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中晚泊犊头

2017-03-20苏舜钦

月读 2017年3期
关键词:羁旅青青风雨

〔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风雨看潮生。

(《苏舜钦集》)

【品读】

苏舜钦,字子美,曾有汉书下酒之趣典。不意,诗写得亦如此

有味。

此诗首句就十分惊人:“春阴垂野”之“垂”字,用得甚为奇绝。“垂”,本是笼罩之意,但不直用笼罩,一“垂”,天就低了,云亦浓了。想象一下,什么情境?大有帘帷遮目之况味。隔帘望物,“草青青”也不是草青青了,约成了黑布隆冬的暗青青了。接下去,“时有”一句中的“明”字,用得亦甚为奇绝。再想象一下,灰漆漆阴沉沉的天里,概唯有纯白、纯黄的花朵,还必得是“一树”,方能耀眼夺目,使人眼前一亮。再回来看,先是春阴垂野,灰麻麻的。接着是幽花耀眼,明乍乍的;前番是死气沉沉,后来是鲜气泼泼。这前后间的对比与跨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理感受,叫人不得不拍手

叫好。

苏舜钦、梅尧臣齐名,合称“苏梅”。苏舜钦作诗,遣词造句,多生僻艰涩。钱锺书《宋诗选注》里就讲:“苏舜钦的观察力没有梅尧臣那样细密,情感比较激昂,语言比较畅达,只是修辞上也常犯粗糙生硬的毛病。”不过,就我读来,倒觉苏舜钦用字,似总能出奇。如上之“垂”之“明”,是例。其另有句“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之“生(有分娩之意)”之“弄(有游戏之意)”,亦

是例。

再回来说此诗。前两句,纯描景,且看其下如何续。

“晚泊孤舟古祠下”之“晚泊”,既点了题,又佐证了前两句所云忽阴忽明,实乃舟行水上所见,遂才“时有幽花”,也才变化多端;还交代出了作者是旅人,且身单影只。想来,一个人买舟独渡,本就是很凄惶的事,偏又遇着“春阴垂野”的天气,就更添了无限的凄冷了。好在水畔时有白一树黄一树的花儿闪现,偶尔点缀一下冷冷又长长的行程。至晚,雨势将至,遂泊舟岸边古祠下。作者大约还未及细想什么,风就起了,雨也来了。羁旅之人无可去处,且就湿漉漉着身,潮漉漉着心,借着满川的风雨,看潮水由远及近,涌将上来……

“晚泊”二句,明是叙事,实则说的全是心情。

说起看潮,想起周密《武林旧事》云:“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周密笔下的潮,看的是闲心与闲情,赏与享的份儿多些。相比,苏舜钦此诗里的潮,虽有满川风雨相助,想来也着实堪赏堪享,然凭其孤舟羁旅之心,恐怕赏与享的意味,就要少很多了。

另外,“满川风雨看潮生”若单摘出来看:满川风雨,可视作环境;看潮生,则拟为态度。如此而论,这末一句,便大可玩味

了。(杨蓉)

猜你喜欢

羁旅青青风雨
星星眼
张春波
青青芳草地
清明
going Coastal
陈明德(二首)
An analysis of how to get rid of poverty
An analysis of how to get rid of poverty
你说风雨中,一块钱算什么
就是因为那个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