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技术在机电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

2017-03-20皮晓虹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融合信息技术应用

皮晓虹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2014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对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本文主要以中职院校机电专业教学为切入点,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中职院校机电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具体应用,进而为开展中职院校机电教学提供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机电教学;应用;融合

正文:

在教育理念不断创新的时代,传统教育方法已经无法适应职业教育的需求,职业教育的转型与变革迫在眉睫。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把信息技术与职业院校机电教学融合起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院校机电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1、有利于开创启发性教学思维

在教学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填鸭式”教学方法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老师总是机械性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被调动起来,而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就可以把声音、文字、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融合到教学中,把机电教学中的复杂过程拆解为较小的步骤。比如,在学习齿轮啮合课程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视频和图像向学生展示不同齿轮的啮合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从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向。

2、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

职业院校机电教学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必须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单一的教学内容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倦心理,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我们可以把机电教学中的经典案例通过视频的方式传输给学生,把课本的机电原理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动态图,比如,通过多媒体技术把三极管的放大电路进行演示,克服枯燥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有利于强化师生之间的融合互动

随着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成为各院校坚持的基本原则,通常情况下,职业院校学生的基础较低,自主学习开展较为困难,但是他们却有着很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老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比如,在学习CAD软件的时候,老师可以用信息技术手段绘制图形,进而学习复杂的机电零件,最终实现机电零件的半剖视图和全剖视图,在此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实现有效互动。

二、信息技术在职业院校机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利用仿真软件进行课堂教学

在机电教学中,恰到运用仿真软件非常重要,仿真软件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场景的还原,这样不仅可以能够提高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机电教学中,一方面仿真技术对设备运行的要求不高且较为简便,能够通过较为简单的安装实现与计算机的链接,另一方面,仿真软件能够把课堂内容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接近真实的环境来满足教学的要求。例如,任课教师可以利用Proteus软件对单片机进行仿真,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

2、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在职业院校机电教学中,信息技术能够借助动画、音频、视频、文本、图像转换等多种传播形式实现传统教学形式的转变,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真实的教学环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液压传动系统》课程的时候,任课老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展示的形式,把液压转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元件,回路、运行等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视频、图片中对液压转动系统更好地了解,强化对理论知识的把握。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同时也能够让老师和学生融合起来,有效互动。

3、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积极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一个教师带领多个学生同时进行实验操作,导致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而得不到有效解决。而运用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将需要完成的实验任务和所需元器件发送给每个学生,使他们提前预习和准备;在上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同步演示的方法,在主电脑上进行演示后同步到每个学生的电脑上,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上的丰富资源,建立资料数据库,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对所需资源进行查询,满足自身学习需求。

4、加强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生自主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引导下,老师只是借助板书和口述的形式进行教学,很难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不断更新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比如,老师可以依靠网络进行线上和线下的讨论,设置网页、留言板,引导学生自己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比如,在学习一体化检测系统章节的时候,老师可以采用专题研讨的教学形式,借助计算机引导学生展开系统的分析和学习,通过多媒体就似乎把速度、力、位移等展现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结论:总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大量的教学实践数据发现,在机电课程中引入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实现机电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提供机电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同时也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把信息技术和职业院校机电教学融合起来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魏丹.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电大理工. 2016(03)

[2]王艳宇.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 读天下. 2016(24)

[3]张亚男.信息技术与中職技术学校数学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几点认识[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19)

[4]李建刚.巧用PLC实现机械手运动的示教与再现[J].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1(08)

[5]张志洁,王风彬,鞠熀先.验证性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12)

猜你喜欢

融合信息技术应用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