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策略探讨

2017-03-20丘学要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丘学要

【摘 要】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原因,进而对小学教师如何加强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应用采取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文字;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首次明确了语文学科的定位,即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但由于语文学科本身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读者学习的主观性,使其成为小学学科中受关注和争议最大的学科之一。但是争议和关注越大,各小学的语文教师越应该结合教师自身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把语文的根本性质充分贯彻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注重语言文字的应用,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只是重视课文内容的分析和讲解,过于依赖所谓的“标准答案”,语言文字的教学显得机械而又重复,有时甚至还陷入了“纯文字讲解”的死循环中。因此,如何让更多小学教师真正把握语文学科的根本性质,让学生更加注重语言文字的应用,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值得每一位小学语文教育者深思和探讨。

一、小学语文教学在语言文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课堂教学停留在文字表面

纵观目前小学语文课堂,很多老师都只是简单和机械地为学生梳理课本内容,存在着“为教学而教学”的现象,讲解分析和语言文字训练相分离,只是围绕课文情节和内容去提问,让学生在课本中寻找看似“唯一”的标准答案,忽略了语言文字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老师多讲和学生少说、少思考的现象导致了教学内容的无趣和教学效率的低下。

2. 强调学生的感悟而缺少必要的视听读说

许多小学教师过分强调思考和感悟在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带有联想性质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身的感悟和体验,试图让学生“身临其境”。但在这一过程中,却忽视了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一味强调学生的心灵感悟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被无形地削弱。

3. 课堂内外的知识迁移不到位

目前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任务仍然繁重,使得许多教师缺少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语文实践指导,尤其是在读和说方面。长此以往,学生课外阅读量和第二课堂的语言文字训练强度就难以提高,课堂内外的语文教学,尤其是语言文字教学显得孤立而低效。

因此不难看出,要提升学生语文的核心素养,训练和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根本。只有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运用在学习乃至生活中的重要性,真正把握和定位好“语用观”,才能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加强小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应用的措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要注重感悟的语文教学模式和多样化,把读、说、练作为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手段,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另一方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要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1. 注重课堂汉字和词句的教学

众所周知,字词教学是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始终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中。因此,对于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尤其不能忽视字词教学,无论教学任务多么繁重,都应该在课堂上给字词教学留一席之地,而且还应该成为某些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上也不能过多地强调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性,而将字词教学安排在学生课后的自学时间上,以避免部分学生出现因学习自主性不足而导致在字词方面薄弱的情况。因为随着市场上类似《教材全解》、《教材一点通》等教辅书的广泛涌现,很多学生甚至教师都过分依赖这类参考书籍,宁愿多花一些时间在课本故事情节的感悟上,也不规范课堂的字词教学。长期以来,使得许多学生出现“会联想却不会认读”的现象。因此,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字词教学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把字词训练作为一项常规教学工作来开展,引导学生注重课堂内外的字词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 加强课堂中的朗读训练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之一。一直以来,语文都是建立在以诵读为基础的教学。朗读对于学习语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富有情感的朗读可以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但是,在不少小学课堂上,原本应该“书声满堂”的课题却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小组讨论和课堂自习所替代,这样长期下去,许多学生会失去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机会,赏析语言文字的能力无法得到更深入的训练,也就难以谈上是真正的语言文字的运用。朗读对培养语感能力至关重要,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意识,并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结合灵活多样的朗读训练方式,通过感知性朗读、理解性朗读、感情性朗读等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的自我朗读代替教师课堂上一些枯燥乏味的讲解,并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在一次又一次地朗读中揣摩语言的美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语文素养。同时,不仅要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掌握朗读的技巧,更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典范语言,聚焦“文眼”,感受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丰富表现力,从而更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3. 注重语言情境再现,激发学生情感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语言文字是奥妙的,其表达的含义往往已经超越了语言文字本身,如果善于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发散思维,将自身的理解和感觉与作者当时的创作情境在脑海中再现,那就会使原本稍显枯燥的文本语言注入更多的灵魂和思想,使语言文字更显魅力。在课本内容尤其是古诗词中,其背后往往留有让读者思考的空间,这为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创作的余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让学生品味词语和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产生情感共鸣,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更好地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进一步加强语文核心素養。

4. 在對比中揣摩语言文字的精妙

对比是学习者通过各种角度和联系对语言文字进行赏析学习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站在语言文字之外看语言文字的方式。而对比也是感悟语言形式学习中比较常用的办法,无论是字词、语句还是篇章段落都可以用作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在对比中揣摩语言文字的精妙,达到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目的,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5. 注重授之以渔,举一反三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几大基础,其中写作是语文学习的综合体现,包括字词句的积累运用及标点的使用。老师们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对课文中好词好句及写作手法的学习,辅以近反义词及句式变换教学,扩大学生知识面,课后再以相似的主题布置,适量写作作业,既可以使学生及时掌握新词句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加强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比如对同事物的动态描写,学生可以在已有的字词基础上,通过查字典、课外阅读对事物进行变换描述,在一推一敲之间感受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们指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传授学习的方法,对学生加强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语文学习的基础是语言文字,其目的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注重语言文字的应用,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爱平.聚焦语言文字运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5(06).

[2]顾卫娟.聚焦语言形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05).

[3]董兰生,杨德科.如何在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05).

[4]唐庆峰.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例谈[J].新课程(小学),2015(11).

[5]赵颖丹.注重听说读写训练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J].语文天地,2013(02).

[6]宋超,李兴伟.揭开“语用”面纱提升语文素养[J].中华少年,2015(28).

[7]张金兰.新课程下的“语文素养”探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8]孙正磊.“文化探究”:超越知识的语文核心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32).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