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泛读课堂教学
2017-03-20党利
党利
【摘要】泛读在学生的语言习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泛读课堂教学却面临重大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主要围绕怎样提升泛读课堂教学进行论述。本文将通过泛读的定义、目的、特点以及其对语言学习本身的作用对泛读的重要性进行进一步说明。同时,本文还将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希望能够引发泛读授课教师们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泛读课堂教学 问题 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泛读的重要性
泛读的重要性将通过泛读的定义和目的,泛读的特点以及泛读对于语言学习本身的作用进行展开说明。
1.泛读的定义和目的。泛读和精读是两种主要的阅读形式。泛读,是指泛泛而读,是大量、广泛的阅读。其目的旨在通过将学生置身于大量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中来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速度以及扩充知识面。
精读,是指精细的阅读。其目的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语言点,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本内容。
2.泛读的特点。关于泛读的特点,Richard Day和Julian Bamford在其文章“第二语言课堂下的泛读”中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泛读的十大特征,包括:
(1)学生可以在课内,但一定得在课外尽可能多地阅读;
(2)为鼓励学生进行不同原因和不同方式的阅读,阅读材料和阅读话题应多样化;
(3)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可以自由终止不能引发其兴趣的阅读材料;
(4)阅读的目的通常是和快乐,信息获取以及对文章的大致理解联系起来的;
(5)阅读是对于阅读本身的一种奖励,不应该或者减少阅读后的各种练习;
(6)阅读材料在词汇和语法上的难易程度正好在学生的语言能力范围之内(避免一边阅读一边查询词汇);
(7)阅读是以适合学生自己的速度进行的个人的,安静的活动;
(8)当学生阅读容易理解的书籍和材料时,阅读速度通常是快速而不是慢速的;
(9)教师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向其解释阅读方法,并记录学生的阅读情况,同时引导他们从所阅读的材料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10)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扮演着模范读者的角色。
根据Day和Bamford所提出的泛读的十大特征,不难发现有效的泛读课堂应该给予学生足够多的自由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与其语言能力相当的材料。同时,学生应该在舒适的环境下进行自主性的阅读。而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围绕特定目标进行阅读。教师还应该作为模范读者,和学生一起阅读,而不只是单纯地将阅读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去做些与阅读无关的事情。
3.泛读对于语言学习本身的作用。部分教师认为泛读不重要,认为其重要性不如精读。但是,如果对泛读有深入的了解,可以知道其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精读。正如,Karen Kutiper在其文章“泛读:一种和谐的方式”中提到,“尽可能多地进行泛读与对于每一部文学作品进行精细的剖析同样能够给学生提供益处。”
同时,Day和Bamford在其文章“第二语言课堂下的泛读”也提到了“泛读的美在于它能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信息,而不感到阅读的痛苦”。
Stephen Krashen在其文章“阅读的力量:研究得出的见解”里提出“泛读,又叫自主阅读,当涉及阅读技能、词汇、语法和写作时,其被认为是优于教师的直接授课。”
由此可见,泛读对于语言学习本身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
二、泛读的教学现状
泛读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从教师层面、学生层面、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层面和语料选用层面分别进行说明。
1.教师层面。由于缺乏对于泛读教学的了解,教师的教学往往是失败的。Stroller在2005年TESOL季刊上发表一篇名为“回顾泛读教学活动”的文章。文章中提到 “因为不灵活的课程体系以及资源的匮乏,一些教师很难将泛读课程带进教室里。另有一些教师,即使能够成功将泛读课带入课堂,却不知道如何利用其对语言学习的潜力。”
教师在泛读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仍然比较落后、单一、枯燥以及没有太多的创新。常见的泛读教学方式即每一位教师一个学期用一本泛读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基本以任务型阅读和语法翻译法为主。而任务通常以选择题,简答题以及少部分的讨论题或者偶尔的读书报告的形式出现。
教師的讲解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时间,而学生真正用来自己阅读的时间却不多。对于高效的泛读教学,Richard Day和Julian Bamford提出了教授泛读的十大准则。其中第九和第十个准则都明确提出了泛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即教师应该“做学生的向导,指引和引导学生”。同时,教师应该扮演“模范读者”的角色。
2.学生层面。学生习惯作为一个被动的学习者和知识的被动接收者。他们在英语课堂上习惯于听教师讲解,习惯做笔记,不太习惯用大脑思考。
而且,学生比较习惯精读讲解的模式,习惯教师逐字逐句的分析和讲解。因此,对于泛读的教学,学生可能不太清楚其目的,或者不清楚自己要从本门课程中学到什么。抑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倾向于关注单个单词的词义或者语法,而不是对于整篇文章的大意和结构的理解和把握。
学生在学习上也欠缺主动性。他们除了完成教师所安排的阅读任务,自己课后很少进行泛读训练。
3.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层面。泛读课堂教学活动比较单一以及缺乏趣味性,一般是任务型阅读。
除此之外,可能有些老师会添加读书报告,读书报告可以是个人完成,也可以是小组完成;可以是口头上的,也可以是书面上的。
至于这两种常见的课堂教学活动,第一种任务型阅读忽视了阅读的连贯性。因为学生会被大量的任务转移注意力,从而可能影响他们对于整篇文章大意的理解。同时,一成不变的每篇文章都是这种任务型阅读,学生不太容易对阅读产生很大的兴趣。甚至,很多时候学生会觉得泛读课上了相当于没上。第二种读书报告是比较好的方式,能够让学生通过读书报告的形式说明自己学到和获得了什么知识。
4.語料选用层面。很多教师一学期只用一本泛读教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信息的获取。同时,这样的教材也不太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可理解程度。
而且,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通常也会忽视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师很少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进行阅读材料的选择。学生通常被迫阅读一些自己不太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而且,教师对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把握也不太好。有些教师认为阅读材料越长,生词越多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更加有利。然而,他们却没有清楚地认识到泛读的目的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不同种类、不同题材的材料,同时这些材料应该是在学生的可理解范围之类。正如克拉申“输入假说”里提到的“可理解性输入”。
三、怎样提升泛读教学
在分析了泛读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之后,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有助于提升泛读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1.教师的角色。为了更好地进行泛读教学,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己,多阅读一些有关泛读教学的文章。例如,Vera在其文章“实践中的泛读”中提出,教师应该“努力提升学生对于阅读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文章的兴趣”。由此教师可以了解到,想要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他们应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语料。而且Stephen Krashen和Julian Bamford & Richard Day对于泛读教学的研究也是非常深刻的。教授泛读课的教师们如果多研读他们的文章,一定能够深受启发。
同时,教师也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而且,教师还应注意时间的分配问题,将大部分时间给予学生,教师只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其讲解只占小部分时间。
2.学生的动机。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分析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题材,并确定自己的语言水平和适合自己水平的读物。
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应该学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阅读。
学生也应该坚持课外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能够帮助其提升语言能力,扩充知识量和信息量。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思考,不仅从书本中学到语言相关的知识,而且能够学到一些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有所帮助的内容。
3.课堂活动的组织。课堂活动可以不限于一般性的课后讨论题和选择题。教师可以给学生一整段时间进行自由阅读。读完之后,学生可以做口头或者书面的读书报告,这样既可以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内容的理解。
教师也可以采用视频方式。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获得新信息,也能够帮助学生锻炼其听力和口语的能力。同时,也不太容易让学生感到无聊。
阅读也可以增加手头任务,可以让学生读一篇文章之后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阅读内容表现出来,或者做出一个东西物品。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创设情境表演。这些都能够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丰富教学活动。
4.语料的选用。根据克拉申的i+1理论,教师提供的语料难度应该稍微高于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这样,既不会因为语料太难而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会因为材料过于简单,让学生觉得什么都不能学到。关于这点,教师可以选择英语分级读本。
语料选用还要注意语料的广泛、形式的多变以及内容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在第一次上泛读课的时候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话题等。
同时,现在网络资源也非常的丰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泛读课堂的语料。
四、总结
本篇文章提出了泛读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回顾了泛读的定义、目的和特点,指出了泛读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并最终提出了一些可以改进泛读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Richard Day,Julian Bamford.Top Ten Principles for Teaching Extensive Reading[J].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2002,(14) 2:137-141.
[2]Karen Kutiper.Extensive Reading:A Means of Reconciliation [J].The English Journal,1983,(72)7:58-61.
[3]Krashen,Stephen D.The Power of Reading:Insights From the Research.[M]2ND Ed.Westport,CT:Libraries Unlimited,2004,62.
[4]Fredricka L.Stroller.Extensive Reading Activities for Teaching Language Review[J].TESOL Quarterly,2005,(39)2:351-353.
[5]Richard R.Day,Julian Bamford.Extensive Reading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M].Cambridge UP Press,1998,125-126.
[6]Vera N.Thomas.Extensive Reading in Practice[J].The English Journal,1938,(27)7:574-579.