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和保障机制创新研究

2017-03-20张成玉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资助体系创新研究贫困生

张成玉

摘要: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较大。高校贫困生成为我国高等学府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相应地,高校贫困生问题,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从各方面关爱贫困生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创新研究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截至2015年底,在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的3647万在校生中,贫困家庭学生约占20%,人数在670万人左右;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5%到10%。这些经济困难学生能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圆了他们的大学梦,是坚持党中央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本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然而,他们也背负着家境贫寒或其他原因带来的经济困难和苦涩辛酸,踏着艰难的生活道路,在发奋成才的前进中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一、教育跨越式发展下的经费总体投入仍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1998年底,全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人数约64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9.8%。而到了2015年底,全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人数超过3647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1%,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在世纪之交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但是兴办教育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遇到资金困难,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发展高等教育遇到资金的困难相对更大。自1992年以来,我国虽然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总投入,但目前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仅为4.2%左右,教育经费总体投入仍然不足。

二、经济发展不平衡下的贫困生数量较大

面对我国经济尚不发达的现实,为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财政供给困难的矛盾,在人力资本、教育个人收益、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支持下,我国进行了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这样,一方面,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使我们可以有效地多渠道地集中社会力量更快地发展、更高质量地办好高等教育;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大大增加。高校贫困生成为我国高等学府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相应地,高校贫困生问题,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全面、深入地研究这一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贫困生资助体系完善的必要性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刚刚建立不久,它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我国通过多年努力,已建立起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体系,对平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培养大批社会需要的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国家政策在各省各地各校会因时因地,因受到不同的执行环境、执行条件、执行手段、执行人员的影响和制约,而有完全不同的落实实施效果。

四、提高资助的有效保障机制,切实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

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建立起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和成本补偿机制。在实行成本补偿、收取学费的同时,为了确保贫困家庭的子女不会由于经济原因而被排除在高等教育系统之外,我国的学生资助体系经历了一个建立与逐步完善的过程,形成了以“奖、助、贷、勤、减、补”为主要内容的资助体系,以向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教育资助。助学贷款的发放,是一个与贫穷和社会正义息息相关的公平问题,这里的价值观问题正是社会政策关注的社会正义,研究如何利用经济发达地区的优势以更加公平地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实际利益的再分配,切实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

一是设立勤工助学基金,设立专门的基金账户,集中归集来源不同的资助资金。强化和落实经济发达地区政府与高校的责任,将政府和高校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法制化。

二是创新资助模式,对家庭困难的学生予以分类,针对不同的类别,通过多种方式予以资助,据此可以将资助分为直接资助式:即将资助基金作为资助直接发给学生本人;无息偿还式资助等;

三是鼓励学生通过政府、学校或与学校有合作的企业给他们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和机会,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解决自身的问题。如高校可以通过尝试设立勤工助学公司,为高校、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也可以在校内或企业通过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等方式;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助能力,也可锻炼学生适应社会和提高工作的能力,把自助和他助结合起来。

四是形成了从政府到学校,从企业到社会,从无偿到有偿,从他助到自助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资助模式,让全社会有意愿的人士都加入到资助行列中来。通过媒体及有关宣传渠道,有利于加强对资助基金的管理与运作。

五是在保值的前提下,在不影响正常资助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资助基金的投资运作,实现增值。

五、推动社会各界关心贫困生的发展和成长

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大学生发展研究的一部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高校就是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所以,贫困大学生发展问题便成为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和关键所在。正是立足于这樣的高度来认识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的意义,才能通过研究推动高校师生员工提高认识和境界,从各方面关爱贫困生,也才能激励贫困生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自强自立,开发自身潜能,争取成长为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人口普查办公室.《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

[2] 桂富强.贫困生资助研究1994~2007年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述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8

猜你喜欢

资助体系创新研究贫困生
基于人力资本证券化视角的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