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与创新浅谈
2017-03-20董海英
董海英
摘 要:以语文教学如何做到创新为课题,提出了新形势下语文教学要以鲜活、有趣为目的,吸引学生眼球,达成创建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的标准,以教学实际列举了教师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创新的做法,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思维以及创新在语文教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式教学;教学氛围
一、语文教学创新是新时代的总要求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专业性人才,还需要复合型人才。因此,学校的教育要符合社会的需求,培养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于人民。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很多学科都建立在学好语文的前提下。如,学不好语文,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数学应用题;学不好语文,就理解不了中华民族的渊源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领悟势必受到影响等。网络、自媒体、计算机等行业的迅猛发展,对文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检索用的数据,看起来属于理科范畴,实际上离不开语言和文字的指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运用文字向学生讲述操作的原理和方法,所以,语文教学只有跟上新时期的脚步,才能成为有用的工具,助推科技发展。
中国的文字从甲骨文到复杂的繁体字、再到简单的汉字,都体现了祖先的智慧。语文教学既要尊重历史,又要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教学上,既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又要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最终实现驾驭文字的目的,使语文这一学科成为帮助每一个人开发潜能的有力武器。如果说,教学的目的为了应试,那么学生在毕业后很难在社会立足,有的人还不得不重新修习一些工作方面的知识,这样的教育是不成功的,只有以修炼实际技能为目标,让学生在创新的教学模式下做到活学活用,培养更多有创新能力的多面手,才称得上是合格的教育。
二、创新式教学的模式应灵活多变
前面提到了创新式教学的重要性,也是时代的要求,那么如何创新呢?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具有创新模式的教学实例: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讲解课文时,可以让学生戴上耳机,一边听着动听优美的背景音乐,一边体会文中的思想和作者创作时的处境;将课本制成鲜活的文字配图或动态的科幻动漫片,让学生在新奇中受到刺激,以吸引学生眼球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可以到户外去实地调查,将课文中描写的自然景观加以渲染,让学生身临其境;以现场发挥的形式,让学生做口头文章或者作诗,培养学生出口成章的能力;在模拟的环境中,让学生体会当时的社会背景,陶冶情操,增加文学素养。
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自编自导小话剧等活动,一是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是让学生把课文搬到舞台上,通过参与剧中的角色扮演,理解文中人物角色的心情,体会作者的用意,让学生对课文印象深刻。
鼓励学生做小发明和小创造,点燃学生心中的创新之火,让学生自己策划活动、编写广告词,设立口号、队呼、标语等,让学生真正活学活用。
教学手法上,教师要多设立提问环节,让学生跟着老师互动;以游戏的方法,引发学生思考;用猜谜、问题多选等形式制造悬念,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大胆发言,避免教学的枯燥乏味。当然,创新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大胆运用,给学生营造积极乐观、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开拓意识,对学生的创新给予支持和鼓励,让学生成为有自主性和开拓性的时代精英。
三、创新式教学要求教师提升人格魅力
以上提到了诸多创新性教学的方法,但是,要想真正收到良好的创新式教学效果,教师的因素也很重要,能否实现创新,教师的综合素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的头脑和创新思维,积极主动地策划教学方案,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比如,教师提议的活动,应确保学生喜欢,能积极配合,并且教师要有足够的人格魅力,令学生佩服,比如,写得一手好字、出口出章、对名作如数家珍、对唐诗宋词倒背如流,是学生争相效仿的对象。还有,老师不能板着一副面孔,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甚至允许学生犯错误,对于逆反的学生给予疏导,要有耐心,用愉快的情绪感染学生,让学生轻松地学会课程内容。
要想做到创新式教学,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高尚的师德、友善的爱心、良好的审美观、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文化功底、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高尚的师德和友善的爱心是指,教师本着为学生负责的精神,不能图轻巧,不能保持原有的老套教学方式,要针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方案,制订出因人而异的教学计划。良好的審美观和高度的责任心是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被社会所不齿的,所有,不符合人文素养和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论点,都不能出现在教学中,要有高度的警觉性,不能一心只想着创新,而全然不顾造成的不佳后果。扎实的文化功底是指教师要改变单调教学的模式,多读、多看,把全面、广泛的知识带给学生,让学生耳目一新。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体魄,是指教师在研究创新的道路上,要经得起尝试的辛劳,举一反三,经得起推翻原计划、制订更好方案的“折腾”,用健康的心理和体格迎接创新的大潮。
参考文献:
[1]王洛倩.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J].现代阅读(杂志教育版),2011(2).
[2]颜移秧.专业课思想政治导入浅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6).
[3]钱霞.注意教学中的环节[J].中国校外教育报,2009(5).
[4]韩荣.浅谈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革新,2010(1).
[5]胡娜.如何改善教学课堂气氛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1(11).
[6]陈惠珍.新课标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