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思维导图,开展自设专题的高三二轮复习

2017-03-20李星婷

中学生物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哺乳动物红细胞导图

李星婷

1 引言

在进入高三完成了一轮基础知识总复习后,进行第二轮复习时,为了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避免教学方法的重复,教师可以不拘泥于章节限制,充分利用基础知识,找到多章节反复提到的关键词,作为专题复习的题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发散思维,以点带面,建构网络,将看似杂乱无章的生命事实联系成有机的整体。这样既加强了知识的前后联系,落实了整体教学原则,又做到了灵活复习,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过程中于19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种思维工具,盛行于欧美国家,近年在国内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思维导图也是教师开展生物教学的又一种较好的手段,特别适合应用于生物高三复习的教学。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尝试运用思维导图法,开展高三第二轮的自拟专题复习,如“红细胞专题”“水专题”“能量专题”,其中“红细胞专题”涉及的知识点最多。下面就以“红细胞专题”的教学过程为例,简述思维导图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总复习中的应用。

2 教学过程

2.1 明确复习主题,绘制草图

首先教师启发学生:“由红细胞这个词你能联想到哪些相关知识点?”要求学生拿出一张白纸,在中间写上“红细胞”,让其联系各章节知识,写出与红细胞有关的知识点,画出思维导图。学生间可以相互交流。5~8 min后,学生代表回答。

2.2 以问题串引导学生,同时板书较完整的思维导图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绘制出比较完整的思维导图,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在课堂复习过程中,要逐步引导学生,与学生共同完成相对完整的导图。

实际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串:

①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形态是怎样的?这种形态有什么意义?

②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种结构有什么意义?你还知道哪种活细胞无细胞核?

③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能否分裂?蛙的红细胞能否分裂?

④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进行哪种呼吸作用?产物是什么?

⑤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什么?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什么方式?

⑥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能否合成蛋白质?

⑦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起源于什么细胞?

⑧ 在高中生物教材范围内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实验有哪些?

⑨ DNA的粗提取实验能否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能否用鸡血?

⑩ 血红蛋白的元素组成?血红蛋白中的铁为几价?亚硝酸盐使人中毒的原理是什么?

11 “血红蛋白结构异常”让你联想到哪种病?该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该病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哪种途径?

12 胰岛B细胞中有没有血红蛋白基因,有没有该基因的mRNA?

13 血红蛋白是不是血浆的成分?

每涉及到一个知识点,教师都要提问、加深和拓展相关内容。学生则沿着教师思路,从自己的记忆存储中调取信息,建立相关性,将知识纳入网络。

接着教师问:“通过以上讨论,你还能联想到哪些与红细胞有关的知识?”此时学生的思路已经很开阔,会提出:血型和紅细胞也有关系;红细胞吸收O2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红细胞呼吸利用的底物是葡萄糖……教师把学生的思路补充到板书的思维导图中。

图1是笔者根据课上在板书绘制的导图的内容,用XMind软件制作的思维导图。

2.3 重新梳理网络,完善思维导图

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没有想到的内容,重新梳理,并补充到自己的思维导图中。

2.4 运用思维导图,解决问题

复习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提供典型试题,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解决问题。很多学生做题时找不到繁杂信息的相关性,不能准确调取头脑中的记忆,常常顾此失彼或根本无从下手。而思维导图采用的关键词和连线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捷地找到相关信息,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的分析时,需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从真核细胞分离出纯的细胞膜较为困难,因为会有细胞内其他膜的混杂。而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内膜,没有细胞核,将其特殊处理后,造成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较纯净的细胞膜,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对“血影”的分析得知其化学组成如下:蛋白质49%,脂类43%,糖类8%。有的科学家将“血影”中的脂类提取出来,使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所形成的薄膜面积是原来细胞整个表面积的二倍。

(1) 哺乳动物细胞内的生物膜有哪些?

(2) 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

(3) 红细胞溶血后,流出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主要是_____,这种物质的特性是_____,因而使红细胞具有特定的功能。

(4) “血影”的化学成分中的脂类主要是哪一类?_____。它是构成细胞膜的_____。

(5) 脂类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细胞表面积的二倍,这说明了_____。

本题考查制备细胞膜实验及血红蛋白的知识,根据思维导图,可快速找到解题思路。

3 结论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难以形成知识网络,在头脑中杂乱无章地罗列知识点,用时张冠李戴。在复习时,教师可应用思维导图这一有效的工具,促进学生开展连续且灵活的思维,使学生在较短时间里掌握系统的生物知识,提高复习效率。思维导图记录下来的知识呈发射状,与人脑思维模式相符,简约明了,可以帮助学生课后及时快速复习,同时也是师生之间交流的工具。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复习策略,可供一线高中生物教师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郑芳君.利用思维导图开展生物复习[J].中学生物学,2008,24(7):22-23.

[2] 许孟琴.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总复习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8(11):119.

[3] 丁化成.聚焦红细胞[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2005(Z1):169-171.

猜你喜欢

哺乳动物红细胞导图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2 从最早的哺乳动物到人类
哺乳动物大时代
哺乳动物家族会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及防治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
一例与附红细胞体相关的犬脾脏肿大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