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的舞女》中“我”的心理变化分析
2017-03-20董丽丽
董丽丽
摘 要:《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看似是伊豆的抒情风物诗,实际上并没有过多地描写伊豆的风景,可以说《伊豆的舞女》是一部心理主义文学。本文中,笔者将对《伊豆的舞女》进行文本分析,以主人公“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考察主人公“我”发生心里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伊豆的舞女》;心理变化;孤儿根性;治愈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75-02
《伊豆的舞女》描写的是一位20岁的高中学生,为排遣内心的苦闷忧郁,“我”只身来伊豆旅行。伊豆的舞女小薰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对她产生了一种思慕之情。在文章有多处心理描写,从中我们不难读出20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之间所特有的懵懂纯真的情愫。
一、心理描写
作品通过第一人称“我”的眼睛,直观地描写了旅途的自然景色以及同路的巡回艺人们的生活。同时也让读者对“我”的感受、心情等有了一些感受。比如,在文章开头部分,一直心心念念地想追赶上巡回艺人们的“我”,被茶馆老婆婆紧跟护送,这让我不能快步前行。第三部分当我和纸老板下棋时,艺人们来了,这让“我”原本能赢的围棋故意输掉了。诸如此类场景的描写,随处可见,相信读者读到此处会不由得笑出声来。纵观全文,读者们可以发现,对于极其相似的事物,作为高中生的“我”在遇到旅人们的前后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心理状态。
(一)对于敞开心扉所表现出的不同心理
作品的开头部分,是对原本信步悠然旅行的“我”被大雨追赶、匆匆赶路的描写。然而“我”急于向坡道奔行的举动,不只是为了躲雨,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和巡回艺人们相见。但是,当“我”的愿望达成时,内心却紧张起来。明明正中“我”的期待,让“我”很是兴奋,可是在艺人们要走的时候,“我”却只能燥热不安却没有起身同行的勇气。在作品的第二部分的开头,原本一心要追上艺人们的“我”,在真正追上他们的时候,却装作一副冷淡的样子超了过去。这两处描写了“我”的矛盾心理:“我”一直都在对茶馆老婆婆和藝人们掩饰着自己的心思。这也许是因为“我”没有让人洞察内心世界的勇气,又或者是一直恐惧于自己对外人敞开心扉。相对于此处,我们来看看离别时的“我”是怎么样的呢?
“不,刚刚和人告别。”我非常坦率地说。让人家见到自己在流泪,我也满不在乎。我什么都不想,只想在安逸的满足中静睡。在回东京的船上,因离别的悲伤和对艺人们的怀念,“我”流下眼泪。当“我”的这一举动被不认识的少年看到时,当这个少年关切地问“我”是否有什么不幸的事情发生时,“我”坦言自己流泪的原因是刚刚和人告别。即使眼泪被人看见,即使自己的内心被人了解,“我”也满不在乎,觉得平静自然。“我”从最初的内心不想被人知晓到自然地敞开心扉,表明“我”因遇到了舞女而产生了不同的心理变化。
(二)对于别人的好意所表现出的不同心理
“我”给茶馆老婆婆留下了五角钱的银币,老婆婆因感激而抱着“我”的包裹,尾随在“我”身后,匆忙地迈着小步,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一直送“我”到隧道。对于老婆婆的这份心意,“我”并没有感动,反而是觉得老婆婆蹒跚缓慢的脚步阻碍了“我”赶紧追上艺人们的行程,认为给“我”添了很大的麻烦。在此处,对于别人展示给我的好意,“我”的态度是冷淡的。那时的“我”是自私的,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追赶艺人们的事情上。相对于此处,在返回东京的船上,“我”皮肤感觉有些冷、肚子感觉有些饿的时候,那原本不认识的少年给“我”打开了饭菜,“我”拿起紫菜饭卷就吃,裹着他的斗篷就睡,似乎完全忘记了那是别人的东西。无论别人对“我”如何亲切,“我”都理所当然地接受了。“我”似乎对别人拜托给“我”的事情,也觉得及其应当,再也不是之前的冷漠了。从“我”从冷淡地对待别人的好意到欣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我们可以看出其心理上的转变,因为“我”遇到了艺人,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亲情。
(三)对于细微太鼓声表现出的不同心理
我们来看这两段文字:“女人的尖嗓门时时象闪电一般锐利地穿透暗夜。我有些神经过敏,一直敞开着窗子,痴呆地坐在那里。每一听见鼓声,心里就亮堂了。”“纷乱的脚步声持续了好一会,然后又突然静下来。我睁大了眼睛,像要透过黑暗看出这片寂静是怎么回事。我心中烦恼,那舞女今天夜里不会被糟蹋吗?”
这是温泉雨夜的“我”的心理描写。当得知艺人们被叫去到对面饭馆的时候,“我”就无时不在注意着太鼓的声音。有了太鼓声说明舞女正在席间,内心就会得以安慰。鼓声停下来,“我”就会焦躁不安,就会想舞女会不会在今夜被糟蹋。“我”对太鼓音的分辨表明了“我”对于舞女的期待。这份期待和“我”至今为止的空想是紧密相连的。这份空想也就是前文中自己和茶馆老婆婆对话时产生的,即“我”想让舞女留在“我”的房间里。相对于此处,当“我”遥望下田昏暗的街道时,耳边似乎想起了细微的太鼓声,这样的鼓声抚慰着“我”的内心,此时充斥“我”内心的已经不是之前的空想,而是即将和艺人们分手时的悲伤和怀念。两处“我”对于太鼓声音的不同感受,是因为“我”在与艺人们相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深入到这一家人中,渐渐觉得自己也是其中一员而慢慢改变的。对于舞女,“我”的想法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污秽,“我”的内心明朗起来。“我”随着和艺人们尤其是舞女的接触,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是与川端康成的成长经历分不开的。在《少年》中他写道:“我从小时候开始,就和别人不一样,在不幸与不自然中成长起来的我,固执扭曲,内心封闭在一个小小的空间中,这让我非常苦闷。”川端康成幼小的内心因父爱母爱的缺失,有一个空洞。而能把这个空洞填满的也只有爱。自从遇见了舞女们,他渐渐感受到了这份爱。川端康成也说,这部小说,与其说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伊豆舞女的爱,倒不如说是为了表达一份感谢。感谢来自于他人对自己的爱,感谢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人”。这种爱,并不是狭义上的恋爱,而是来自辱舞女的清纯善良,来自于旅途中遇到的人的好意和信赖。因为有了这份爱,“我”的污秽的想法才变得干净,扭曲的性格才得以治愈。
二、产生心理变化的原因
(一)污秽想法的净化
与茶馆老婆婆对话时,“我”心里想的是想让舞女留在“我”的房里。“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把14岁的舞女当成了十七八岁少女,作为一个艺人,十七八岁的女子应该已经会在男人中周旋了。这也是因为“我”没有深入接触他们而产生的一种错觉。而“我”的这种想法的消失也是从“我”进入到艺人们的世界之后的事了。在小旅店里有这样一段对舞女动作的细微描写部分:“她坐在我面前,满脸通红,手在颤抖,茶碗正在从茶托上歪下来,她怕倒了茶碗,乘势摆在铺席上,茶已经撒出来。看她那羞愧难当的样儿,我愣住了。”
成年女子装扮的舞女,原本已经应该适应周围有男人的存在。可是在“我”面前,她却显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羞涩,这让“我”很惊讶。“我”不由得因40岁女人说的一句“这孩子情窦初开呀”的话而反省,自己在茶馆的胡思乱想似乎破碎。但是,由于没有深入接触艺人一行人,对于舞女们的真实状态,是无法完全把握的。因此,舞女那与十七八岁少女气质不符的神态和四十岁女人的话,并没有完全使“我”从污秽想法中解放出来。在汤野住宿的晚上,“我”所表现出的一系列不安的举动,也是因为“我”一直认为舞女是属于“我”的。“我可以,但是别人不行”的男人的嫉妒、自我等感情跃然纸上,痛苦充满内心。“我”对看上去十七八岁的舞女的污秽想法的彻底消失,是在第二天早上。在浴场尽头,舞女赤身裸体,连块毛巾也没有地跑了出来,她笔直地伸出了两臂,口里在喊着什么。舞女的这一幼稚的举动让“我”知道她还是个孩子,“我”满心舒畅地笑个不停,头脑干净得象刷洗过似的。这个看上去十七八岁的少女身上有着十四岁女孩所特有的美丽纯真。因为遇见了她,“我”的心在返回东京的前夜完全得到了净化。
(二)孤儿根性的治愈
20岁的“我”意识到自己的孤儿根性,受不了自己内心的忧郁,才踏上了伊豆的旅程。“我”遇到了艺人们,接触到了舞女小薰,这些一直被社会视为“乞讨式”的艺人们向我展现了他们的好意与信赖,这让我得以自省。文章开始,舞女们看到“我”后就将坐垫翻了过来让给“我”坐;“我”吸烟时她把烟灰盒移到“我”身边;在泡澡时,为“我”擦背;在泉水附近等着让“我”先喝第一口;在他们唠家常的过程中也自然地向“我”诉说了自己的家人的情况。这一切都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朴实,感受到了他们的真诚。渐渐地,“我”感觉“我”似乎也成为了这个大家族的一员。艺人们不断地向“我”展示着他们对“我”的信任。荣吉自然地向“我”诉说着家里的事儿;舞女在和伙伴谈起“我”的时候,说“我”是个好人,而千代子那附和的肯定让“我”的心落了下来。“我”最终走出了阴霾,大步走向前方,也是因为有了艺人们的好意和信赖。“我”并不想与这些美好的人分别。因此,在下田,“我”扑簌簌地流下了眼泪。“我”一直都想得到舞女头上的梳子,这不单单是因为那份让“我”感受到的旅途的伤感,更是想把这把梳子作为一种纪念,纪念“我”因遇到了舞女而得以治愈的孤儿根性。在“我”的孤儿根性已被治愈、登上回東京的船上时,“我”对于人们给“我”的亲切关心和信任也觉得理所当然起来。“我听任泪水往下流,我的头脑变成一泓清水,滴滴答答地流出来,以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感觉甜蜜的愉快”。这最后的一句话说明“我”心灵已被净化,孤儿根性已得以治愈。
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是他对自己孤儿根性得以治愈的一种感谢,同时也是一首颂扬美好青春的赞歌。阅读这部作品,清新之感油然而生,我们似乎被带入到一个唯美的空灵世界。我们在《伊豆的舞女》中确实能够看到些许风景描写,但我们不能单纯地把它看成是一部风物诗,它更是一部对人的心理的抽象写生,这也正是川端文学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川端康成.雪国·伊豆的舞女[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2〕陈文静.从《伊豆的舞女》看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J].电影评介,2009,(08):68.
〔3〕杜晓丽.川端康成笔下女性的美丽与哀愁——以《伊豆的舞女》和《雪国》中的女性形象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0(5):5-6.
〔4〕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中的女性形象探微[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19):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