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情感策略打造高效阅读课堂

2017-03-20季琳紫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课程标准高中英语

季琳紫

摘要:本文基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发现情感教学过程对丰富英语情感教学理论有较强的意义,对高中英语情感教学的实施则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培养情感态度目标,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鼓励他们克服难题,学会与人合作,了解文化差异等。

关键词:情感教学;课程标准;高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61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語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培养情感态度目标,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鼓励他们克服难题,学会与人合作,了解文化差异等。在浙江省高考改革中,英语试题的变革也让我们看到了学习语言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英语高考的新题型七选五、语法填空,还有作文的巨大变革都体现了对学生语言综合理解与运用的要求。七选五要求学生能在语境中选择最合适的句子,使上下文通顺连贯、合情合理。语法填空更是要求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正确运用语法知识,填上正确的答案。当下作文的新题型,也给了高中生新的挑战。应用文写作让学生学会各种不同文体的写法,比如通知、演讲稿、新闻报道等。不同文体的写作除了格式不同外,更重要的是不同文体要求不同的语言,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其中不同的情感。还有读后续写和概要写作,这都对高中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不是一门靠单词记忆语法背诵可以学好的学科,它是一门交流的语言,对情感的领悟并运用到语言的传达上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当下的英语课堂也不能仅仅重视语言词汇的积累、语法的掌握,需要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情境,选择恰当的语言,进行较好的语言表达与应用。而如何帮助学生感受所学内容的情感信息,与信息产生情感纽带,并能自如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达成《英语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笔者结合相关的教育理论和《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有关情感态度的目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供了英语情感教学的一些实施建议,用来相互学习。

二、情感教学的理论基础与课堂实施

刘晓燕(2005)在她的论文中提到情感缺失和人文素养的问题;陈鸿琴(2004)在《以情感教育促进英语教学》中阐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语言情感性的概念。她说文字传递的信息不是单纯的,情感也蕴含在其中。韩文健(2012)在他的论文《中学英语课堂情感教学模式的探究》中指出现在的英语教学如果还是停留在语法、词汇、句型的层面,教学的效果就不会理想。这些研究表明英语情感教学与人文素养的提升已经成为关注的方向。

1. 苏霍姆林斯基的“情感动力”思想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通过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保证学习者个性全面发展,保证学习者个人天赋才能的充分表现,使学习富有成效。和谐教育的内在、恒久的支柱在于建立学生学习者的积极的“情感动力系统”。(以上内容取自维基百科http://baike.sogou.com/v84644677.htm)笔者认为,这个系统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供了强大的源泉,它的基础是情感。教师就应该用教材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合作、沟通、表达、独立、勇敢和顽强等几方面的情感态度品质上都得到发展。

结合人教版Module 6 Unit 1 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Painting的阅读材料,学生除了需要了解西方艺术发展的这几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绘画的主题以外,学生尤其还需要了解文艺复兴的内涵、历史背景、产生原因以及深远影响,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绘画对象的转变,体现着人文主义精神,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大量这些时期的绘画作品以及相关视频营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历史变革的背景、变化与深远影响。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文化的体验,在日常教学中,将课文中的精神和情感穿插到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例子中,让学生深入体会。教学过程中认知的输入,也就是教学内容所赋予内涵的理解和内化就是情感形成的基础阶段,而设置良好的情感体验活动,获得体验,会有助于学习者良好情感态度的形成。高中阶段的学习者在情感方面的发展为学习者人生观的取向奠定了基础,同时学习者的自我表达是情感的主要输出方式。因此,英语语言作为工具能否为学习者的表达做好服务就至关重要。

2. 我国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我国的《英语课程标准》于 2007年颁布,经过多次修订,应用至今,分为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达成有等级层次上的要求。初中要达到六级标准,而外语类的学校,高中毕业时要达到九级标准,普通高中学校达到八级标准就可以。标准(节选)表述如下:

情感态度目标:

从这个表各层次的表述中,可以明确看到对高中一、二年级学习者英语学习情感态度目标的描述。在八级标准中,提出要能用英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要能理解语言隐含的情感。在七级目标中,两次将“合作”字眼放到不同的两项目标描述中,两级标准的表述中都有关于克服困难的意志的情感目标达成的描述。这些就为本次研究提供了非常肯定的标准和依据。

结合Module 6 Unit2 A Few Simple Forms of English Poems一文,该文章介绍了几种不同形式的英语诗歌,让学生了解并赏析不同的英文诗歌并加以模仿。一开始学生听到要写英文诗歌的时候都觉得自己一定写不好,在学完文章了解不同格式的诗歌文体后,发现自己其实完全可以尝试着写出优美的诗歌。尤其像cinquain 这种格式,只要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他们就可以模仿出来,而且在写完后的分组交流中,大家也都十分乐意把自己写的诗歌展示出来,同时又可以向组内其他同学学习。在诗歌中,学生可以表达对宠物的喜爱、对同学的关心、对教师的尊重。以分组教学为主要方式,以情感为切入点,设计适合的课堂活动,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小组教学形式的帮助下,让学习者合作起来,一起思考,一起展现。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学习者的情感理解情况和语言学习效果,以及兴趣、自信、勇气、合作等情感态度目标范畴中提到的情况,对学习者形成综合的评价,这种评价会更客观、更准确,学习者会更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

三、启示与建议

情感的成长是人发展过程的必然需要,而语言教学不能忽视这种情感成长的需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情感、沟通情感,让学生明确正确的运用方法和表达。结合我国近几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以及相关教学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笔者参考前人研究,并结合自己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启示:

1. 教师要对《英语课程标准》提高认识。教学设计中多采取能体现情感态度目标中要求的教学活动对学习者的情感融入更有利,把教学内容与现实情感相结合,让学习者体验体会人文情感的方式对于拉近学习者与教学内容的距离会有很好的情感提升效果。

2.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适当转变。学习者对情感的认识不足,理解不到位会极大地影响语言的整体学习与价值观的选择。如何进行英语语篇的有效学习,正确理解文章赋予的情感和人文精神,形成科学的英语学习习惯都是英语教学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不断地调试和验证,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机会让学习者进行自我的尝试。教学情境的创设,课文情感的引导,学习者的参与方式等都会影响学习者学习方式的选择。

3. 运用分组教学的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不注重情感教学,不利于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只有给学生提供大量机会体会情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情感态度的目标才会达成,而分组教学是生成多次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

(作者单位:①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710061;②浙江省绍兴市稽山中学 312000)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课程标准高中英语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