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广播电视研究的十个关键词(上)
2017-03-20王哲平王凌羽
王哲平+王凌羽
摘要:移动互联时代,网络直播颠覆了传统电视媒体依靠品牌化栏目在固定时段“约会”观众的互动联结逻辑,围绕VR/AR的深耕细作开创了视听传播的新场景,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使新媒体时代迭代为智能媒体时代,由此也催生了我国广电传媒融合发展、供给侧改革、讲好中国故事、纪录片热播、公益节目创新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回眸2016年中国广播电视研究,其聚焦点和着力点也正是循此展开。
关键词:中国广播电视 网络直播 VR/AR 智能媒体 纪录片热播
回望2016年,移动互联网、智能便携终端、大数据、云计算、网络直播、VR、AR、无人机航拍、机器人写稿等新技术潮流,不仅深刻改变了信息的承载与流通方式,并以全新的互动模式改变着受众/用户接受和传播信息的形式,而且也催生了我国广电传媒融合发展、供给侧改革、讲好中国故事、纪录片热播、公益节目创新等方面的探索实践。2016年中國广播电视研究,其聚焦点和着力点正是循此展开。本文试撷取十个关键词,对其作一管中窥豹式的概述。
网络直播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44亿,占网民总体的47.1%,较2016年6月增长1932万。不少研究者将2016年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
有研究者将网络直播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网上提供电视信号的直播,如各种体育比赛和综艺节目的直播,相当于“网络电视”;一类是基于直播客户端、直播网页以及管理后台构成,这类直播针对有现场直播需求的用户,基于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进行语音、视频、数据的全面交流和互动。目前针对后一种网络直播类型的研究居多。有学者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视角透析,网络直播中的狂欢无处不在,无论是直播主体“吃钢钉”充满猎奇性质的表演,还是受众通过弹幕、留言、送礼物等方式来吸引主播的关注,大家都在积极、主动地参与网络狂欢并试图使之成为日常关联,进而从中获得慰藉和快感。
关于网络直播的研究,当下多集中于网络直播的特性、网络直播对传统电视的影响及其竞合、网络直播的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有研究者认为,从电视端到互联网,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网络直播相较电视直播,视听传播呈现了许多新特点,如实施更简易、用户观看更方便、内容呈现更多元、双向互动更顺畅、内容编排更灵活。由此,网络直播带给传统电视业的震荡性影响已引起学界和业界的高度关注。在网络直播中,公众注意力被稀释分流到了大大小小的直播平台上,不仅群体注意力整体碎片化,而且个体注意力的时间投入也高度碎片化、随机化、即兴化。传统电视媒体依靠品牌化栏目在固定时段“约会”观众的互动联结逻辑在网络直播面前遭遇到了颠覆性的冲击。需要指出的是,过度自由的播出和观看模式也造成了网络直播的种种乱象,对此,有研究者尖锐地指陈了网络直播现存的三大问题:一是价值导向偏低;二是内容品质不高;三是整体限于秀场模式。
有研究者指出,过去的十年间互联网直播经历了三次迭代,一是直播1.0时代:PC秀场直播;二是直播2.0时代:游戏直播;三是直播3.0时代:移动直播、泛娱乐“直播+”;很快将迎来直播4.0时代:VR直播。基于我国网络直播的发展现状,有研究者断言,秀场直播必定大洗牌,电竞类直播已经相对成熟,而新闻及生活服务类资讯的直播则方兴未艾。针对目前众多直播平台抢地盘、争用户的混战局面,有研究者提醒,网络直播若要赢得更好的前景,未来需要把握好三大优势:1.永远在线。这是平台与用户最好的连接方式;2.社交互动。它能够发现并满足用户各种需求;3.整合资源。能有效吸纳和转换社会资本,实现用户、政府和商家多方共赢。当然,努力规避两大风险——直播管理不规范,容易滋生各种乱象,引发导向和道德问题;运营急于变现,难免产生审美疲劳和弄虚作假,恶化互联网生态,乃是当务之急。
VR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是综合应用各种技术,制造逼真的人工模拟环境,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各种感知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显示,2016年全球虚拟现实市场规模将接近67亿美元。未来10年,虚拟现实市场规模将更为庞大。高盛集团发布的《2015年虚拟现实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虚拟现实硬件市场规模将达到800亿美元,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720亿美元,总市场规模将达1520亿美元。2016年6月1日在湖北省随州市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是我国首次360度VR全景全程同步直播。
有研究者认为,VR为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使电视直播实现了三大转变:一是内容层面,从表象叙事向深度叙事转变;二是受众层面,从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三是交互层面,从人屏界面互动向空间多维互动转变。除此之外,VR使得观众的观赏体验主要通过主观视角得以实现,从而营造强烈的现场感,使观众很难置身于屏幕以外,而是就在场景中,进而更容易认同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带来观影感受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还有研究者从视听传播的角度指出,VR的应用不仅重构了视频产业格局,也从文本角度重构了视听叙事的手段。另有研究者探讨了VR与纪录片结合的可能性,通过对VR技术应用和纪录片创作需求的分析,提出VR纪录片能够带来的“临场感”,是传统纪录片孜孜以求却又无法提供的。
随着VR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到了VR应用于电视新闻领域的负面影响。在新闻生产方面,有研究者借鉴麦克卢汉的“媒介冷热理论”,提出VR满足了受众的感官需求和心理享受,为受众认知新闻提供了一种更“热”的媒介,但其带来的沉浸感也会产生对人主观性的掩盖,受众实际上在变“冷”,“过分渲染煽情、侵蚀受众自身想象空间极有可能促使VR新闻走向另一种极端,即由监督利器变为说服工具”。一些研究者甚至更为警惕,认为VR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致幻剂。
也有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在新闻报道领域,VR以一种新媒介的形式出现,创新了新闻报道手段,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新闻形态,并有望给新闻活动带来结构性的变迁,建构一个新兴媒介环境。
AR
2016年,一款名为《Pokemon Go》(《精灵宝可梦Go》)的游戏在社交媒体中广受追捧,连破五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再次将AR技术带到了舆论顶峰。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是指利用电脑技术将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同一个画面或空间之中同时存在。与VR不同,AR是在已有真实世界的基础上,提供的虚拟视觉效果。有研究者分析了AR技术与VR技术的区别:前者是基于现实基础的增强,而后者则是脱离于既有媒介载体的独立性技术。
在AR与电视的结合方面,有研究者认为AR在电视节目中极具应用价值,因为AR的运用不仅能够丰富节目现场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使节目更加具有观赏性。尤其在体育类节目中,主持人需要借助战术板为观众进行讲解,传统电视节目中的二維呈现形式过于单调,而运用AR技术则可以通过屏幕将体育讲解与大量生动丰富的实时图文信息同时呈现给观众,包括场景模拟、运动员走向、运动员状态信息等,从而达到更为直观和逼真的播放效果。在AR与新闻的结合方面,研究者分析指出,在AR的框架下,一条新闻再也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被置于更广阔的“宏观语境”中考量,新闻媒体也逐渐由“叙事者”转变为“聚合者”,由“记事簿”转变为“数据库”。与此同时,用户也可以借助AR亲身“沉浸”在新闻现场中,甚至参与新闻生产。还有研究者将AR本身视为一种新媒介进行研究,认为AR作为媒介为新闻叙事提供了一个好的故事环境,在新闻业中可以发挥独特的叙事潜能。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研究者对AR的应用进行了批判性思考。有研究者认为,过于趋向真实的效果为AR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带来了伦理和道德难题,例如具有明确导向目的的节目和广告,会在传播过程中构成更强的欺骗性和煽动性,其强大的传播力和感染力,也会造成不良信息的进一步扩散和肆虐。还有研究者不无忧虑地指出,当用户习惯于AR并产生一定的思维惰性和“刻板印象”之后,他们就会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而忽视了核心问题:他们所看到的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客观现实”,这个所谓的“现实”是不是经过人为建构的“拟像”。从这个意义上说,李普曼在近一个世纪前提出的“舆论是不是基于对现实的想象”的疑问并未过时。
智能媒体
每一次技术发展都引发了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提出,媒体行业的生态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当今社会正在从新媒体时代步入智能媒体时代。
有研究者对智能媒体的概念作出了界定,认为智能媒体是能够感知用户并为用户带来更佳体验的信息客户端与服务端的总和。还有研究者在访谈中指出,“智能媒体不是简单地把丰富的内容集成给你,或者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用户需求,而是在特定场景下实现实时的需求与供给的智能匹配。”可以认为,智能媒体的智能化,更多的体现在对用户需求和体验的满足中。
在内容生产的智能化方面,有研究者讨论了机器人写稿、无人机航拍、物联网等技术对媒体的影响。早在2014年,美联社的“Wordsmith”工具就为其客户创造出了10多亿篇文章和报道,在国内,腾讯的“Dreamwriter”和新华社的“快笔小新”也作为机器人写稿项目引起了传媒行业的广泛关注。有研究者认为,记者写的新闻和未来机器人写的新闻会长期博弈并共存。无人机航拍与传统的新闻影像采集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有研究者认为,无人机航拍能够获取更独特的视角,更全面、动感的画面和视频,它的展现形式不仅创新了新闻表达,还省时省力高效,可以充分满足受众对新闻场景即视感的渴望。有研究者从媒介衍变的角度预言,伴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媒介不再是我们过去看到的媒介,它将包含一切可以承载信息的物体,任何一种物体在未来都可能成为一个智能媒介载体。
在传媒平台的智能化方面,有研究者通过案例分析,对“今日头条”这一典型的智能化社会信息传播平台进行了讨论,并认为“今日头条”的迅猛发展秘诀在于算法技术,其导入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之一的“算法”及其他技术具有五大优势,一是社交和用户行为分析,二是自然语言处理和图像识别技术,三是基于机器学习的推荐引擎,四是实时海量数据处理构架,五是精准定位人群传播。还有业内人士以无界新闻为例,描绘了未来智能媒体能够实现的更多可能,例如建立智能云新闻服务平台——以“云”概念为基础,“互联网+机器人”为创造产品的核心思想,借助互联网与云计算,帮助机器人相互学习和知识共享,解决单个新闻机器人智能的局限性等。
面对机器和人工智能对传统媒体不可避免地形成的冲击和威胁,有研究者洞察到,日益崛起的技术力量和日益提升的人类智慧之间进行的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个携手并进相互扩容的过程,在这个越来越趋于加速的过程中,兼具技术、智慧与情感的媒体和媒体人才能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纪录片热播
2016年,三集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其后短短几个月就成为了豆瓣评分最高的作品之一,一时间火遍了各大视频网站。除此之外,2016年开播的《本草中国》《人间世》《长征》等电视纪录片,也曾创下了各类收视纪录。纪录片作为一种相对小众的影视形式,其收视率却超过了众多热门综艺节目和电视剧,这一现象引发了业界和学界的持续关注。
有研究者对《我在故宫修文物》进行了个案分析,认为该片之所以热播,是因为它摒弃了传统纪录片的框架,将厚重悠远的历史进行个性化结构,关注普通文物工作者的平常生活与忧愁喜乐,以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文视角成功突围,创新了文化展现方式,用精良的制作使影像信息得以更完美地呈现和表达。有研究者从宏观角度分析近来纪录片的热播原因,一是政策对于国产纪录片发展的助推;二是业界对于纪录片产业链的形成已积蓄了较为深厚的能量;三是民众对于以真实为审美特征的文化产品需求的回归;四是互联网的平台搭建有益于焦点话题的形成。有研究者特别注意到了纪录片在互联网中的传播效果,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片,在被制作方上传到知名弹幕网站B站(哔哩哔哩网)后,获得了极大反响,并在微信和微博造成了“病毒式”传播,进而又重新在传统媒体领域形成了关注度。有学者从“互联网+”语境下纪录片的话语重构和影像赋权的视角分析,受访者最先通过微博、微信、门户网站等新媒体渠道接触纪录片所呈现出的聚合效应,折射出了互联网时代纪录片话语形态的新特征。还有研究者从受众角度探究纪录片受人喜爱的原因,认为国产电视纪录片的年轻收视群体已然形成,这或许是源自他们对文化的渴求,或许是对真实表达的认可。
有学者发现,近年来纪录片创作在题材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反映社会题材的纪录片开始增多。这类题材作品的视角也从非主流社会的边缘地带,走向人口集中的社会中心。在创作内容上,社会题材的纪录片创作开始贴近现实和人们的生活需求。创作者们从身边寻找创作素材,针对性强,锐气十足,使纪录片主题更具社会价值,不断引发人们进行思考与反思。(未完待续)
注释: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年1月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尚 帅:《视频化社会:从直播新闻到直播生活》,《新闻知识》,2016 (7)。
付晓光,袁月明:《对话与狂欢:从全民直播看移动视频社交》,《当代电视》,2016(12)。
陈建飞:《网络直播时代,电视媒体的流程再造与模式革新》,《中国记者》,2016,(11)。
陈 端:《电视媒体如何应对网络直播挑战?》,《南方电视学刊》,2016 (4)。
彭 锦:《网络直播热潮下的冷思考》,《电视研究》,2016 (9)。
徐龙河,杨 健:《移动视频直播:从“全民记者”到“全民电视台”》,《现代视听》,2016 (10)。
谭 天:《在中国,网络直播到底能走多远?》,《南方电视学刊》,2016 (4)。
朱新梅,兰 亮:《外虚拟现实发展情况》,《广播电视信息》,2016(4)。
耿绍宝:《虚拟现实技术下电视直播的发展探究》,《中国传媒科技》,2016 (9)。
姜 荷:《浅议虚拟现实对视频传媒行业的改变与挑战》,《中国电视》,2016,(3)。
张 超:《在场与沉浸:虚拟现实技术对视听叙事的重构》,《中国电视》,2016 (11)。
孙振虎,丁 山:《虚拟现实技术背景下纪录片的创作路径研究》,《中国电视》,2016 (11)。
周 敏,侯 颗:《冷热媒介视角下虚拟现实新闻探究》,《当代传播》,2016 (5)。
施 畅:《虚拟现实崛起:时光机,抑或致幻剂》,《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 (6)。
喻国明,张文豪:《VR新闻:对新闻传媒业态的重构》,《新闻与写作》,2016 (12)。
范 军:《新闻出版与VR/AR的邂逅》,《传媒》,2016 (24)。
常 江,杨奇光:《重构叙事?虚拟现实技术对传统新闻生产的影响》,《新闻记者》,2016 (9)。
朱建峰:《基于A.R.技术的体育电视节目设计与实现》,《电子测试》,2014 (22)。
史安斌,张耀钟:《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新闻记者》,2016 (1)。
张 屹:《基于增强现实媒介的新闻叙事创新策略探索》,《国际新闻界》,2015 (4)。
许志强:《智能媒体创新发展模式研究》,《中国出版》,2016 (12)。
刘 赫:《媒体的未来:共享与智能——胡正荣访谈录》,《新闻战线》,2016 (23)。
商艳青:《媒体的未来在于“智能+”》,《新闻与写作》,2016 (1)。
苏 媛:《探析无人驾驶航拍器在新闻产品中的应用》,《新闻战线》,2016 (13)。
曹三省,苏红杰:《物联网+媒体:当下与未来》,《新闻与写作》,2016 (11)。
吕尚彬,刘奕夫:《傳媒智能化与智能传媒》,《当代传播》,2016 (4)。
殷 乐:《智能技术与媒体进化:国外相关实践探索与思考》,《新闻与写作》,2016 (2)。
刘蒙之,刘战伟:《新时期我国纪录片创作由“宏大叙事”到“平民视角”的嬗变——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谈起》,《电视研究》,2016 (11)。
何苏六:《中国纪录片生态的失衡与重构——兼谈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的评审引导机制》,《中国电视》,2016 (8)。
李 智:《 “互联网+”语境下纪录片的话语重构和影像赋权》,《当代电影》,2016 (10)。
丁 磊:《国产电视纪录片热播现象刍议》,《当代电视》,2016 (12)。
石 屹:《国际纪录片的发展策略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