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建议
2017-03-20郑晓华
摘要:通过调查及访谈发现广西大化县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存在如下问题:撤并任务艰巨、项目资金不足,巨大财政压力影响布局调整的进度;学生上学安全问题凸显,家长经济负担加重;部分寄宿制学校条件差,达不到办学要求;撤并学校后教师培训机会少,存在结构性缺编问题,师资不足导致教师负担加重;部分合并学校面临教学资源的短缺,导致大班现象明显,而部分被撤并学校则有部分校产闲置,校产管理成为新的问题;撤并实践过程中相应的保障措施不够完善,导致部分学生辍学。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广西大化县 农村中小学 布局结构调整 问题 建议
农村布局结构调整是以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效益、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的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教育政策。此项目自启动以来,国家一直予以高度重视,尤其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广大西部贫困地区上,广西便是农村布局结构调整工作的试点省份之一,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是广西首批学校布局调整综合改革试点县和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改革的试点县。本研究以该县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基本概况为前提,通过总结调查问卷数据和实地访谈,发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更好地促进该县布局调整趋于合理化,加快该县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
一、广西大化县义务教育及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基本概况
目前,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7.6%,小学生辍学率为0.8%,初中生辍学率为2.3%,小学、初中巩固率分别为59.16%、56%。大化县通过县领导包乡、县直部门包村、教育部门指导、乡镇党委政府和中小学校具体负责的办法,顺利完成了首批206个教学点的撤并任务,涉及学生1374人,全县教学点总数由566个减少到360个,涉及80个行政村,363个自然屯,8296户,54316人;撤并教学点的总建筑面积16301m2,其中教室12481m2,宿舍1897m2,食堂117m2,厕所284m2,其他用房1557m2;撤并教学点校园占地总面积105932m2(含运动场地40520m2)。全县有30个村完小的4~6年级711名学生集中到乡镇中心小学就读;贡川、白马、古河、六也等4所乡级初中的一年级新生689人全部集中到县城有关中学就读。全县学校撤并后闲置的校舍全部都是砖混结构的楼房或部分平顶房,192个校点的校舍属于财政资金投资兴建,2个教学点校舍由村级组织筹建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捐款兴建。
二、广西大化县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
1.撤并任务重,项目资金缺,阻碍布局调整的进度
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不是单纯的撤点并校,其根本目的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没有一定的资金保障,布局结构调整是难以完成预定目标的。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专项资金和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对众多西部农村学校所需而言,上级专项资金面临着“僧多肉少”的窘境,而地方政府财力薄弱,税收又低,根本无力负担布局结构调整过程中大规模持续的资金投入。以大化县为例,其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全县30人以下、交通相对便利的小学教学点全部撤并,而城区11所中小学新建、续建项目有19个,建筑面积达26911平方米。这些工程和项目所需资金数额巨大,对县级政府的财政拨付来说无疑是严峻的考验。
2.学生上学安全问题凸显,家长经济负担加重
大化县峰丛密布、地形险峻,交通也相对闭塞,中小学生上学路程的安全问题本来就让人担心,布局结构调整后,部分学生家校距离比原来更远,学生往返家校途中的人身安全就更让家长忧心忡忡了。针对这一问题,被调查的58位校长中,81%的校长认为应该大力推进校车制度。此外,由于布局结构调整后大多数学校都实行了寄宿制,由此所产生的各种费用,诸如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生活费等等,对处于西部贫困农村地区的家长可谓一个不小的负担。近80%的受访家长表示学校布局调整后,孩子各方面的费用比原来更多,使得家庭开支压力更大,家中有几个孩子的家庭更是吃不消。
3.部分寄宿制学校条件差,达不到办学要求
通过实地走访总结,大化县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部分校园楼房残旧,年久失修,安全隐患很大。学校基础设施短缺,运动器材少之又少,很多学校连专门的阅览室都没有,更别提图书馆和电脑室了。教室简陋,课桌椅破旧,黑板残缺,基本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其二,学生住宿情况相对恶劣。布局结构调整后,寄宿制学校学生人数陡增,但由于资金不足,学校没有多余资金投入宿舍建设,学生宿舍只有床位,没有洗手间,光线差、不通风、霉味重,且床位方面也不能保证住宿学生一人一床位,通常都是两人一床铺,有的学校甚至更多人挤一个床位。其三,学校食堂伙食不好,荤菜少、素菜多,菜品单一、味道欠佳且部分价格不合理,家长对学校食宿条件不满意的超过50%,学生本身也颇有微詞。其四,很多学校没有热水设施,平日里山区昼夜温差大,到了冬天温度更低,学生常会因为洗冷水澡而身体不适,影响正常学习生活。
4.教师培训机会少,存在结构性缺编问题,师资不足导致教师负担加重
布局调整过程中,学校撤并后出现教师角色转换、教师工作岗位变动的情况,新岗位势必面临新挑战,急需对换岗或转岗的人员进行有效培训,但农村学校在师资培训方面相当欠缺。以大化县为例,2005年未参加过县级以上培训的教师占27.2%,参加过1~2次培训的仅占61.2%,这对于换岗、转岗教师的培训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虽然是一项有效的措施,但人数较少,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另外,很多学校缺少心理老师、校医等相关人员的配备。寄宿学生身心发展还未成熟,需要生活教师给予日常生活上的指导和管理,也需要心理辅导教师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按相关规定,学生人数超过600人的学校就应配备校医,但目前大化县各类学校校医缺口都很大,学生的卫生、突发疾病、防疫工作都无法得到很好处理。相关岗位教师的无法补给无疑会增加学校任课教师的工作负担。调查结果表明,超过80%的教师认为在寄宿制学校比非寄宿制学校的工作压力要大很多;寄宿制学校教师除了上课以外,用于备课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时间显著增加,16.8%的教师每天要额外工作超过9小时;超过60%的教师每天要额外工作5~8小时;38.7%的教师每天要额外工作1~4小时。
5.部分合并学校面临教学资源短缺问题,而部分被撤并学校则有部分校产闲置
布局结构调整后,一方面,合并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出现短缺,如教学用地、基础设施、学校教学和管理人员等因素都面临巨大挑战,直接造成教学质量下降及大班额现象的出现。针对大班额现象,在被调查的58位校长中,有28位(占48.3%)支持用新建更多城镇学校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有39位(占67.2%)赞同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吸引学生回流来解决“大班额”现象,只有16位(占27.6%)赞成禁止学生择校以及19位(占32.8%)赞成控制城镇学校班级规模的方法。另一方面,被撤并后的学校出现剩余财产无人管理、校舍闲置的问题。一些学校本身不重视撤并后的校产管理工作,任之随之地等候上级部门的处理意见,而部分上级部门也因人员短缺、公务繁忙或其他原因无暇顾及校产处理问题,导致出现资产流失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出现,如有些学校撤并后遗留的校园、操场,被村民拿来蓄养家禽。闲置校舍如何重新利用,教学设备、仪器、图书等可流动校产如何重新分配,这些都是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必须引起政府部门和学校的共同重视。
6.撤并实践过程中相应的保障措施不够完善,导致部分学生辍学
西部农村地区大都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居住分散、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大化县也不例外。在这样的基础上过分强调学校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就会导致部分适龄儿童因受主客观因素,如路程、交通、安全以及家庭经济负担过重等影响而辍学或失学。调查结果显示,51.2%的教师认为布局结构调整大量撤并教学点会导致一部分学生辍学,只有26.8%的教师认为大量撤并教学点不会导致学生辍学。一些部门和学校并没有清醒地意识到布局结构调整是一项长远且艰巨工程,要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各方面的长期努力和保障。布局结构调整工作遇到瓶颈,政府部门的指导及监督不到位是一个原因,一些学校单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做表面功夫,工作并没有落到实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改进大化县布局结构调整工作的建议
1.确保教育资金的足够投入
布局结构调整要达到预期目标,必定要有足够的教育资金做保障,缺乏资金支持,布局调整只能成为一纸空话。首先,中央政府要正视广大西部农村地区的需要,加大财政投入,设立西部农村地区专项教育经费,且须加强监督,务必保证专项资金要用到实处。其次,大化县政府必须将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所需经费纳入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本着“扶贫先扶教育”的原则加大教育投入,并建立此项工作的专用账户,保障资金按时到位[1]。再次,县政府应拓宽办学渠道,在各方面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单位、公益机构及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合力推进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的顺利运行。
2.妥善处理学生上学安全问题
布局调整后,学生的上学安全问题是最受关注的,同时,出现了“上学难”的问题。这要求大化县要区别对待不同的情况:在交通便利的情况下,县政府应支持学校配置校车,免费接送学生往返家校;而对于交通闭塞、位置偏僻且路程遥远的乡村,县政府可考虑暂缓调整,适当地保留一些教学点,而不可不加区分地全部马上撤并。
3.加快学校配套设施建设
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文件中明确提出,我国要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要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2]。大化县政府必须充分领会文件精神,依照文件中规定的经费比例投入教育经费,确保有足够资金以供学校的正常运转。学校方面,首要任务是解决学生的基本生活需要问题,生活配套设施筹建如通电、改水、建厕、建食堂等工作必须一项不缺且每项按质按量完成;学习配套设施筹建如图书馆、教室设备、电脑室、阅览室等也要积极推进,且要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专人专项管理和维护各类教学设施,保障教学设施的正常运转。
4.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县政府必须转变观念,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布局结构调整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二,县教育局要正视和解决学校教师的结构性缺编问题,适当调整各科教师的人员结构,适量增加体育、音乐和美术教师的入编名额,避免教师集中在几个主科而其他副科教师短缺的情况出现,同时心理教师、生活教师也应积极引进;第三,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培训费用绝大部分由省市财政协商分担,为农村教师提供一个费用低、水平高、收获大的培训平台;第四,各地教育局要加强学校教师的交流互动,定期组织茶话会、学术会、研讨会、参观走访等活动,便于学校教师间互通信息、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5.正确处理校产问题
第一,县政府和相关行政部门要制定当地学校撤并后的校产管理办法,加强对本地学校的设备设施和校园用地及房产的管理,严防资产流失和资源浪费。学校可移动的资产,可以全部移交到接收学生的学校,也可以考虑调配给当地其他有切实需要的学校。而对校舍等不动产则应尽可能科学合理地挖掘其经济价值,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二,学校领导要树立校产管理意识,组建校产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把各项校产处理工作落实到位。第三,相關部门对学校购置资产的申请要严格审核,不能放任纵容没必要或不合理的资产购置,同时监督部门也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学校校产处理问题进行严格监督,防止有人为破坏校产或非法变卖校产的现象出现。
6.推进学校各种保障措施的落实
第一,布局调整使学生的学习成本增加是导致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县政府应采取措施帮助本县农村地区贫困学生,可通过减免学杂费、设置助学金和奖学金、社会力量帮扶等方式,让每个贫困孩子都能得到享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第二,政府要从布局结构调整工作的专项账户中抽取部分资金,专供寄宿学校校车补贴之用,也要统一招聘专职司机开车,保障学生往返家校的人身安全。第三,县政府和人社局要增加学校人员编制,包括专职教师、行政人员、后勤部门等人员编制,且要保证落实相关福利待遇。
————————
参考文献
[1] 卜文军,熊南凤.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经济,2007(4).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05-12-24].http://www.gov.cn/zwgk/2006-02/07/content_18
1267.htm.
[作者:郑晓华(1986-),女,广东湛江人,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讲师,硕士。]【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