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多元、综合、发展的看图写话策略初探
2017-03-20李君峰
李君峰
看图写话是培养与提高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由于低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注意力易分散,缺乏观察能力,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也无法及时捕捉身边转瞬即逝的材料,表达无序混乱。但是,低年级学生更易于接受直观形象的东西,对于低年级初学写话的儿童,以图画的视觉冲击眼球,可以大大地激起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从浩瀚的生活场景中择取习作的材料。因此,在“看图写话”教学中就应该努力建构多元、综合、发展的看图写话策略,为学生创造这样的生活场景。
一、在有序观察中培养思考力,习得语言
看图是写话的基础,一年级学生对于观察比较費力,需要教师进行细心的指导,一步步地进行指引,仔细地看图,才能对图画有正确的认识和感知。例如,《逛猴山》的看图写话,要先引导学生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在干什么?假山上姿态不同的小猴子正吸引着你们,你能模仿一下可爱的小猴子吗?从刚才这位同学的表演中你看到的这只小猴在做什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在表演与交流的互动中,学生学会了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最后,教师再启发学生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连贯地说一说逛猴山时的发现。学生在看图说话的交际情境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掌握了观察的方法。
二、在图画情境中激活认知,创造语言
新课改的理念倡导: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愉快、和谐的氛围,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受到文本价值观的感染。在教学中,我利用文本插图留给读者思维空间钻研课文,精心设计交流的话题,提高言语表达能力。如《自己去吧》一课的教学,教师组织学生朗读文中的这两句话:“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过了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之后,出示小鸭在水里游泳的图画和小鹰在天空飞翔的图画,问学生:小鸭和小鹰是怎么学会的?学会后心情会怎样?妈妈会怎么夸它?小鸭和小鹰又会怎么回答?让学生展开讨论,再造语言。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讨论中的言语表达是书本中没有的,只能从图画的直观意境中提取和思考,学生的表达既要结合课文内容,又要联系生活中所见、所闻进行再造想象和加工。在图画情境的创设中既激活了学生的已有认知,又创造性地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
三、在活动体验中激发灵感,表达真情
体验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由于学生主体的生活经历和个体气质不一样,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都不一样。基于学生在表达中的这种个性化体验,在看图写话教学中,依据图画内容,创设情境,搭建口语表达的平台,让学生从“活动的主人”这个角色中站出来,表达真情。
为此,我尝试过这样的一节看图写话课——《有趣的课间活动》根据写作题材的需要,我给学生布置课间的游戏活动,并选取典型的活动做成PPT课件,配以《课间十分钟》的歌曲渲染气氛,把学生带入快乐活动的诸多意境中:跳绳、踢毽子、打沙包、跳方格、跨大步、手心手背……PPT再现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场景,学生争着说:“×××跳绳的动作轻快,大绳在他的头顶与脚下画着圆圈。”“红色的鸡毛毽子在空中上下翻飞,像风中摇曳的花朵。”“打沙包是男孩子最喜欢的游戏,小明像猴子一样机灵,上蹿下跳,躲闪得快,沙包接包又稳,就连王×的‘飞沙流星也击不中他。”“课间,老师要组织我们玩活雕塑的游戏。顿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同学们纷纷议论着各自要摆的造型。”老师满面笑容地娓娓道来:“我们大家都是木头人,一不许笑,二不许讲话,三不许动,谁要是动了就唱歌。”我听了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因为我最怕在众人面前唱歌了。老师的话音未落,同学们就摆起了各种独特的造型,可谓是绞尽脑汁。有的蹲在地上,拳头撑在下巴上,当起了思想者;有的悠然摆动双臂,像一位老人在打太极拳;还有的摆出了雄鹰展翅的样子;最有趣的是马×摆了一个瞪着环眼的猴子在观海……老师一声令下:“停”我们都成了活生生的木头人,教室就好像变成了雕塑馆,有趣极了。
这一个个片段练习的素材来源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学生把在游戏中体验到的乐趣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了出来,尤其是游戏规则转述得具体明确,木头人的样子十分有趣,突出了游戏的趣味性,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在互评互改中提高,初稿与二改中获得自信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将改变看图写话教学的传统模式,提倡1+1的能动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看图、说话、写话、批改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化被动为主动,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表达力。
总之,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教师要在构建多元、综合、发展的看图写话策略指导上下功夫,帮助学生从图中自主地、自觉地获得感性材料,了解情节发展,激活思维的空间,通过图画了解人物的心情和情感,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看图的方法、写话的技巧,弥补他们的弱点,让写作变得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