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
2017-03-20孙达国陈勤
孙达国+陈勤
摘 要:目前,语文教学还是滞留在繁琐的分析、无病呻吟的情感体验、虚假低效的合作、交流的怪圈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注重师生的朗读,教师自己读课文时读得很生硬,丢字加字、读破句子的现象很普遍,能读出感情的很少。朗读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朗读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语文教师要加强朗读能力的训练。优秀的语文课堂不仅老师要声情并茂地读,学生更应该书声琅琅地读。
关键词:语文课堂;范读;语文素养;基本功
语文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而这种工具性又是通过朗读和交际体现的。然而,在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语文课的教学还滞留在繁琐的分析、无病呻吟的情感体验、虚假低效的合作、交流的怪圈中。有的语文课堂依旧按照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把一篇篇优美动人的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教学三维目标变成了“二维”。我们语文教师经常对学生说:“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请同学们带着某某的感情来读这一段。”试问:“老师您自己能读出来吗?”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大多数教师采用电教手段听录音带或者是网上下载朗读音频,自己读课文时读得很生硬,丢字加字、读破句子的现象很普遍,能读出感情的很少。
虽然现在有了多媒体,学生的学习方式越发自主,但再花哨的形式,也永远取代不了教师语言的作用。笔者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尤其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应该重视自己的范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在他们心目中,老师就是自己崇拜的偶像,如果教师能声情并茂地示范着读给学生听,就能展现出自己良好的语文素养,学生会非常羡慕、佩服他们的老师。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抑扬顿挫的朗诵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文教师要明白,朗读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遗憾的是许多语文老师自己的朗读能力是不过关的。这里有教师所生活的环境方言的因素,也有教师自身业务素养不高的因素。但是无论怎样,语文教师应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朗读出浓浓的语文味。
“打铁还要自身硬。”所以,语文教师要加强朗读能力的训练。
一、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酝酿朗读文章的基调
例如,《慈母情深》是人教版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的宽厚、善良,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文章篇幅较长,但是语言朴实,以对话、抒情为主,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其中,作者眼中母亲辛苦工作的三个镜头抒寫了人间真情,三个镜头是课文的重点,只有通过仔细品味、朗读,才能体会作家笔下流淌着的真挚感情。课前教师一定要仔细研读,把握好朗读的基调。只有自己朗读出感情,才能指导学生朗读出感情,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主旨,体会作者真挚的感情。
二、以名篇为载体反复揣摩句子的语气
教师应把握好语气运用的一般规律。例如,喜,气满声高;悲,气沉声缓;爱,气缓声柔;憎,气促生硬。例如,《燕子》这篇课文抓住了燕子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生动形象的燕子春归图,文章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全篇朗读的基调是深情赞美。再如,《十里长街送总理》,1976年1月8日,中国人民最敬爱的总理——周恩来同志逝世了,他的逝世使中国人民无比悲痛,泪水洒遍了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月11日是周总理送葬的日子,这篇课文记下了当年北京百万人民群众冒着严寒,伫立在长安街两侧为周总理送葬的场面,表达了人民群众深切哀悼的感情。全文虽然仅有600余字,却字字有情,句句含情,读之令人情不能自已,哀恸欲绝。全文朗读的基调应是充满悲痛、饱含深情,朗读的节奏应该舒缓深沉。
三、学习朗读技巧,体会停顿、语调、语速、重音
《桂林山水》一文有这样一段话,“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文中出现了四个“这样”,要重读。这与后面的“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舒缓节奏形成鲜明的对照。
朗读不是一件难事情,教师只要多听、多练,就能读出语文的韵味,读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优秀的语文课堂不仅老师应声情并茂地读起来,学生更应该书声琅琅地读起来。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应该做到:初读,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再读,品词析句;三读,读出感情,情感升华。
教师总是担心自己不反复讲解学生就不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不到作者的感情。其实只要教师肯认真研读教材,舍得给学生时间下功夫读,学生读通了、读懂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学生的深情朗读中就流露出来了,无需专门说教,“水到渠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1]顾洁.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言语实践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2.
[2]臧慧民.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情感投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