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孩子“说”的能力

2017-03-20林秀榕

新课程·上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被除数除数算式

林秀榕

说到“说”,很多人就会想到语文课,认为训练“说”那是语文的事。殊不知,“说”对数学来讲也很重要,尤其是对刚进校的小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着愿意做题而不愿说理或能解题却说不出所以然的现象。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看,思维的模糊、不清晰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从信息理论观点来看,这是一种严重的信息交流不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遭到阻塞。综合这两方面,学生在课堂上则难于构成清晰有序的认知结构,客观上制约着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下面我就来说“说”数学课。

一、创设真实情境,让孩子想说

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语言区域狭窄,对数学语言更是陌生而且表达不规范、不准确,所以在数学课堂中需要适时创设情境激发孩子说的欲望,发掘孩子的潜能,让孩子在真实的环境中想说话,熟悉数学语言。例如,在教学“加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小丑把两只手上的气球放到一只手上,指着小丑的左边让孩子说一句话:“小丑的左手有三个气球”,再指着右边,让学生说第二句话后问:“合起来几个?也就是一共几个气球?”让学生说第三句话,接着让学生合起来用“左手……右手……一共……”把整个意义表示出来。再让学生自己想好三句话,使学生在理解加法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说出算式“3+1=4”表示的意义。从小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解应用题。

又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一上课,我出示一盒子,老师这儿的盒子里装着红黄两种颜色的小花,猜猜老师将拿出什么颜色的花?接下来将拿出什么花……?你猜对了吗?

现在同学们已经猜出了两朵黄一朵红,接下来老师要你们猜猜两朵花的颜色,你猜得出来吗?生答。他猜对了吗?大家一起看:第一朵?黄。第二朵?黄。

还有最后一朵哦?谁来说?都想说?你请看?猜对了吗?

刚才,小朋友在猜的时候一开始有人猜错了,可后来越猜越准,我想这里头一定有什么窍门,谁来告诉我?(两朵黄一朵红两朵黄一朵红)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吗?像这样两朵黄一朵红两朵黄一朵红的排列叫做有规律的排列。生活中像这样的事物有许多,你们想找出它们的规律吗?

这样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激发了孩子说的欲望,课堂活跃了,让孩子在真实的环境中想说话,孩子的思维得到了启发,纷纷举手发言,很自然地引入新课。低年级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养成科学地使用数学语言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逻辑思维,让孩子会说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是话篓子,但是在课堂上就不知道怎样说了,所以,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境营造和谐的氛围,在实践操作中、在合作交流中发表自己的想法,帮助孩子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从教学生说一句完整的、准确的数学语言开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训练的要求,以语言的逻辑性培养其思维的逻辑性,这样既能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启动表象思维,而且能起到以说促思,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

例如,我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一课中观察这些算式(60×2)÷(30×2)=2;(60×2)÷(30×2)=2……(60÷3)÷(30÷3)=2;(60÷6)÷(30÷6)=2……谁能把这些算式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一个小男孩说:“我通过发现,这几个算式里,被除数变大,除数跟着变大,商不变;被除数变小,除数也变小,商也不變。”根据他的回答我在黑板上写出:“被除数变大(小),除数变大(小),商不变。”然后自言自语道:真的是这样的吗?接着我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讨论,使学生明确:变大可以是同时加上一个数,变小可以是同时减去同一个数,但是这样的情况,商都会变。这时一位勇敢的女孩说:“加一个数,原数也变大,减一个数,原数就变小,可是商变了。应该说如果被除数乘几,除数也乘几,商不变,或者说被除数除以几,除数也除以几,商也不变,这么说更准确。”我对小女孩说:“小姑娘,你真棒!我欣赏你流利的表达,更佩服你的勇气。你敢于挑战对方提出不同的意见,很了不起。”对低着头的小男孩,我拍拍他的肩膀亲切地说:“小伙子,你也勇敢,正是有了你的发言,才给我们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思考,一次有意义的讨论,使我们大家对这个问题了解得更深刻了,谢谢你。”接着我进一步引导:“乘几用数学语言可以说成扩大几倍,除以几可以说成缩小几倍。谁能把刚才发现的这个规律再完整地叙述一遍。”有了刚才的交流,学生更踊跃了,一位一直没有发言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说:“在除法里,被除数扩大几倍,除数也扩大几倍,商不变;被除数缩小几倍,除数也缩小几倍,商不变。”

……商不变的规律慢慢地完整了。

很多问题学生都会解决,只是缺乏用数学语言去规范地表达的经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进行说的训练,让学生的语言更加准确、简练、规范、有条理,养成数学语言严谨的良好习惯。

三、抓住课堂契机,让孩子敢说

教学中,还有很多孩子想说会说却不敢说,怕说错了,老师会批评,同学会笑话。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多一些表扬。数学课上,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造条件,让大多数学生都有机会起来说问题,说答案,说方法,说体验与感悟。

(一)小组内互说。例如“找规律”这一课的片段:“看,一群小朋友正在联欢呢?请你们仔细观察,画面上哪些地方的排列有规律?按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四个人一起说说,看谁的发现多?”学生可以借此契机畅所欲言,小组讨论,教师可以作为其中平等的一员,悄悄地加入讨论的队伍,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二者之间没有心理落差,说起来更加放松自由,也更有创见。这样往往会收到奇佳的效果。

(二)学着说。先请表达能力强的孩子说完,再请其他学生说,“你也来试试?说不定你会说得更好!”说后适当表扬,如”你的声音很响亮,老师喜欢!”“你说得比上次好很多。”并请同学们给予掌声肯定。这样,增强了孩子说的信心。

(三)在动手操作中说。例如“认识钟表”一课,有的孩子明白整时,但是不敢说出怎么拨,我设计了动手操作的练习:尝试拨个整时,先自己说说它是几时,再与同桌说一说。互相拨钟,说一说。慢慢地,学生不仅学会了说,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充分说了之后理解了知识,看到一张张快乐的笑脸,你也一定感受到了他们说的乐趣。

四、享受学习乐趣,让孩子爱说

孩子们在具备了说的技巧和胆量之后,还必须拥有主动表达的欲望,自觉地把头脑里想的内容说出来和人交流,与人分享。学习的过程必定是艰辛的,我们必须经历从难受到忍受,最后变成享受的这一奇妙的蜕变过程。说出快乐,分享快乐,这也是数学课堂灵动有效,且让孩子着迷的终极目标。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把数学与日常生活、课外活动、兴趣爱好等融为一体,让浓浓的爱充满在课堂,说也就变得轻松而有深情。

例如,在上“九加几”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然后提问:小朋友,你们看,操场上正举行着激烈又紧张的运动会。请你们仔细观察,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体育比赛项目?(比赛项目有:跳绳、跳远、跑步、踢毽子)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操场上的比赛有:跳绳、跳远、跑步,还有踢毽子,可热闹了!学校为我们的运动员准备了一些饮料,我们走近一点看一看(拉近“数饮料图”)。师:你知道现在有多少盒饮料吗?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谈谈你的想法。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有多少盒饮料的?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让生畅谈,适当地给予鼓励)

·直接数:1,2,3,…,12,13,一共13盒。

·接着数:9,10,11,12,13,一共有13盒。

·凑十法:(生汇报时,灵活介绍“凑十法”,并板书)

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从1盒、2盒、3盒,一直数到13盒;可以从9盒接着数,10、11、12、13;也可以从外面拿1盒放到箱子里,使箱子里面凑成10盒,再加上外面的3盒就是13盒。这么多的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呢?学生交流。师:数数的方法以前已经学会了。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么用“凑十法”进行计算。出示“饮料图”。

师:求现在有多少盒饮料,怎么列出算式?(9+4=)

师:(指着图片说)9和4,哪个比较接近10?所以,我们要把9先凑10。怎么凑10?(动态演示:从箱子外面拿一盒)

师:9+1=10的“1”从哪里来?(外面4盒中的1盒)所以,4可以分成1和几?10再加3等于__?(先用课件动态演示一遍凑10的运算思路,再在黑板上演练一遍计算过程)9+4变成了简单的10+3。

师:请同学们把这个运算的过程说一说(4分成1和3,9和1凑成10,10加3等于13)。全班说一说。

课堂尊重学生的认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留给孩子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和空间,孩子在说的过程中感知算理,体会“凑十法”的便捷,这里的“说”是说算理,说思路,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概括性。

总之,“说”的训练可以选择时机进行:在孩子对知识的感知阶段与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训练;在孩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中训练;在知识的拓展与变式中训练;在知识与解题思路的比较中训练;在知识发散与认识的求异中训练。“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无论是审清题意,還是在开发学生智力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加强“说”的训练,是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数学教学更好地为全体学生服务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猜你喜欢

被除数除数算式
商一定小于被除数吗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被除数可能是几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被除数可能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