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护理应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的临床效果
2017-03-20杨琴胡建平黄海燕陈琦龙梅香
杨琴 胡建平 黄海燕 陈琦 龙梅香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和語言沟通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92例精神病患者, 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各46例。两组均采用精神病护理模式, 干预组采取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经护理, 干预组的精神状况评分(35.02±3.26)分及生活质量评分(85.42±3.83)分均优于对照组的(69.75±4.21)、(61.32±5.78)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65%, 高于对照组的73.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精神病护理中, 对精神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进行护理, 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改善患者的病情,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心理护理;语言沟通;精神病;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3.094
精神病病情较为复杂, 不易治愈, 目前并无特效的药物治疗精神病, 一般采用保守性治疗方法, 患者通过规律性服药能对病情有所缓解, 但效果不佳, 其药用依从性较差, 大多数患者需要终生服药[1-5]。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 缓解患者的病情, 本研究对精神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干预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了为期1年的护理观察, 现将护理结果作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92例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
住院的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每组46例。对照组中女19例, 男27例;年龄最小17岁, 最大65岁, 平均年龄(41.54±7.82)岁;其中, 2年以上、6年以下病程的患者有22例, 6年以上病程的患者有24例。干预组中女20例, 男26例;年龄最小16岁,
最大66岁, 平均年龄(41.84±8.05)岁;其中, 2年以上、6年以下病程的患者有23例, 6年以上病程的患者有2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精神病护理模式, 此外干预组应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 其具体方法为: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状况, 并主动热情与患者进行沟通, 使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认真聆听患者的倾诉, 并及时给予情感上的关怀和支持, 对心理状况较为严重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多种减压的方式, 如:听音乐、看电视、读书看报等, 使患者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选择, 进而将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转移到健康的活动上来;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会、集体活动, 多与人交流, 进而减少患者的孤独感, 缓解其抑郁心理, 提高其自身与人交往的能力。②健康宣教:定期针对患者开设心理讲座, 呼吁患者与家属多参与活动, 进而使患者以及家属了解疾病, 提高预防意识和能力;将疾病的发病原由、表现特点、护理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以知识手册的方式印发到患者及家属手中, 告知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 并密切观察患者的行为状况和心理情况, 对行为异常或心理障碍较为严重的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 以防患者因想不开出现自杀行为或轻生念头。③生活管理:对患者的生活进行适当的干预, 出院前帮助患者树立生活的自信心, 给予患者生活上的建议和学习工作上的指导;说服患者定时服药, 并嘱咐家属对其进行监督检查、提醒, 告知家属如若患者不配合服药, 必要情况下采取强制性措施对其进行干预, 使患者提高服药的自觉性, 减少因未服药造成的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出院后, 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 可采用电话访问, 到家随访等方式进行, 以此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病情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对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精神状况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评定, 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生活质量采用满分为100分的调查表进行评估, 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采取100分制问卷调查表进行评定, 85~100分为满意, 60~84分为比较满意, <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比较 经护理, 干预组的精神状况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 满意14例,
比较满意20例, 不满意12例, 总满意度为73.91%;干预组患者中, 满意23例, 比较满意21例, 不满意2例, 总满意度为95.65%。干预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 P<0.05)。
3 讨论
精神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 患者可出现明显且持久的动作、情感、认识等方面的心理和行为异常的表现, 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攻击他人或自杀的病态心理和行为[6-10]。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 诱发各种心理疾病, 如精神病的机率也随之增加[3, 4, 11-13]。精神病护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精神健康水平, 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心理情感上的关怀, 可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语言沟通, 可以提高患者预防疾病的意识和家属的护理能力, 减少精神病患者的不良行为的发生, 而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生活管理, 则可树立患者的生活自信心,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4-16]。本文在精神病护理中干预组应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对患者进行护理, 对照组仅给予心理护理, 结果显示, 经护理, 干预组的精神状况评分(35.02±3.26)分及生活质量评分(85.42±3.83)分均优于对照组的(69.75±4.21)、(61.32±5.78)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65%, 高于对照组的73.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精神病護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对患者进行护理, 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 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刘雪珍. 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用于精神病护理的效果浅析.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8):1233-1234.
[2] 史建新, 吴国华. 探究精神病护理中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的效果.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23):4871-4872.
[3] 王微. 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15(60):170.
[4] 常万萍. 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30例中的应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 24(24):123-124.
[5] 谭海英, 李俊, 秦绪英. 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29):198, 201.
[6] 王紫云. 语言沟通联合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5):556-557.
[7] 赵立. 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积极作用. 中国卫生产业, 2012, 24(35):47.
[8] 张红. 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 中国卫生产业, 2012, 24(28):3036.
[9] 赵玉芝, 李军. 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慢性病学杂志, 2013, 14(11):849-850.
[10] 张旭芳. 浅议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 健康必读(旬刊), 2012, 11(10):471.
[11] 戴霞. 浅析精神病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的应用. 特别健康(下), 2013(12):235-236.
[12] 王德海. 精神病护理中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探析.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 7(11):4-5.
[13] 王瑞珍. 浅谈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11):2168-2169.
[14] 王艳红, 朱文胜, 王恩艳, 等. 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9):227.
[15] 王萍. 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19):205-206.
[16] 张婷. 语言沟通联合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民康医学, 2015(15):117-118.
[收稿日期:201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