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建设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2017-03-20孙强
本文简单介绍了精品课程建设的背景,课程体系、并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教材建设、机制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实验内容建设等方面,论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方法和途径,阐述了精品课程的内涵及其在提高等教学中的重量级作用。
【关键词】精品课程;课程体系;教材建设
1 背景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是希望教育集团旗下的大专院校,为落实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加强集团旗下院校内涵建设,促进院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集团决定首期投入1500万元资助旗下高校实施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于2016年12月启动首批特色专业及精品课程申报和立项建设工作。
2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和质量工作是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门类、专业共分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三级。
校级精品课程要解决示范性不强、重复利用率不高、实用性不够、响应力不够、互动性不强等问题上进行着手。依据教学改革的思路,提出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标准、以及教学要求。精品课程需要具有优秀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教学内容、适用的教学方法、有内涵的教材、优质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3 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的加大,重点在于纠偏,而不是简单的职教师资整体理论素质或学历层次的高低。也就是说,优化职教师资结构的一个重点是提高教师学历。另外,师资队伍建设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前提,决定它必走专兼结合之道。学校聘请的兼职教师均属于企事业单位优秀的、专业的技术人員。该方法既能降低办学成本,又能使学生了解并熟练掌握专业领域中的最新技术方法,并提高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教学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其要反应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该成果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充分与教学改革教研活动相互结合。课程要以“学生为学员、教师为教练”的改革思路深化改革,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应该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为方针,充分调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能力,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丰富的有趣味的案例或实验。把课堂变成训练场,教学过程中以过程性考核为基准,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案例或实验当中,激发同学们对知识的探索和渴望。
5 教材建设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要做好教材建设,就要改变 “一门课程一本教材”的传统做法,还可以自编讲义,印发相关的国家标准等技术文件,共同作为学习资料。教材的逻辑结构是学科型的,选择教材主要考虑科学性和系统性,为学习提供系统、科学、准确的知识。按照这个标准选用深广度与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基本相吻合的高水平的高校教材,并注意要涵盖分层次教学的研究,加注选修教材和必修教材的模块整合,满足学生发展特长和基础的不同需求。
加大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目前,“双师型”教师在高职教育中占较大比重,很大程度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教育部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附录中对“双师型”教师的标准有过说明,但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实实在在的“双师素质”,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本身就应当是高技能人才。另外,高职教育也可以走专兼结合之路,即聘请企事业单位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既可以降低办学成本,又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专业领域中的最新技术并提高在未来工作中“对症下药”的能力。
6 机制建设
在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中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充分认识高职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应用型教学体系”下的精品课程,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适当的先进性,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实践环节,加大教育投入,保证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
7 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
据调查,很多学生认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培养了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既关系到教育的宗旨、教学的目标又影响到学习活动的效率。另外,理想的考核方法既能展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专业能力,又能够通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扩展自己的能力,继续学习和实践。目前,“课业”是一种新的考核方法,“课业”的课题是有真实应用背景的实际任务[3]。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业”结果,对学生的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价。要让学生有效的完成“课业”任务,教师要进行角色转变,在整个环节中要设计任务,控制任务的主体,运作模式等等。任务要有新意,要敢于创新,一个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教师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8 实验内容建设:
实验内容建设的定义比较广泛,比如施教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教具、挂图、课件、教室、实验设备、实训演练设备、实训教学场所等都是实验内容建设的范畴。就高职教育来说,精品课程的建设一定要注重理论课讲授与实践操作的密切结合,注重产与学的结合。另外,为培养学生对理论的应用和掌握能力,还应建设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训基地,做到内容、时间上的紧密衔接。
众所周知,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生存。其中精品课程是高校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全面了解和把握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对高校有效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4]。但精品课程建设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问题有:高校中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精品课程申报成功之后,出现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这将导致精品课程内容不能及时的得到更新与完善,教学理念过于陈旧、老化未能与时俱进,一些精品课程质量不仅没有提高反而相对下降,这使得精品课程的建设失去意义,点击率低,几乎无人问津。资源共享问题未能彻底解决。
参考文献
[1]翟向阳.论高职教育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J].高职研究,2005(06):17-20.
[2]马凤鸣.“综合英语”精品课程建设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J].大理学院学院报,2010,1(09).
[3]张玲,江林升.以应用为核心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4(03).
[4]王亚青.对《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分析与思考[J].高教研究,2008,3(88).
作者简介
孙强(1982-),男,黑龙江省鹤岗市人。学士学位。主要从事建筑施工教学工作。
作者单位
1.民办四川天一学院 四川省绵竹市 618200
2.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德阳市61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