中心一样,“一带一路”战略地区的教师发展中心多成立于2010至2012年,成立的历史较为短暂,这与2012年教育部下发《高教三十条》要求高校依据原有教师培训部门整合更名为教师发展中心等政策因素有关。

1.中心的目标与定位

目标与定位关系到教师发展中心在高校组织中的地位、资源获取能力和效能发挥等多项重要内容,是教师发展中心建设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对表一中的高校教师发展中心进行分析发现所有的中心定位皆以教师发展和教学提高为核心使命,以建设一个开展全校性的教师研究、教学培训、教学质量评估以及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教学促进机构为功能定位。不同的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在阐述中心目标和定位时会因侧重点不同而存在差异,例如厦门大学还强调了要致力于建设一个潜心教学、追求卓越的大学教学文化,[2]吉林大学则强调建设具有行政、研究和服务职能的教师发展中心,但总体上集中于教师发展和教学提高两个重点。

2.组织机构与成员

教师发展中心的组织框架关系到中心在整个高校中的地位和职能的发挥,中心的组织运行情况可以体现高校自上而下对于教师发展中心的重视程度,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应该是“自上而下”而非“自下而上”的,目前“一带一路”战略地区入选“十二五”国家级示范教师发展中心的机构设置及相关人员情况具体如下:

表1-2 “一带一路”战略地区入选“十二五”国家级教师教学示范发展中心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由表1-2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战略地区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已经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皆已经成为独立的组织机构。在隶属关系上,有的隶属于教学副校长,有的挂靠在学校人事处或校长办公室。在人员配备方面,大多数教师发展中心的主任由教学副校长担任,下设常务主任、研究人员、行政人员等职位,一般配备12到20名工作人员。

3.主要任务

同全国其他地区的国家级示范教师发展中心的主要任务一样,“一带一路”战略地区的国家级示范教师发展中心的主要任务包括开展教学、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教学质量评估、教学指导咨询、区域服务与国际交流合作等多项活动,其中不同高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高校发展战略方向存在差异有关,但整体上均以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为两项最主要的任务。

二、“一带一路”战略与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

“一带一路”战略延续了古代的世界“丝绸之路”文明,打通了海上和陆地的亚欧非国家双边与多边合作构想,体现了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贸易各方面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3]作为优化教师资源、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该区域内的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应抓住这个历史机遇,通过借力和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持续促进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发展,以实现教师发展和教学优化的目标。

(一)“一带一路”战略对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影响

首先,“一带一路”战略为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开展国际合作开辟了新方向。“一带一路”战略贯穿亚非欧大陆,涉及到中亚、东南亚、中东等地区,辐射范围十分广泛,沿线所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可以成为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新的合作对象。就目前国内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情况来讲,更多地是与欧美国家开展教师发展合作,而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合作交流相对较少。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沿线国家更好地了解中国的高等教育状况,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展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开展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可以根据“一带一路”战略适时改变视角,根据自身情况与沿线地区和国家开展高校教师发展交流与合作。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为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增加了新内涵。相对于欧美的高等教育强国来说,我国高校教师发展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步阶段,因此一直以来我国的高校教师发展中心都是秉持着“引进”“吸收”“学习”的态度与欧美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以期学习欧美先进的教师发展理念和成功的实践经验来实现中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和提升。[4]“一带一路”战略中强调中国以积极主动的谋划者身份参与到国际交流合作中,这种角色的转变也应该适用于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中,在结合其他国家优秀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着眼于现阶段国内高校教师发展的现状,抛弃走他国“老路”的做法,寻找创新点和突破点,赋予高校教师发展中心更多的功能和内涵。

再者,“一带一路”战略深化了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新模式。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可以学习“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区域与此区域合作理念,改变以往“一对一”的合作模式,构建多边交流合作的平台。多边合作不仅可以联合国内其他地区的高校教师发展中心进行合作,还可以联合“一带一路”沿线的地区和国家,例如中亚、东南亚等发展中国,结合双边高校教师发展的具体情况开展教师发展中心的交流与合作。

(二)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应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的作用

首先,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应服务国家战略。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作为大学中为促进教师教学发展而设立的教师发展中心也应遵循大学的基本职能,积极主动地践行社会服务职能,服务于国家战略。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目标与开展的主要任务可以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布局设计,在相关的国际交流合作中更多的承担起政府不宜承担的外交工作,积极主动地树立正面的国家形象,培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的信任与友谊,发挥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其次,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应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当今国家之间的竞争是以人才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这就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凸显教师质量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一带一路“战略要求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在吸收先进国家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更多地开展与沿线的地区和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切实促进高校教师发展,提高教学能力水平,从而提升大学整体的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建设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策略

大学教师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复杂过程,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工作起于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密西根—中国大学领导论坛”活动,至今已有近十年的发展历史。虽然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起步较晚,但至今已经初见成效,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地区的国家级示范教师发展中心可以发现,目前多数教师发展中心设有完善的教师发展服务政策体系,但具体实施层面上仍旧存在中心目标较为单一、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相关任务活动固化等问题。

(一)以战略思维和共赢的理念开展建设工作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建设高校教师发展中心,首先要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明确建设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重要地位,将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一个子系统,共同列入“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高校建设计划部分。其次,要在高校层面上强调建设教师发展中心的重要作用,用战略思维来进行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改革实施。国家教育部应加强对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进行政策指导,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指导委员会对各个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5]再者,在建设高校教师发展中心时要注重识别不同的利益主体,平衡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与不同利益主体合作,来支持高质量教学的项目和活动。与沿线国家地区进行合作时应注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践行“一带一路”开放、包容理念,实现合作交流的各方达成结盟,实现共赢。

(二)明确中心使命与定位

明晰教师发展中心使命,明确中心战略定位是中心发展的风向标,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建设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应注重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的目标取向,除了以往的教师发展和教学培训目标外,还要将与沿线地区国家开展高校教师教学交流列入中心的发展目标。明确中心自身定位和发展使命,还要要坚守“咨询服务机构”的基本定位,在顶层设计、服务宗旨、中心定位、工作思路等各方面体现服务的理念,注重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性化的服务项目。其次,教师发展中心作为重要的高校研究机构,必须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国家开展相关培训、研讨、工作坊、教学评估等活动,围绕双方共同关注的高校教师新主题和新方向开展研究,例如提升发展中国家高校师资水平,促进发展中高校网络化教学发展等议题,构建多元的教学文化。再者,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应坚守建设教师成长之家,促进教学提升发展,追求卓越教学文化的使命,不断优化中心管理机制,加强工作队伍的指导建设,从而完善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持续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计划实施。

(三)开展多样化教师发展活动

通过对“一带一路”地区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大多数教师发展中心都设立了完善的教师发展服务体系,制定丰富充实的工作内容。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的教师发展中心已经开展的活动仅有培训和教学竞赛项目,实际上只是继承了原有的学校人事处或教务处机构的部分工作,其余的更多的教师发展项目并未完全开展。“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应采取多层方式来开展工作,注重开展帮助教师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升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能力、落实教师个别咨询或教学问题辅导等活动,从多层面开展多样化的发展活动,切实构建完善的教师发展服务体系。此外,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应注重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多层面的教师发展基金,资助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创新,奖励设计优秀大学教师发展项目的人员等。

注释:

[1]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B/OL].海峡都市报电子版,[2016-10-17]. http://www.mnw.cn/news/china/878066-2.html.

[2]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汇报[EB/OL].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hhKA2TszJoyBLJTDmy zPM0pG0qH8u4Nq09NCnaBaBBUu2IIEgkINUErsMUwZ9BQgrKEAiBI81O6HGRYFXDo0DBJ0DZOK-cs1kG5pBPnoEPO. [2016-10-17].

[3]李茜.“一带一路”对地方师范院校战略发展影响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9):39.

[4]李红惠.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的建设趋势研究——以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陈述稿为分析样本[J].复旦教育论坛,2013,(1):32.

[5]翟童.我国“985”高校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实践探究[D].兰州大学,2015,(5):39.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一带一带一路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基于模糊多标准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