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电视新闻中的传播研究

2017-03-20楚钊

新媒体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电视新闻传播

楚钊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要求,同时对社会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提出要求。电视新闻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途径,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甚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在明确电视新闻中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优势及劣势,进行传播路径的分析,以便明确电视新闻对于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责任,促进电视新闻传播价值的有效开发。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电视新闻;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3-0108-02

电视新闻传播功能的有效发挥,能够保证新闻内容客观性,促进新闻的价值展现;能够促进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转变公众的错误价值观念,强化公众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更能够发挥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形成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形象的正面宣传,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国家文化实力水平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1 目前核心价值观在电视新闻中的传播现状

1)优势与成就。电视新闻通过对与人民群众相关的新闻题材的选取,综合整理题材相关材料并挖掘事实真相,将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相关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和传播,对新闻价值的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起到積极的促进作用。比如浙江卫视的科教频道利用《小强热线》的新闻栏目,将与群众日常生活相关的新闻内容进行报道和解读,帮助老百姓明确事件的本质,实现了核心价值观念的社会教育和引导。同时,《走进今天》《脊梁》《三农最前线》等新闻栏目的制作,通过选择与人民生活相关的内容,寻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人民之间的相互联系,弱化主持人的代言作用,不断强调新闻当事人所传递的社会价值,丰富了新闻的话题设置方式,实现电视新闻报道中心的转变。另外,电视新闻栏目通过发挥主人翁意识,参与并了解社会基本生活,并通过制定系列化人物报道群像传递社会正能量,通过制定《“最美人物”系列》《身边发现》等专栏节目,不仅为电视新闻获取收视率提供条件,更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产生积极影响。

2)出现的问题。由于某些负面观念的冲击,电视新闻在核心价值观念传播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1)题材狭窄及内容庸俗。电视新闻需要从民众基本生活角度出发,进行与民众生活相关的新闻题材选取,以便实现对民众生活本质的深入挖掘和社会价值的有效传播。但是在当前的电视新闻题材选择中,视野严重受限,新闻报道重点放置在邻里鸡毛蒜皮的纠纷、夫妻吵架、强奸、明星花边新闻等的报道中,而与民众相关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国家有关开发农村资源并实现积极扶贫等的政策、百姓所面临的医疗、养老等保障问题的报道不足,直接导致新闻内容的庸俗化,使得民众对于新闻内容较为反感,不利于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传播。

(2)电视新闻核心价值观传播功能弱化。为适应当前社会需要,获得更高的收视率,电视新闻在制作过程中,娱乐化倾向严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不利于对观众的有效引导。某些电视新闻中,利用“以偏概全”的主观化报道,煽动民众的不良情绪,如某些电视新闻记者利用某一新闻片段进行医闹事件、医生收取红包事件的报道,恶化民众与医生之间的关系。有些电视新闻则利用虚假新闻或者不实新闻报道,影响民众对于社会现象的认识。如在有关“纸馅包子”的传闻、“柑橘生蛆”的新闻报道过程中,对新闻背后的本质不加挖掘,仅从获取受众关注度角度出发捏造新闻事实,影响新闻本身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同时,也弱化了新闻的核心价值观宣传功能。

(3)电视新闻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僵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仅仅是一些空泛的理论性内容,其是在现有社会发展状态总结基础上形成的对社会未来发展的展望以及对社会转变方向的总结。但是电视新闻在相关理论内容的传播过程中,无法从群众生活角度出发进行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解读,尤其不能亲近群众,了解群众的真正需求,因此其核心价值观宣传大部分停留在口号式的说教。即电视新闻虽然每天都在向群众宣扬个人应该“爱岗、敬业、诚信、友善”,但是关于如何爱岗、敬业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诚信的基本形式以及如何与人为善等,缺乏实力论证。而灌输式和说教式等过分僵化的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将受众与新闻媒体真正割裂开来,新闻媒体本身的高姿态让其无法从受众角度出发进行问题思考,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传播自然也受到影响。

2 核心价值观在电视新闻中传播与践行

1)坚持“三贴近”,使核心价值观宣传“接地气”。在电视新闻工作中,需要坚持“三贴近”原则,首先,贴近百姓视角,从百姓角度出发进行其生活问题的解读,避免新闻报道中对准领导或者上层的高姿态,保证新闻视角“接地气”;其次,使用百姓能接受的语言,尽可能避免某些公文式新闻内容的使用,真正实现新闻内容的入耳、入脑、入心,让百姓在感觉新闻亲切自然的同时,无形间接受新闻内容的教育,保证新新闻语言“接地气”;最后,利用三贴近原则,将具体的生活故事进行细致描绘,将深刻的核心价值观理念进行浅显化表达,激发受众的社会主义建设情感,让其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并不断强化自身素质,在理解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社会主义建设行为的转变,保证新闻价值观念“接地气”。比如在三农问题的播报中,电视新闻工作者首先要走到群众中间,了解群众对于当前公租房政策的看法、对医疗保障工作的要求、对自身、家庭未来生活的展望,并结合农村现有经济现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对党中央政策进行深入解读,真正挖掘党中央决策中有利于民生问题解决的内容,并通过视频、音频、文字等不同内容结合的方式,将这些内容传递到人民中间,让人民了解国家政策,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并促进其建设行为和建设心态的转变。

2)必须坚持舆论监督,抑恶扬善。电视新闻在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核心价值观念宣传的同时,也要强化自身的舆论监督责任,以自身行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避免某些混淆视听的价值宣传行为误导民众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比如面临某些“网络大V”以“普世价值”宣传为手段造谣生事,影响社会道德建设的行为,要进行充分揭露;而针对当前社会中一些违背核心价值观念的内容,如政治腐败行为、假冒伪劣行为等进行及时曝光,进而实现抑恶扬善的目的,唤醒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觉知,进而发挥自身价值,推动社会文明建设和发展。

3)利用融合传播方式,发挥新闻价值。在新媒体不断发展,新闻传播渠道多元化发展的现实条件下,电视新闻在进行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过程中,同样需要适应社会和受众心理发展节奏,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人民关注的内容,并结合对不同层面核心价值观宣传方式的探究,了解当前社会中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不足,以便提升自身新闻工作的价值,同时也促进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宣传。可以通过网络电台进行新闻内容的宣传;利用博客、微博、QQ、微信公众号等,引导受众与自身展开对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的看法讨论,以便获取一手的核心价值观建设相关资料。

4)设置多元化“核心价值观”议题。电视新闻通过讲述人民身边的故事,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宣传路径,但是单一“核心价值观”宣传手段的使用,使得核心价值观宣传内容也过分同质化,有可能导致受众阅读疲劳。因此在有关“核心价值观”议题的电视新闻报道中,需要从受众接受程度出发,创新议题设置方式,激发受众参与互动讨论的热情,进而促进“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落实。比如在典型人物的报道中,需要突破原有报道模式,避免过分美化被报道人或事的行为。在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也需要照顾社会生活中必然面对的各类道德伦理问题、社会矛盾等。

伴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深入,电视新闻也需要抓住24字方针的本质,通过不同的选题深入阐述该方针实现的“路径”;寻找人民生活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在探索不同问题的过程中抓住一切问题的本源,进而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的。

3 结束语

当前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关乎国计民生的发展,因此需要电视新闻予以高度重视,利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视角,强化自身舆论监督责任并合理利用不同新闻媒体,强化新闻工作的价值,增强对于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保证电视新闻作用有效发挥的同时,带动和引导民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

参考文献

[1]曾林,刘锦钢.广播电视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J].青年记者,2013(23):9-30.

[2]王同元.发挥广电优势 传播核心价值——浙江广电集团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J].新闻战线,2014(11):2-5.

[3]聂辰席.核心价值观宣传的一次有益尝试——《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研讨会发言摘要[N].光明日报,2014-2-28(06).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电视新闻传播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