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胡在戏曲伴奏中的情感魅力
2017-03-20李小波
李小波
二胡作为极具民族特色的弓弦乐器,在戏曲的音乐伴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由于其构造独特,演奏手法丰富,发声与人声相似,既可以表达内在含蓄的温婉情绪,同时也可以形象的展现活泼、奔放的风格,因此,在戏曲伴奏中有散发着贴近人的情感魅力。本文基于二胡演奏的特点,对二胡在戏曲伴奏中所展现的情感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二胡;戏曲;伴奏
戏曲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独有的民族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二胡有其演奏技巧较为丰富,它的音域宽,音色优美,可以展现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所以经常应用在戏曲伴奏中,既起到了辅助演唱的作用,同时其表现也没有喧宾夺主。
1 二胡在戏曲中的伴奏技法
1.1 拖腔保调
拖腔保调的二胡演奏技巧既需要二胡演奏人员需要根据演员所唱戏曲的韵律进行相应的旋律伴奏,同时也需要与演员的行腔及吐字进行默契的配合。二胡在为戏曲伴奏唱腔时,不能只靠二胡的谱面演奏,而是需要二胡演奏人员具有灵活的演奏手法,最大程度的配合演员的唱,从而是演员的声音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另外,在对戏曲进行伴奏的过程中,经常需要添加滑音或者重音,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实二胡在戏曲中的伴奏效果更加富有情感。二胡演奏人员要想使二胡与演唱者的吐字、行腔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就必须要多于演员进行唱腔的熟练磨合,多分析研究行腔的旋律、曲调走向以及吐字和韵律等,只有这样,二胡在戏曲中的伴奏才能真正彰显戏曲独特的韵味,使台上和台下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1.2 揉弦
调式主音5经常出现在黑龙江地方戏曲中,所以为了保证戏曲的风格,二胡在戏曲中的应用最常用到的伴奏技巧就是小指揉弦。揉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二胡的音色更加甜美,更加柔和,在二胡伴奏中,揉弦又分按揉和滚揉两种。
1.3 滑弦
二胡在给戏曲伴奏时还经常用到滑音,且技巧的应用很丰富,二胡的滑音演奏指法主要有同指滑音、伸展指滑音和垫指滑音。滑音既可以应用与包腔,又可以作为戏曲的伴奏曲目,深入渲染了戏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促进了戏曲的细腻和圆润。
1.4 搂弦
搂弦手法多用于陕西秦腔伴奏,最长用到的是四度搂弦。二胡在对秦腔进行伴奏时,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四根手指要同时用力按弦,且食指在弦上的压力需要跟戏曲的节奏互相照应,因为陕西戏曲的特点是奔放、激昂。另外,搂弦技巧主要集中在第四根手指,即无名指上,食指、中指和小指这三根手指主要是为了配合无名指的操作,二胡演奏者熟练地控制着二胡,使双手和弓完美结合,从而对陕西戏曲的情感进行充分的表达。
2 二胡在戏曲伴奏中的情感魅力
二胡的演奏手法不仅是丰富的,且音色也是有多种变化的,既能够伴奏活泼、轻松的戏曲,也可以展现富有地域特色的抒情戏曲。二胡在戏曲当中,尤其是在采茶戏曲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在戏曲乐队的伴奏中,二胡则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把握着乐队音准、音奏、剧情情感以及音乐节奏的强弱和快慢,其以宽广的音域和独特的音色,通过伴奏技巧充分表现着戏曲人物的喜怒哀乐,可谓是扣人心弦。
具体来讲,二胡在戏曲伴奏中的情感主要体现在姿态、松、气息、节奏、音律、配合、音美以及情感等八方面。
姿态:指的是二胡演奏过程中,二胡演奏人员的坐姿、持琴方式及演奏姿势。二胡伴奏要求演奏人员的头部要正,身体要直,坐姿如钟如松。
松:松指的是二胡演奏人员在为戏曲进行伴奏的过程中,掌握好琴弦的松紧,且演奏人员在演奏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心境,按弦和运弓的技法要得心应手,且心理不能紧张,否则会严重影响到二胡对戏曲伴奏的效果。
气息:二胡演奏人员在为戏曲进行伴奏的过程中,其呼吸要保持良好,呼吸要均匀,因为一呼一吸照应着二胡演奏的节奏,只有不紧不慢的呼吸才能使二胡的伴奏声韵变得更加动听,只有声韵动听了才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
节奏:二胡在戏曲伴奏过程中的节奏要与实际需求相结合,节奏要稳、板眼要正,只有这样,演奏的快慢拍才得以充分的展现,才能做到慢而不断、快而不乱,而二胡的情感魅力才得以体现。
音准:二胡应用于五度相生律,其特征是全音大,半音小,所以二胡演奏人员必须要熟练的掌握按弦、揉弦以及泛音,做到曲响律准。
配合:这里的配合是指演奏人员的双手要相互配合,因为二胡在演奏时需要左手控制琴弦,右手持弓。二胡演奏人员在熟悉双手的技法后,需要对左右手的配合进行反复练习,因为只有双手的配合熟练,二胡在戏曲中的伴奏才能够震撼人心。
音美:二胡的音美主要圖像在音色和音韵两部分,二胡在戏曲中的伴奏虚实相间,伴奏技法变化莫测,这一点是其他乐器所不具有的魅力。
情感:这里的情感指的是二胡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感情,演奏人员只有自己的情感注入到二胡伴奏中,才能点燃二胡在戏曲演奏中的激情,从而更好地引起受众的共鸣。
简而言之,二胡在戏曲伴奏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伴奏技巧的运用下,充分向受众展现了了戏曲人物的情感,但要想将戏曲人物的情感真实的展示出来,对二胡演奏人员也要求有一定的功底。例如,经过改编后的台湾地方戏曲《怀乡曲》中,二胡在对序曲部分进行伴奏时,应采用揉弦手法,通过对频率的有效控制和改变,从而体现台湾同胞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演奏人员在给戏曲进行二胡伴奏之前,需要对戏曲情节有充分的了解,并结合戏曲唱段以及戏曲人物情感的需求,在伴奏过程中使用相应的伴奏手法,从而使二胡伴奏震撼人心。再如曲剧《卷席筒》,在“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选段中,二胡演奏人员可以利用托腔保调的二胡伴奏技巧,与演员演唱的旋律结合在一起,从而营造悲痛、凄凉的环境氛围,以烘托戏曲整体的最佳效果。
另外,二胡独奏和伴奏也存在区别,但无论是独奏还是伴奏,演奏人员都需要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了解不同戏曲流派的特点以及唱腔,例如豫剧《清风亭上》,在“奴才全将良心闷”唱段中,戏曲人物的内心情感跌宕起伏,所以此唱段对二胡伴奏也有着极高的要求,要求二胡演奏人员在为戏曲伴奏的过程中,必须与戏曲剧情展以及戏曲人物的情感变化进行结合,从而表现出人物的鲜明个性以及内心情感,从而产生强烈的舞台效果。
3 总结
综上所述,二胡无论是给戏曲伴奏还是独奏,对于演奏人员而言都是极大的挑战。因为二胡演奏人员必须要掌握伴奏的各种技巧,熟悉不同戏曲的特点以及韵律,且与演员的行腔也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磨合,只有这样,二胡在戏曲中的伴奏所起到的情感作用才能得到体现,从而将戏曲情感传递给受众,使受众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李菲.二胡在戏曲伴奏里的作用浅析[J].戏剧之家,2016(09):77-77.
[2]郭玉玲.论戏曲伴奏中二胡演奏的情感魅力[J].黄河之声,2015(02):125-125.
[3]温剑兵.论戏曲伴奏中二胡演奏的情感魅力[J].大众文艺,2014(03):154-154.
作者单位
赤峰学院音乐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0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