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地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探究

2017-03-20付献青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探究

付献青

摘要:新课程下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一种自主探究“活动”,教师提供充足的探究素材和时空保证,创设新颖别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乐于探究;创设有思考空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大胆探究;创设有竞争性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勇于探究。问题情境和一般的地理教学情境区别在于它是一种紧扣问题发生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地理学习过程,利于激活学生思维活动,符合新课标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教学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教育目的在于育人,教学不应只是“授人以鱼”,而应是“授人以渔”。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地理课堂教学情境是地理教师常规教学工作,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地理课堂教学情境是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怎么创设问题情境,创设什么样的问题情境是地理教学实践中永恒的话题。下面就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谈谈我的一些感悟。

一、问题情境的概念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在研究新知的过程中,使学生在质疑、探索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学习。这种学习活动要以问题为载体,不仅使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加以灵活运用,更让从这个学习过程中有所发现,获得新的地理知识和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全体学生、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多种情况,营造一种接近而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动机。其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矛盾、引起主体内心冲突,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真正融入学习活动中。好的地理问题情境,能体现课堂教学中思维的“魂”,也是课堂教学的根本,能让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能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想像力,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地理知识的获取与地理问题的解决过程。

二、有价值的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具有的特性:

有价值的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应具备趣味性、生活性、形象性、学科性、层次性、情感性等特性。

1、趣味性。调查中发现,学生在考试的重压下,平时已很不想动脑思考了,因此若我们提的问题是纯理论性的,又是很抽象的话,学生思考的效果很是一般。而我们的学生毕竟还是处于认识的发展阶段,从心理上还有很强的好奇心,若能把这些问题用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并设以疑问展示给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然就产生解决问题的自觉意向,做到在问题面前“轻松”了,融问题与趣味于一体,提高课堂效率。

2、生活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的序言<与同学们谈地理>一课中,着重强调了“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两个基本理念,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要能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具备地理观念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这两个基本理念,对于课堂中的问题创设,积极准备生活素材,让学生更能接受和感知,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地理的积极思想,还能让学生从生活中熟知的问题体会到相关的地理理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形象性。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形象性是指学生在感受生活、积累素材、思考问题时,所凭借的主要是形象思维,活跃在学生大脑中的是具体的地理事物、具体的场景,描述出来的是活生生的形象,是生动的故事情节。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充分考虑到问题的形象性特性,不能从抽象概念出发,靠推理去构思问题、安排情境。

4、学科性。地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既关注不同发展阶段,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发展变化,更关注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因此,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需要关注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及空间地域联系,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原理和规律。

5、层次性。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应遵循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螺旋式递变规律,有着明显的层次性。在现实生活中,人总是因某个具体问题的困扰而去解决,并形成经验。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应该从个案问题——更多类似的问题——问题的实质。

6、情感性。饱含情感性的问题,以情开启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在情感的勃发与激动中,感受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情感中产生共鸣,使他们心有所想,所感,所动。因此,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问题的情感性特别重要。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努力尝试了很多的问题创设方法,例如选取典型案例法、角色扮演法、利用教学媒体法、以用促学法等多种,以后将进一步探录更多的问题情境创设方法。

1、选取典型案例法。针对授课内容,学生的学习实际,选用与授课内容宓切相关的、典型的案例,创设问题情境。

2、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即是通过情境与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尝试扮演角色,经由团体的共同讨论,以及再扮演的运用,帮助学生练习各种角色的行为,来增进学生对于问题的认识,是即兴演戏的一种。

3、利用教学媒体法。教师针对新课程标准下教材的特点,利用幻灯片、音乐、投影、录音、录像等手段以渲染课堂气氛,构建思维通道,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求知欲,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启动认知,为学生理解授课内容提供特定的问题情境。

4、以用促学法。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从学习内容的实际运用出发,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体会学习内容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学生对该部分学习内容的重视,提高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學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学习地理对生活有用”的理念。这样,在学习中“以用促学”,而在生活中则“学以致用”。

四、创设地理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问题情境的创设应符合实际内容,不可以虚设;2、问题情境的创设难易要适度,不要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3、注意设计创造性的问题,具有一定挑战性,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地理(七年级)培训资料》 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