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哈达铺镇红色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2017-03-20杨鑫鑫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发展现状影响

杨鑫鑫

摘要:本文根据实地问卷调查、参观访谈的结果来描述哈达铺镇红色文化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对当地个体经营户、普通居民(非当地个体经营户)、旅游者的访谈,初步得出了红色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哈达铺镇;红色文化;发展现状;影响

近年来,由于红色旅游业的兴起,许多红色文化旅游景区也是游客众多,本文将以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镇红色文化为例进行调研研究,调研问卷以宕昌县哈达铺镇成年人为调研对象,以发放、填写问卷,访谈交流为调研方法进行调研,进而得出结果。本文将从描述哈达铺镇红色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两方面展开。

红色文化记录了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传承着伟大的革命精神,但与此同时许多红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了一些地区年轻的居民甚至都对当地的文化不甚了解。为了解红色文化的发展现状,让哈达铺镇红色文化更好地传承,本文基于问卷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哈达铺镇红色文化的发展现状,并试图通过问卷加访谈的形式得出红色文化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问卷发放与回收数量统计:发放数量160份,回收数量160份,有效数量158份,问卷有效率高达98.75%。

一、哈达铺镇红色文化的发展现状

(一)问卷调研结果

通过对所回收问卷的统计和整理以及对参观调研所发现问题的深入分析,对当地政府对红色旅文化的宣传状况及当地群众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有了总体的掌握,对哈达铺镇红色文化发展现状的调研反馈结果如下:

1.在本次调研中,关于“对哈达铺镇的红色文化了解情况”这一问题中,有51.2%的被调查者对哈达铺镇的红色文化了解一点;31%的人比较了解;5%的人表示并没有听说过,但有11%的人非常了解哈达铺镇的红色文化。可见有一半以上的人对哈达铺镇的红色文化都了解一点,说明红色文化对当地人们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2.就如何了解到哈达铺镇的红色文化而言,48%的人通过长辈教授了解到哈达铺镇的红色文化;通过网上学习了解的人占3%;3.7%的人通过长辈教授和上网学习两种途径进行了解;5%的人根本没有通过任何途径了解到哈达铺镇的红色文化;其余人通过媒体宣传和自己看书等方式了解。大多数人通过长辈教授的方式了解到红色文化,反映出红色文化对当地人民群众的影响,也从侧面可看出当地政府还需加强宣传力度。

3.您希望通过什么方式来宣传哈达铺红色文化知识?

46%的人希望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来宣传哈达铺红色文化;30%的人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宣传,18%的人希望通过互联网来宣传,6%的人希望通过书籍来宣传哈达铺红色文化。由此可见,广播、电视,互联网这一类的媒体宣传方式比较受人们的欢迎,而学校教育与阅读书籍等方式受欢迎的程度较低。

4.关于当前红色文化知识的宣传程度也有一定的反映。

44%的人选择了在身边经常能感受到红色文化,28%的人选择了有时能感受到红色文化,20%的人选择了偶尔能感受到红色文化,8%的人选择了在身边没有感受到红色文化。由此可见,尽管绝大部分的人能够不同程度地感受到红色文化,但还是有极少量的调查者感受不到红色文化,这可能与他们的年龄大小、受教育程度、长期生活所在环境等因素有关。此外,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能否进行科学的开发与保护,与当地对其的宣传力度是密切相关的。调查显示,43.7%的人认为宣传力度很大,有53.8%的人觉得宣传力度一般,还有2.5%的人认为并不了解,没有从未听说的人。可见,当地对于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是值得肯定的,但还需加强。

5.宣传红色文化对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否可以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91%的人选择了宣传红色文化可以对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起潜移默化的作用,4%的人选择了宣传红色文化不可以对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起潜移默化的作用,5%的人选择了不知道。由此可见,91%的人对于红色文化在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方面的作用还是比较认同的,仅有少量的人对于这个问题持否定态度或不知道态度。

6.在调查过程中,队员们就红色文化是否能够真正的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这一问题也进行了调查,29.7%的人对红色文化在哈达铺镇经济发展与文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非常满意,53.8%对此比较满意,17.7%的人认为所起的作用一般,3.7%的人表示不满意。可看出有将近84%的人对红色文化在哈达铺镇经济发展与文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是持肯定态度的,因此可推论红色文化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是能够起到带动作用的,而且深入人心,得到了绝大部分人们的认可。

7.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红色文化旅游正在兴起,可是越来越多的红色文化遗产也遭到破坏。于是我们就“如果哈达铺镇红色文化渐渐消亡,您持什么态度”这一问题进行了调研。74%的人认为应该挽救,5.7%的人认为应顺其自然,19.6%的人觉得遗憾惋惜,还有0.6%的人觉得与自己无关。由此可看出,大多数人都希望红色文化遗产能够保存下来,只有少数人选择红色文化渐渐消亡与自己无关,这少数人的选择结果可能与他们的文化程度,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有关。

(二)分析结果,得出哈达铺镇红色文化发展现状

在本次调研中,关于“红色文化遗产的宣傳情况”这一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这也是能反映当地红色文化发展现状的一个重要判断标准。调查结果显示,97.5%的人认为宣传铁军精神是必要的,有一半以上的人对哈达铺镇的红色文化了解一点并且认为近几年哈达铺镇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一般,44%的人觉得身边经常有红色文化气息,可见,当地政府对红色文化知识的宣传工作仍需加强,在当前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普及、深化。在宣传方式这方面,有48%的人是通过长辈教授了解到有关红色文化知识的,而在“您希望通过什么方式来宣传哈达铺镇的红色文化知识”这一问题中,46%的人都希望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来了解。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各种传播媒介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宣传时应该充分利用它们,既方便快捷又能够使人们容易接受,可见当地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在“你认为大量宣传红色文化对村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吗”91%的人认为大量宣传红色文化对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且支持将红色文化知识列入中小学考试范围。因此,可看出红色文化知识为大众所接受,应进行普及。

二、红色文化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一)问卷调研结果

本次调查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情况”这一问题也进行了了解。74%的人认为如果哈达铺镇红色文化渐渐消亡,应该进行挽救,53.8%的人对红色文化在哈达铺镇经济发展与文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比较满意,由此可知,红色旅游资源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应进行合理的开发与保护,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实地访谈结果

在进行对当地居民访谈的过程中,作者了解到当地的居民除了本地居民(拥有本地户籍的人)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商家都是附近四川人、重庆人、甘肃省天水人等,经过访谈后得知,他们大多也是最近几年才到当地来做生意,因为他们知道在附近的地区有这么一个小镇是旅游景点,拥有红色文化,比较出名,而且游客众多,风景优美,他们也喜欢这个小镇,倾向于离开故乡来到此地。在和一位老人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他是早年(据他本人说约为18岁左右)从四川移居过来并长期居住在此的,亲身经历、见证了哈达铺镇镇上的经济发展。据他回忆,几年前,镇上只有几户商家,但是在近些年来,不仅游客变多了,商家变多了,道路也好了,每年从全国各地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既有上海、新疆、甘肃等来参观的国内游客,也有来自欧美等国的外国友人,他们促进了当地商铺的增多与壮大,商铺的发展也促进了小镇的道路建设与文化建设,安全与当地环境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夜晚的哈达铺镇,路边有啤酒摊,道路两旁的某些大酒店,娱乐场所更是灯火彻夜通明。彻夜明亮的路灯,保卫安全的警察更是给人一种安全、现代的感觉。小镇子里的的哈达铺镇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红军长征一条街更是来往游客必去之地,特别是红军长征一条街上,不仅有红色文化遗址、小学,更有数不清的商铺,而这些绝大部分又都是红色文化对当地旅游经济的影响,在调研期间,作者还遇见了从上海而来的高中生及家长旅游团,他们边走边交谈,还不时地去两边的商铺,物色着要买一些纪念物品带回,最终,每位游客都或多或少买了一些物品。一些服装商铺外也都摆着垃圾桶,经过询问店主,这些垃圾桶的设置,不是自用,而是刻意供来往游客扔垃圾,可见大批为了红色文化而来的游客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不仅如此,由于当地红色文化历史悠久,调查、访问、研究的人数与频率只高不减,综合来看,作者认为,红色文化固然需要宣扬,但更应当注意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与接受心理,切莫过度。

结语:本次调研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展开,以较为准确客观的数据与记录相对全面地反映了红色文化历史名镇——哈达铺镇红色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其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总体来说,宣传,保護较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当地人们以及政府也是比较重视的,但也存在着一些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相关问题。作者仅希望通过本文,让更多的人了解哈达铺镇的红色文化,保护当地红色文化,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与生态,不仅为弘扬革命精神做出一点贡献,也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一点贡献。最后,希望参观学习哈达铺镇红色文化的游客、学者、专家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红色文化传承的同时,也能考虑到一些可能会对当地经济、社会、居民造成不当后果的情况。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发展现状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