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
2017-03-20李振平廖桂红
李振平+廖桂红
摘 要:数学是一门讲究计算和应用的学科,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从数学课堂中学生反思习惯缺失的现状展开分析,重点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反思习惯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反思习惯
一、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现状分析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当学生在得知自己出现计算的情况时,大多数缺乏反思的意识,不是直接把答案涂掉、再重新计算,就是等教师指出他的错误之后再进行更正。尤其是在教师公布正确答案的时候,有些学生发现自己的计算结果与正确答案不符,便立马涂掉错误答案,改成正确的结果,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主动反思错误的原因,或者回到计算过程中仔细检查是否存在纰漏。
二、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反思习惯的有效策略
反思是指学生对自我行为进行有效判断和评价的一种自省方式。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呢?
1.在问题探究中进行反思
问题探究是数学课堂上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是指学生通过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推论并验证等一系列环节,最终获得问题结果和解决策略的有效学习过程。因此,在问题探究中加强对学生反思行为的引导,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还能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尤其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式探究性学习时,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然后进行推理和验证等,通过这样一整套较为明确的学习步骤,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反思意识。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的“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探究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任务,分小组展开讨论。首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多边形的特征进行分析。如设置以下探究性问题:多边形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两个相似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然后,鼓励学生以画图、假设条件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后,再指导学生仔细体会刚才的探究过程,反思其中运用的解题思路,以归纳出多边形面积的正确算法。
2.在自我纠错中进行反思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由于学生过分粗心和对算理知识缺乏准确的理解而经常犯的计算错误,可谓屡见不鲜。如,在进行混合运算的过程中忘记加减乘除的计算顺序;在进行应用题练习时把题目意思理解错误;或者在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忘记小数点等。这些错误看似繁杂,实则非常简单而且需要学生不断地提高意识、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才能有效地避免。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这种计算意识,教师可以把学生常犯的这些基础性错误搜集起来,让学生准备专门的“纠错本”,针对这些错误资源让他们展开自我反思和自我纠错。
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下册“四则混合运算”的复习课讲解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题目及计算步骤归纳起来,并且让学生在纠错本上对这些错误题目进行检验和反思,看看自己犯错的原因是什么,正确的计算顺序应该是怎样的?如,有的学生在计算42+5×12-4时,往往会先算加法,再算乘法。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我纠错的方式,对这个算式重新计算,并且找到自己错误的原因,掌握正确算法。
3.在自我评价中进行反思
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教学之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采取自我评价的方式,对数学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进行反思。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反思不是消极的自我否定,也是对个人所犯错误进行的一种悲观的责备,而是学生在肯定自己的基礎上,对自我进行“挑剔”性的反思,并且需要做好相应的总结。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比例”知识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课堂练习题,并且让学生在得出结果之后,以课堂讨论的方式和大家进行交流与分享,看看大家的答案有何不同,究竟谁对谁错呢?题目如下:某企业2016年2月份前4天用电度数是2.8万度,那么,该企业整个2月份共用多少万度电?有的学生写的比例公式是2.8/4=28/x,而有的学生写的是2.8/4=x/28,究竟谁对谁错呢?经过众人一番讨论之后,最后得出第二种计算公式正确。此时,教师除了对大家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之外,也应该适当鼓励算错的同学,在课后思考自己犯错的原因,让学生体验反思和顿悟的喜悦。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反思空间,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进行反思,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在针对自我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加以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反思意识的增强,逐渐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运卿.浅谈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反思的习惯[J].学周刊,2015(6).
[2]吴永昊.探究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反思的策略[J].学周刊,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