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学习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7-03-20曹月秋
【摘要】主体性学习策略就是我们所说的自主学习策略。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地进行分析、实践、领悟、思考来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方法。人本主义教育提倡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应用到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本文从主体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培养原则 教学模式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充分有效地运用自主学习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主体性学习 学习策略
英语语言知识的获得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传授,而是个体通过积极主动的心理构建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的建构方式获得的。主体性学习策略的运用会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弊端
1.缺乏独立性。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着教条化、统一化、静态化和孤立化等不足之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只是被动地发挥着记忆功能,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教育主体之间的交往和对话形式单一,造成学生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缺失。“大一统”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造成学生个人的独特需要和兴趣得不到合理的满足。
2.缺乏主动性。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重传授而不注重探索,课堂上始终贯穿“填鸭式”教学方式,不能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过度地依赖教师,缺乏主动探究,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主体性学习能力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被看做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兴趣与挑战。培养大学生主体性学习能力就要给与他们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空间,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自我管理的能力。
3.缺乏创造性。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重统一而不注重多样化,使教学变得单调僵化。语言能力是学习主体在一定情境下自主建构而形成的,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交流和协作中深化语言学习,通过不断探索和发现完成语言能力的生成,让学生通过运用语言来学习语言。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沟通与交流,找不到参与和实践真实生活任务的机会。
二、主体性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
1.发展学生自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假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出假想,概述问题,并对结论进行检验。整个教学设计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管理者。这样的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情不自禁地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2.发展学生能动性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建立师生间的信任,做到师生间情感的有效渗透,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在课上与他人分享。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并注重持久性,让学生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
3.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体现多样化、综合化、个性化,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供空间。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开阔视野,逐步改善自己的思维策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发现知识的能力。
三、主体性学习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大学英语教学在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还要尊重学生,建立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各个部分的组合,形成最佳的教学结构,充分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教学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给学生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在尝试、探究、交往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自由发展区”,获得积极主动的发展,以此实现主体的构建。
1.课前。
(1)注重课前任务环节,加深知识结构。首先,课前预习是接收新知识重要的环节,充分利用课前的预习时间能增加学生课上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事先布置一些教学任务,给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找到与新知识的衔接点。其次,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文化背景式预习”,即指导学生收集新授课内容的文化背景材料,“相关式预习”,即收集与新知识相关的内容;“难点式预习”,即指导学生将新授课内容中的难点和不理解之处列出。
(2)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并且对小组的活动及表现进行考评,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寻找机会充分表现自身的潜力,在班级里形成一股良好的学习风气。
2.课上。
(1)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多元化教学模式实施。多元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使英语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一,教师在课堂教学要保持课堂秩序,保证课堂教学的活跃度,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学内容设计要新颖独特,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样有助于启发学生的主体性思维,突出学生各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第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参与实践与活动策划,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教学内容直观且生动有趣,与学生直接进行互动,从视觉和听觉等多方位刺激学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课堂上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营造以学生自身为主体的学习氛围。建立全新的师生互动方式,建立一种师生之间相互独立但同时又相互帮助的关系,而不是学生对教师单方的过度听信和依赖。大力推广开展合作学习模式,如同点面结合的道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吸收每个人的学习精华,以此推动整个班级学习氛围的形成,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的意识,让每个人都融入到英语学习中。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分配的时间和相对独立的空间,结合每个学生自身的情况和特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找准定位,寻找学习方法,同时帮助其学会自我调整和自我评价。
(3)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定位。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间的角色。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被动的授课对象。贯穿主体性学习策略的课堂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不仅成为自己学习的监控者,还要成为自己学习效果的评价者,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与之相应,教师要发挥督导者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及策略的运用提供建议,教师要组织课堂教學活动,使教学各个环节顺利进行,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所以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对学生的指导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3.课下。
(1)改革测试制度,建立全新的英语运用能力评价体系。学生的学习评定可以通过课前任务的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参与和课下自主学习等模块共同构成。除学期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统一的综合测试外,要通过灵活的评估监控机制了解、关注学生的进步,而不是以单一的成绩来看待每一位学生。灵活掌握评价标准,改变传统一张考卷定成绩的评价方式。
(2)注重师资发展,促进主体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主体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综合素养密不可分。教师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成为一名很好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向学生讲授自主学习的技巧与相关策略,提高学生主体性学习的能力。对教师自身来说,参加培训或者到国内外进修学习,促进与外校的交流等都是提高师资教学能力有效措施,从而加强学生主体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主体性学习策略。开辟第二课堂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合作精神、参与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对于语言教学而言,第二课堂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能够进行有意义的操练,而且给语言的使用提供了接近现实的环境。在参与第二课堂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内容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使用语言的功能更广,可理解性输出也增多。此外,课下的自主学习还可以降低学习者对目标语言的心里障碍,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通过多样化、个性化、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建设,给学生营造一个天然的语言学习空间,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
四、结语
主体性学习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思想是对传统教学的超越,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主体,即完成了传授基础知识的学习性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的运用性任务,为社会培养个性健全、人格独立、富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楠.浅析主体性学习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师专学报,2012(3):59-60.
[2]王芳.大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及策略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105-106.
[3]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和光剑.英语教学研究[M].广州:港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人文社科)一般项目(W2014161)“大学英语主体性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曹月秋(1968-),女,汉族,辽宁沈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