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2017-03-20张玲
张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思维,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接下来我将结合“体积与容积”一课说说在概念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一、激趣的引入,学生深度思考的起点
导入新课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做有趣的游戏,融知识、趣味、思考于一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参与到新课的学习及思考中。
教学片段:
1.师:大家喜欢看魔术表演吗?
2.取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①号杯子里面倒满水。
师:猜一猜,往②号杯子里面倒水,能倒完吗?
生:可以。
师:(继续操作)水没有倒完,但②号水杯已经满了,为什么呢?
生:有可能是②号水杯里有东西,所以水倒不进去了。
3.揭示谜底,②号水杯里放有一个鸡蛋。
师:为什么在②号杯子里放入鸡蛋,水就倒不进去呢?
生:因为鸡蛋占了杯子里的空间。
魔术是学生很喜欢的表演,由魔术导入,学生觉得新颖,而且从魔术中引发学生思考,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由实际的操作让学生形象生动地感知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为什么在②号杯子里放入鸡蛋,水就倒不进去呢?”
二、合理的比较,学生深度思考的难点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的需要,运用比较的策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
教学片段:
1.结合教室里的物体说一说,交流物体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生1:讲桌占的空间大,课桌占的空间小。
生2:电视占的空间大,粉笔盒占的空间小。
2.探索比较物体所占空间大小的方法。
师:对于所占空间相差比较大的物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判断大小。
3.结合实验比较土豆与红薯哪一个占的空间大,体积概念的形成。
(出示大小比较接近的土豆和红薯。)
师:你还能通过“观察”比较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占的空间大吗?
(通过制造冲突,引出测量的必要性。)
师:看来,无法直接观察比较所占空间大小的物体,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的方法来比较……
4.比较不同几何体的体积大小。
师:这些由相同小正方体组成的规则几何体,我们可以怎样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呢?
小组合作,比较信封里不同几何体的体积大小。
(生汇报比较体积大小的方法:数、算。)
在这节“体积与容积”的概念教学中,比较不同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重要环节。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通过观察比较相差较大的物体的体积;二是通过实验测量比较体积较接近的不规则物体;三是通过数、计算的方法比较由小正方体组成的规则几何体,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深入思考的难点。学生在探索比较不同情况下物体体积大小的方法时,达成了体积概念的初步感知、抽象概括、巩固提升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了层层深入思考的过程。
三、科学的实验,学生深度思考的途径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而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科学,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操作实验,让学生通过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操作实验、动脑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教学片段:
1.讨论实验方案。
师:那你们怎么测量比较土豆和红薯的空间大小呢?小组讨论。
生1:取两个相同的杯子,放入同样多的水,分别放入土豆和红薯,比较谁上升得多。
生2:将两个相同的杯子都装满水,分别放入土豆和红薯,比较谁溢出的水多。
生3:取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放入土豆和红薯,分别倒满水,再将土豆和红薯都拿出来,比较哪个杯子的水剩得少。
2.探索实验的要求。
师:大家都很会想办法,那在实验过程中有什么要求吗?
生1:放土豆和红薯时都得轻轻放,避免溅出水。
生2:看水面高度时,眼睛应该与水面平行。
生3:放入杯子的水得足够多,必须得淹没物体。
生4:尽量手不要碰到水……
学生在讨论实验方案及实验要求的过程中,其实都是深度思考的过程,不仅体现了实验的科学性,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四、精心的设疑,学生深度思考的突破点
教学中,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精心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会跃跃欲试,积极主动深度思考,从疑思中舒展思维的网络,发现新知。
教学片段:(追问土豆和紅薯的实验中的一系列思考)
师:为什么水会上升呢?
生:因为土豆和红薯占了空间。
师:为什么放入土豆和红薯后,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呢?
生:因为它们所占的空间不同。
师:为什么比较土豆和红薯的空间大小,只需要比较水面上升的高度就可以了呢?
生:因为土豆所占的空间转化为上升水的空间了。
通过老师一系列的追问,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理解物体都占有空间,并且所占空间有大有小,在测量过程中还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即把不规则的物体体积转化为可测量的水的体积,为后续学习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做了铺垫。
其实,不管是概念教学还是其他教学,比如解决问题、计算教学等新授课,再比如练习课、复习课,所有课都可以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及追问中促使学生深度思考,我相信,只要我们有发展学生思维的意识,那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一定会得到质的提升,学生也一定会养成遇事深度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