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诺贝尔奖史话之骂出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2017-03-20朱长超编辑一帆

科学生活 2017年2期
关键词:伯爵尼亚舞会

文/朱长超 编辑/一帆

诺贝尔奖史话之骂出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文/朱长超 编辑/一帆

朱长超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委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一个宠坏了的纨绔子弟

维克多・格林尼亚是法国著名化学家,1871年出生于法国瑟堡一个造船企业主家庭。他的父母很有钱,对他很溺爱,也不大管他,这样,他渐渐变成了一个任性、宠坏了的孩子,不喜欢读书,热衷于吃喝玩乐。小镇上的人看不起他,避着他,他却浑然不觉。他无所事事,整天东荡西游,寻欢作乐,觉得生活过得很快乐。他就像是一艘没有目的地的轮船,在海上随风飘荡。

1892年秋,格林尼亚21岁了,还是一副浪荡子弟的样子。人们认为,这个孩子的未来肯定没有什么作为了。如果他要学好,太阳会从西边出来。

舞会上的人生一课

一天,瑟堡市的上流社会举办一次舞会,喜欢虚荣又喜欢玩乐的格林尼亚自然也闻讯参加。在舞场上,他发现有一位姑娘美丽端庄,气质非凡,禁不住动起心来,格林尼亚装作很潇洒的样子,彬彬有礼地走到这位姑娘的面前,微微地弯一下身子,将手一挥,说:“请跳舞吧。”那口气,好像他是上帝似的,什么人都要乖乖地听从他的指挥。这位姑娘却根本不理他。他再次作出邀请。这位姑娘看了看他,流露出轻蔑的神态,再次拒绝了这个纨绔子弟的邀请。这个姑娘知道格林尼亚不长进,不愿意与这种纨绔子弟共舞,还不客气地数落了他几句。格林尼亚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很想发火,吵一架。但是,一个朋友悄悄告诉他,这位是女伯爵呢。姑娘用手指着格林尼亚说:“请快点走开,离我远一点,我最讨厌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

格林尼亚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轻蔑。他家里有钱,父亲在当地也有些名气,以前,人们在心底看不起他,但是,当面还会敷衍他,照顾他的面子。没想到,今天竟受到了这样的教训。这个姑娘竟然当着众人的面这样数落他。

一顿臭骂惊醒了他

姑娘的这一顿臭骂,虽然大失面子,却惊醒了一向自满自足的格林尼亚,让他重新认识自己,重新思考人生的航向。

应该庆幸的是格林尼亚自尊心尚未完全丧失,还知道羞耻。知耻近乎勇。格林尼亚挨骂以后闭门不出,检讨自己的行为。多年来在父母的宠爱和纵容下,自己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呀,竟成了社会上的一个“公害”。波多丽女伯爵教训自己时,周围的人们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劝解,更没有人帮助他说句好话,都对她的批评表示支持,自己是多么地孤立,多么不得人心啊。一向自以为是的他真正是挨了当头一棒。

他想到要一切从头开始。但是,他在瑟堡市不会有人来帮助他,也不会有人相信他能够幡然悔悟。他痛恨自己以前的无知和浪荡,决心痛改前非。要想重新开始必须离开瑟堡市,格林尼亚决心离家出走。他给家里留下了一封信:“请不要找我,让我重新开始,我会战胜自己,会创造出一些成绩来的……”

格林尼亚的父母也认识到自己教育的失败,却无从下手。现在儿子觉悟了,要走一条重新做人的道路,他们从心眼里感到高兴。他们终于清醒了:再也不能宠爱儿子了,应该让儿子自己去闯出一条新路。老俩口没有劝阻儿子不要离开自己的家,也没有到处寻找,只是静静地等待着儿子的好消息。

一切从头开始

格林尼亚离开瑟堡后来到里昂,他本想考入里昂大学就读,但是他从来就没有认真读过书,中、小学的学业荒废得太多了,这样的基础如何考得上大学呀,格林尼亚只好一切从头开始,补起了中学的各门功课。幸好有一个叫路易・波尔韦的教授很同情他的遭遇,愿意帮助他补习功课。经过老教授的精心辅导和他自己的刻苦努力,花了两年的时间,才把耽误的功课补习完了。两年后,格林尼亚进入了里昂大学插班读书。

以前,他最怕读书了,一读书就觉得头胀头痛。现在,他深知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读起书来,倒一点也没有头胀头痛的感觉了。他只想努力、努力、再努力,发奋、发奋、再发奋。当时学校的有机化学权威教授巴比尔看中了他的刻苦精神和才能,于是,格林尼亚在巴比尔教授的指导下,边学习边从事研究工作。1901年,格林尼亚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格氏试剂而被授予博士学位。

格林尼亚荣获化学奖

格氏反应

离家出走8年之后,格林尼亚实现了出走时留下的诺言。离开家乡时,他是一个人人讨厌的纨绔子弟,而现在他已成为杰出的化学家了。家乡的父老决定为他举行一次庆祝大会,并邀请他回到家乡。但是他不愿出席这样的大会,他无法原谅自己青少年时的种种恶劣行为,无颜面对家乡的父老乡亲。他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来还人生的欠债。

浪子回头金不换,皇天不负苦心人。格林尼亚的努力没有白费,191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鉴于格林尼亚发明格氏试剂对化学合成的巨大贡献和对有机化学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决定授予他诺贝尔化学奖。

当格林尼亚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心情难以平静。他想到自己取得的成绩是与老师巴比尔分不开的,是巴比尔老师把自己已经开创的课题交给格林尼亚去继续研究,在巴比尔老师的指导之下,格林尼亚才发现了格氏试剂—一种金属镁与卤代烷在乙醚溶液中反应生成的镁的有机化合物—通常称为烷基卤化镁。用这种物质,可以制备许多种类的有机化合物。为此,格林尼亚上书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评奖委员会,诚恳地请求把诺贝尔化学奖发给巴比尔老师,此时的格林尼亚不仅是一位勤奋好学、成果累累的化学家,也树立了新的道德观。他知恩图报,虽然巴比尔最终没有获奖,但是,他的信却体现了他的感恩之心。最后,这一年同时获得化学奖的是格林尼亚和萨巴蒂埃,后者以有机物氢化的催化剂研究而获奖。

女伯爵的祝贺

格林尼亚获奖的消息传遍了法兰西的城市和乡村,也传到了他的家乡瑟堡。人们都在议论着这一年的诺贝尔奖中有一位化学家是从这个小城出去的。

一天,格林尼亚收到了一封祝贺信。信里只有一句话:“我永远敬爱你!”这是波多丽女伯爵写给他的贺信。多少年来,格林尼亚始终牢记女伯爵在舞会上对自己严厉的教育和批评。女伯爵当年的神情又浮现在他的脑海里。她的批评,虽然让他很没面子,却是他人生的清醒剂。正是由于她的批评,才使格林尼亚开始了新的人生,才有了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舞会上的那一顿批评,成了他人生的新起点。波多丽女伯爵厉声一骂,骂倒了一个纨绔子弟,骂出了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现在,被她骂过的人成了新人,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她也表示真诚的祝贺。这一骂一贺,也表明这个女伯爵金子般的心灵。

瑟堡市

猜你喜欢

伯爵尼亚舞会
舞会
Transference of Things Remote:Constraints and Creativity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Jin Ping Mei
长腿舞会
秋天的舞会
海波尼亚的翡翠绿岛
论《基督山伯爵》中的复仇艺术
伯爵山药
圣诞舞会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