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2017-03-20田东东
田东东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涵盖了语言、文字、阅读、写作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它还是一门重要的语言交流工具,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怎么才能学好这门课程呢?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要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现在就谈论一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话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创设情境;引导质疑
一、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涵盖了语言、文字、阅读、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它还是一门语言交流工具,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学好其他学科的知识。随着近几年考试的范围越来越广,仅仅靠学好书面的这些知识,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更多、更广的知识呢,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发展,教学方法也在悄然变化,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也由原来的课堂主导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指导者,那我们现在就共同讨论一下新课改下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种教学方法。
二、创新能力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或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满足某一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并取得一定有收益效果的行为,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新课改要求师生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小学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们就共同讨论一下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1.创设情境法
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喜欢故事、喜欢动漫等特点,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地改变教学方式,可以利用多媒体或PPT软件创造相关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学习“小苗与大树”一课时,可以先用图片展示由小树苗逐渐成长为大树的过程,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主题,看看本文的小苗和大树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用小苗与大树命名,听完他们的对话,有什么感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感觉自己就是小苗,而教师就是那棵大树。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以教材的目标和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让学生体会到创新的快乐。例如,在学习“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时,教师首先以你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中的“罗马”是哪里吗?这个问题为开端,今天我就带大家去罗马广场看看那美丽古老的地方,然后就用多媒体展示罗马的美丽风景,通往罗马广场前面的一条大道,图片展示立刻吸引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作者都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后,我们应该怎么办?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启发学生,遇到问题后,不要钻牛角尖,试着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
3.引导质疑,鼓励学生提问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索,常有探索,常有创新,质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多提出问题,多质疑,多释疑。例如,在学习“窃读”一课时,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反映窃读的心情的?作者为什么会喜欢下雨天?为什么作者用“窃读”命名呢?通过学生自己深入了解文章,明白了下雨天可以让书店老板误以为作者是在那儿躲雨而没有足够多的理由把他撵走,这样他可以在那里安心地多读会儿书,而用“窃读”是因为作者是偷偷地、暗中读书,他可以在这种环境中读到好多书等,也可以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然后大家共同讨论,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性材料来调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学习“我的长生果”一课时,先引导学生自己讲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长生果,它有什么特征,自己对长生果有哪些了解,然后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课文主题,看看书中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把书比喻成长生果,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长生果”,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讲述自己和“长生果”的故事等。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符合新课改的发展潮流,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注重开发學生的智慧与潜能,我们应努力追求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善于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能动性和独创性。
参考文献:
[1]苑占霞.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时代报(下半月),2012(3).
[2]吕会玲.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创造力[J].大观周刊,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