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启初中生的创造性思维

2017-03-20周琳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墙报彩带创造性

周琳

摘 要: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思维,创新在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有体现。为了更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来说,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了一些创新思维的研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26-01

现在的中学生,潜意识中早已闪现着创意的火花,它以独出心裁的形式,较低级地表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语文课堂中追求另类的情感体悟,课堂外,用别样但不过分的行为引起老师的注意;在文具的选择上,哪怕是一支相同的笔,一把相同的尺子,也要用修正液、贴纸等在上面做出只属于个人的标识。这些个性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表示当下学生具有原始的创造性思维,它们是创新意识成长离不开的土壤。有了它们,教师应该欣悦,只要我们肯去播种管理,假以时日,这种子必将长成参天大树。

开启创造性思维,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要在什么领域创新,我们的创新要达到什么效果。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明确:创新是为了更优质、更方便地满足人们健康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为了更突出地彰显人性中的真、善、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明确创新的意义,将学生尚未成熟的思想观念引入正途。切忌歪曲创新,把它变异为盲目攀比、性情乖张、胆大妄为,这一点至关重要。做到了这些,可以说是选好了创新的种子。开启创造性思维,其次要注重选择好方法,把握恰当的时机。

1 实践引导学生感受创新的喜悦

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不能靠说教,针对具体事物的创新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教师的说教对于初中生来说,不管是多具体生动,都显得空洞无力,虽然能激发出学生创新的热情,可一到具体实践中就不知所措。所以教师可以切身创新,作为示范,引导学生如何开启创造性思维,或者在大型活动中带领学生一起去创新,让学生亲身感悟创新的成果和乐趣,以激发他们下一次创新的“冲动”。

新学年伊始,每个班级都要重新设计制作班级文化墙报,彩带是主要的装饰用品,大部分班级都将它用作边框粘在墙报的四周,而这次我打算将彩带剪断,拼接装饰。于是我召集了墙报制作小组的学生,把这个想法提出来,具体设计操作让他们独立完成。他们积极响应之后,将彩带剪好,拼接出类似长城、麦穗、鞭炮等的形状;另外,他们在设计布局的时候,这些彩带的位置也不局限在墙报的最外层,有的用作下划线,有的用作分隔线,有的用作简单的插图等。形式上虽然简单,但在全校范围内,这种用法尚属首次,墙报的整体效果也相当不错,因此在全校评比中获得第一名。学生也切实体验到了什么是创新,也感受到了创新带来的喜悦。

2 正确引导学生在模仿中开启创造性思维

模仿,很容易理解,它可以说是人的天性和本能,在知识和技能的沿袭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类的发展始终向前,这就充分证明了在模仿前人正确的成果这一行为中融入自己独到的见解就可以发现新的规律,改革出新技能,形成新体制。牛顿在发现经典力学定律之后谦虚地说:“我之所以会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可否认,这位“巨人”的体内,也有“模仿”所供给的能量。模仿给创新以启示,创新给模仿以动力。

当下,大部分初中生已经摆脱了照搬照抄的习惯,他们认为这是对自身能力的否定,但他们又缺乏沉静的心来进行完全自主的构思。所以他们会自觉地寻找模仿的对象,又千方百计地添入属于自身的元素,把这些模仿的对象打上自己“独创”的标签。

诚然,这种行为是90后孩子彰显个性的手段,但其中也不乏创新的萌芽。我们的责任是让这种创新的萌芽健康成长,而不是变异为当下社会中有悖于健康审美的古怪行为。这需要教师用正确的引导来规范,用积极的鼓励来巩固成果。

如何进行正确的引导呢?运用榜样的力量是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倘若这榜样能贴近学生就最好了。所以教师要利用好手边的材料,让学生在模仿中形成独到的理解。

我們学校学生较少,对于优等生来说,容易失去竞争的动力,学习的思维也缺乏创造性的开启。如果拿见诸网络、报刊的优秀学生的时机来启发教育,又稍显遥远,到多数学生表情淡然。为此,我抓住教研的机会,深入了解平行学校学生的优点,回来讲给学生,他们的表情就丰富起来。

最成功的一次是我到附近的一所中学,观摩他们的语文日常习惯养成性训练。其中作文一项,我深有感触,学生们作文题材的新颖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带回了一本作文集,让我的学生参考阅读,学生们的写作,题材创新的热情被调动起来。生活中鲜活的小事都进入了学生的笔下。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些在作文上稍显天赋的学生甚至能写出一种情趣:炊烟,写出了柔美;雨滴,写出了顽皮;大树,写出了坚贞……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有了提高。教师再在课堂上将这一类创新成功的作文当成范文,不仅巩固了小作者本人的创新理念,对其他学生又是一种启发,加之学生们不愿盲从的心理,作文教学就可以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3 指导学生改编、改造,彰显创新思维的力量

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醉翁亭记》第一自然段时,为了更好地理解滁州城、琅琊山、酿泉、醉翁亭的位置关系,我让学生参照书中的插图,运用地理知识,重新画一幅能表示上述四者位置的简图。学生们兴致很高。第二天作业收上来,确实很让人满意。

可见,初中学生的头脑中已蕴含着巨大的创新能量,教师要不懈地发现和引导,让创新成为学生的习惯,这样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就会不断探索,不断前进。

猜你喜欢

墙报彩带创造性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眼花缭乱彩带舞
需要多长的彩带
让句子变成彩带
2018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第二轮通知)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大学生可以自由出墙报
学校办墙报的一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